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風土與時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4583
- 條形碼:9787520374583 ; 978-7-5203-745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土與時運 內容簡介
何處是江南?言人人殊。這里的江南在近代,偏向于社會變遷和離亂更為顯著的民國;這里的江南在鄉土,立足于鄉民直接照面的基層共同體;這里的江南在世界,在漸趨一體的整體格局中觀照地域社會;這里的江南在日常,著眼于鄉村社會生活的細部。本書以日常諸要素為邏輯依據,首先刻畫江南鄉民的時空坐落,確認其基本生活單元,接著從勞作與生計、日常境遇、人際關系、婚姻生活、休閑方式和民眾觀念諸面相進行橫向的微觀考察,而鄉民生活的改進則偏重于縱向軌跡的勾勒,很后從研究法的角度對社會史的另類史料和思維方式問題進行專門思考。我們以當時人、當地人、當事人的立場體悟鄉民生活的意義,在風土社會與文明世界的關系中展示江南鄉民的日常世界,整合多學科資源以回應社會史的時代和學術關切。
風土與時運 目錄
**章 日常史的問題意識
**節 問題意識及其生成
第二節 學術史:問題意識的檢討
一 日常史研究及其檢討
二 近世以來江南鄉村史研究及其檢討
第三節 問題導向與敘述框架
第二章 江南鄉民的時空坐落
**節 中觀江南
一 自然要素:生態環境
二 人文要素:物質生活方式
第二節 類型江南
一 不同類型的生活形態
二 類型江南的自然根基
第三節 共同體江南
一 共同體:日常空間
二 農家生計半徑
三 信仰及相關活動半徑
四 影響生活半徑的因素
第三章 近代性勞作與生計
**節 女紅的近代性
一 作為農家經濟結構的要素
二 在市場中實現近代轉換
三 被納入近代世界市場體系
四 作為家庭生計方式
第二節 鄉民特種勞作
一 特種勞作之特質
二 特種勞作所在的經濟結構
三 特種勞作的歷史價值
第四章 日常境遇:以村婦為中心
**節 蘇州轎婦的日常地位
一 名聲:他人的定位
二 收入:客觀的定位
三 人格:內在的定位
四 平民女性的日常地位
第二節 鄉村女巫的近代境遇
一 在傳統小世界:倍受崇奉
二 晚清官府對女巫的例禁
三 清末民初制度轉換中的女巫境遇
四 民國社會建設中的女巫境遇
五 兩個世界的不同邏輯
第五章 鄉土共同體關系
**節 共同體關系的傳統構建
一 人神關系的建立
二 家族關系的顯現
三 鄰里關系的實現
第二節 共同體關系的地方性
一 共同體知識
二 當地人話語
第三節 租佃關系的日常性狀
一 租佃關系的日常維持
二 租佃關系的變故
三 租佃關系的日常意識
四 租佃關系的非日常認識
第六章 婚姻生活與鄉里環境
**節 婚姻的締結:搶親俗例
一 搶親:一個俗例
二 俗例存在的社會環境
三 俗例發生的歷史條件
四 社會史視野中的俗例
第二節 婚姻的變故:孀婦鄉居環境
一 助成孀居的江南風土
二 家族介入孀婦生活
三 鄉鄰閑話中的悖論
四 鄉里權力結構中的孀婦
第七章 鄉間休閑及其教化
**節 廟會休閑
一 廟會休閑生活節律
二 廟會休閑方式
三 廟會中的村婦休閑
第二節 鄉間戲文與教化
一 江南鄉民的戲文生活
二 神圣戲文與鄉民教化
三 凡俗戲文與鄉民教化
第三節 茶館生涯
一 鄉村茶館的江南特色
二 茶館休閑方式
三 茶館書場與鄉民教化
第八章 鄉民觀念的表達與存續
**節 鄉民觀念的地方表達
一 觀念表達的地方資源
二 民眾觀念的歷史脈絡
三 鄉民生活的日常消解
第二節 鄉民觀念的日常存續
一 鄉民觀念的存活方式
二 意識形態的日常版本
三 鄉民觀念的生活邏輯
第九章 鄉村生活的改進
**節 徐公橋:拯救鄉村的日常路徑
一 從民族國家到日常共同體
二 主客角色的理性定位
三 生活教育的樞紐地位
四 小康世界的現代設計
第二節 唯亭山:異質文化的調適
一 異質文化的相遇
二 健全人格的生活灌注
三 鄉里領袖的先覺
四 地方傳統的時代更生
五 鄉村改進的青年會式
第十章 日常史的憑據
**節 村婦生活的憑據:吳歌越謠
一 歌謠的民間性與村婦生活
二 村婦生活的藝術展示
三 村婦生活的元素提取
四 村婦生活的時代性確認
第二節 鄉民生活的素材:寫實畫文
一 符號一行為意義上的鄉民生活
二 鄉民生活的意義表達
三 對鄉民生活的主位觀照
第三節 鄉村文獻的生成:故土記事
一 底層社會的現代關懷
二 風土經驗的深度理會
三 鄉村共同體的全盤觀照
第十一章 日常史的整體思維
**節 整體史及其歷史維度譜系
一 全面關照中的日常要素
二 結構關聯中的日常維度
三 新維度譜系的日常性
第二節 歷史維度與整體性:史學視野
一 共同體:孤立的與世界的
二 邊緣人物與社會角色
三 日常事件與時代特征
四“一日史”的整體意義
第三節 歷史維度與整體性:人類學視野
一 泛中國與共同體中國
二 中心事件與地方事件
三 從日常共同體到世界
四 鄉民生活敘述的歷史本位
后記
風土與時運 作者簡介
小田,1963年生,歷史學博士,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社會史的研究和教學,出版《在神圣與凡俗之間:江南廟會論考》(人民出版社2002年)、《江南場景:社會史的跨學科對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等專著五部,曾在《歷史研究》《社會學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等重要刊物發表論文八十余篇;四次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包括參撰成果一等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三項(包括在研項目);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中國社會史學會理事。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