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詩禮文化研究(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17383
- 條形碼:9787547517383 ; 978-7-5475-173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詩禮文化研究(第二輯) 本書特色
●探究《詩經》的創作、結集、傳播歷程與先秦禮制的生成、定型、流變歷程之間的關系●探究《詩經》與禮制共生互動的客觀規律●探討華夏“詩禮文化”的內涵●發掘其在當代思想文化建設方面的獨特學理價值
詩禮文化研究(第二輯)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上海大學詩禮文化研究院主編的學術輯刊, 圍繞五經中的《詩經》和《禮經》及相關學問, 聚集了國內外一流的經學學者, 對詩禮文化作全方位、多角度的學術探究, 也關注詩禮文化在當代的傳承、保護、發展, 順應國家提倡傳統文化的時代大背景。
詩禮文化研究(第二輯) 目錄
禮學研究主持人:邵炳軍
春秋政治生態變遙與周王室禮制形態嬗變——以周王室王族作家群體文學創作活動暨文學作品為中心
從《左傳》國語》記言看春秋時期的襤觀念
春秋時期君臣倫理關系探微
禮是民族和解的橋梁——以《詩經·大雅·文王》之“士”輿“槽”為中心
《詩經》輿禮制研究主持人:林素英
《詩經》吉禮類農祭樂歌的敘事空間形態謝論
《詩經》軍禮類詩歌研究綜述
《詩經》研究主持人:王卓華
康熙博學鴻儒《詩經》研究著述考綠
孔子選士為政思想與其《詩經》銓釋
《詩經》中采集品的祭祀、醫藥功用探析
關于《<>
《詩·齊風·載驅》詩旨之“哀姜說”補證
《詩經·巷伯》《毛傳》之顏叔子、柳下惠事典析論
中國詩歌研究主持人:曹辛華
古典詩歌的五七言分界說
從韓愈、蘇獻詩歌看其政治思想的差異
中國古典詩歌在馬來西亞的傳承——以“詩鐘”為例
《安世房中歌》的政治敘事
吳則禮詩歌島論
中國詩歌文獻整理研究主持人:尹楚兵
高攀龍集外詩文輯存
民國時期清詩選本考綠
詹安泰《無盦詞》橐評論衡
會議綜述
“第二屆詩詞學與詩襤文化研究國際論增”會議綜述
《詩禮文化研究》稿約
來稿體例及文獻徵引格式
春秋政治生態變遙與周王室禮制形態嬗變——以周王室王族作家群體文學創作活動暨文學作品為中心
從《左傳》國語》記言看春秋時期的襤觀念
春秋時期君臣倫理關系探微
禮是民族和解的橋梁——以《詩經·大雅·文王》之“士”輿“槽”為中心
《詩經》輿禮制研究主持人:林素英
《詩經》吉禮類農祭樂歌的敘事空間形態謝論
《詩經》軍禮類詩歌研究綜述
《詩經》研究主持人:王卓華
康熙博學鴻儒《詩經》研究著述考綠
孔子選士為政思想與其《詩經》銓釋
《詩經》中采集品的祭祀、醫藥功用探析
關于《<>
《詩·齊風·載驅》詩旨之“哀姜說”補證
《詩經·巷伯》《毛傳》之顏叔子、柳下惠事典析論
中國詩歌研究主持人:曹辛華
古典詩歌的五七言分界說
從韓愈、蘇獻詩歌看其政治思想的差異
中國古典詩歌在馬來西亞的傳承——以“詩鐘”為例
《安世房中歌》的政治敘事
吳則禮詩歌島論
中國詩歌文獻整理研究主持人:尹楚兵
高攀龍集外詩文輯存
民國時期清詩選本考綠
詹安泰《無盦詞》橐評論衡
會議綜述
“第二屆詩詞學與詩襤文化研究國際論增”會議綜述
《詩禮文化研究》稿約
來稿體例及文獻徵引格式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