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43.4(4.0折)?
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經學.禮學與中國社會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36075
- 條形碼:9787305236075 ; 978-7-305-2360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學.禮學與中國社會 內容簡介
為展示“經學·禮學與中國社會”學術研討會的成果,本書精選論文共三十四篇,分為“經學研究”和“禮學研究”兩部分。主要內容涉及經學文獻、經學思想、經學歷史、經典詮釋方法、禮學文獻、禮學思想、禮學史、禮學與社會的互動等,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本書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傳統禮儀文化通史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相信本書的出版將進一步學者之間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推動包括經學、禮學在內的中國很好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
經學.禮學與中國社會 目錄
上編 經學研究
熹平石經《周易》經本之推定
《尚書》學文獻史簡論
20世紀的元明《春秋》學研究述評
《論語》何時成為經典考論——兼與秦暉先生商榷
張15《論語遇》的詮釋特色
大歷出土《古文孝經》考實
論《中庸》對張載理學建構的特殊影響
關于《荀子》書之蠡測
董仲舒的歷史觀與政治哲學
經學理學化——中國宋代學術發展的趨勢
論漢儒"太平乃制禮作樂"的思想
論今文經學與其口說傳業方式
文人論經——袁枚經說扶隱
“宋學”在乾嘉漢學話語中的不同意蘊
宋代皇帝書法藝術中的經學篇章抄寫研究
文化認同與體系構建:《飲定篆文六經四書》初探
《漢學商兌刊誤補義》發微——再論方東樹《漢學商兌》之立意
近代儒學研究的反思——論文化差別性與共同性的研究方法
論馬克思主義儒學
下編 禮學研究
茍子王霸理論與《周禮》之關系
《周禮》鄭注“馬上鼓”及相關問題研究
宋代《周禮》學史論略
《周禮》“大史”“內史”關系析論
試論賈公彥的《喪服》詮釋
讀余仁仲本《禮記注》札記
金榜《禮箋》的思想詮釋
《五禮通考》中的天神祭祀系統
射禮禮典與嵌錯刻紋銅器圖案辨誤
《周易》的禮儀屬性及其孝道觀念
攝禮歸心與孟子對禮的內在化改造
禮之本——禮樂的價值基礎和內在精神
茍子“禮”的正義論意涵
論茍子人性論以“道德之極”為“禮”之意義
張載哲學中“禮”與“理”間的轉換機制
榮仲方鼎銘文所見諸子之官及其職掌——兼論周初學校的設立及學中所習之業
從苞苴禮看上古禮義的生成方式
明代國家祭祀體系的衍變
時代學風與宋儒通經致用的經典詮釋取向——以“三禮”詮釋為中心的考察
展開全部
經學.禮學與中國社會 作者簡介
潘斌,西南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美國波士頓大學訪問學者,臺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訪問學者。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著有《宋代<禮記>學研究》、《二十世紀中國三禮學史》、《宋代“三禮”詮釋研究》等,其中《宋代“三禮”詮釋研究》被評為人民出版社2018年度“十大優秀學術著作”。
書友推薦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