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抗倭名將阮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22120
- 條形碼:9787520522120 ; 978-7-5205-2212-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抗倭名將阮鶚 本書特色
阮鶚(1509-1567),字應薦。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歷官南京刑部主事、浙江提學副使、右僉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巡撫浙江福建等地。賜祭葬,贈通議大夫,謚忠定,浙祀名宦祠,皖祀鄉賢祠。 尤其是對阮鶚在浙江福建一帶抗倭史實有較為全面翔實的記述。因原文較長,現簡述如下:嘉靖丙辰年(1556)春,升右僉都御史,任浙江巡撫;三月,徐海攻海鹽、乍浦,盧鏜、俞大猷等都被擊敗,阮鶚率部死守桐鄉,總督胡宗憲不予援助,自此結下恩怨。阮鶚主張剿滅倭寇,胡宗憲主張招撫倭寇,督撫雙方意見也不同,但嘉靖皇帝支持剿倭,并下口諭:“以后言撫者斬!”浙江仙居一戰,阮鶚率譚綸、盧鏜、戚繼光等抗倭名將,剿滅倭首徐海、汪直等,立大功,升右副都御史,任福建巡撫(特設)。嘉靖戊午年(1558)春,正當阮鶚抗擊福建詔安倭寇時,遭反對派構陷而被逮入獄,福清、福安、興化等地隨即失陷。阮公被逮過浙江時,士民感戴阮鶚功德,自發到岳武穆祠為阮公禱告。 陳眉公在文中還有很多生動細節描寫,值得一讀,如講戚繼光在梁莊時,看見有一人站在陣中,非常危險,戚繼光便從后面拽曳,一看是阮鶚,嚇得連忙跪請阮公不要在這危險之地逗留。阮鶚卻拍著戚繼光的背說:“危險我不怕,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有你這樣的良將。”戚繼光備受感動,愿以死報答阮公。 明萬歷、天啟兩朝首輔福建德清人葉向高在其《重修報功祠記》中記載了阮鶚巡撫福建時的事跡,葉向高的老家方民鎮于嘉靖乙卯年受倭寇殺掠,“室廬蕩盡”,阮鶚來后立即向朝廷申請了賑災款,但當地士民表示不要救濟款,而情愿將此款用于筑城,阮鶚于是改變了賑災款的用途,率眾筑城,后有效阻擊了倭寇再犯。當地士民感阮公之德,在其“瑞峰之巔”建祠以紀念阮公,世代奉祀。
抗倭名將阮鶚 內容簡介
阮鶚(1509-1567),字應薦。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歷官南京刑部主事、浙江提學副使、右僉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巡撫浙江福建等地。賜祭葬,贈通議大夫,謚忠定,浙祀名宦祠,皖祀鄉賢祠。 尤其是對阮鶚在浙江福建一帶抗倭史實有較為全面翔實的記述。因原文較長,現簡述如下:嘉靖丙辰年(1556)春,升右僉都御史,任浙江巡撫;三月,徐海攻海鹽、乍浦,盧鏜、俞大猷等都被擊敗,阮鶚率部死守桐鄉,總督胡宗憲不予援助,自此結下恩怨。阮鶚主張剿滅倭寇,胡宗憲主張招撫倭寇,督撫雙方意見也不同,但嘉靖皇帝支持剿倭,并下口諭:“以后言撫者斬!”浙江仙居一戰,阮鶚率譚綸、盧鏜、戚繼光等抗倭名將,剿滅倭首徐海、汪直等,立大功,升右副都御史,任福建巡撫(特設)。嘉靖戊午年(1558)春,正當阮鶚抗擊福建詔安倭寇時,遭反對派構陷而被逮入獄,福清、福安、興化等地隨即失陷。阮公被逮過浙江時,士民感戴阮鶚功德,自發到岳武穆祠為阮公禱告。
抗倭名將阮鶚 目錄
楔子 一個字和一把劍
**章 武林門
第二章 萬源綢莊
第三章 臨危受命
第四章 首攖其鋒
第五章 桐鄉血戰
第六章 首級之語
第七章 督軍來了
第八章 翦除羽翼
第九章 平湖招降
第十章 沈莊大捷
第十一章 鳳凰火
第十二章 雁門嶺
第十三章 風云激蕩
第十四章 夜襲舟山
第十五章 出任閩撫
第十六章 福州鏖戰
第十七章 倭寇之王
第十八章 龍涎香
第十九章 梅嶺安民
第二十章 *后一戰
尾聲 云歸處
后記 一位被遮蔽的抗倭英雄
附 阮鶚年譜
抗倭名將阮鶚 節選
《抗倭名將阮鶚》: 李天寵說:“別光夸海口,真要是倭寇來了,你有沒有御敵良策?” 阮鶚指著城門前的月城說:“大人你看,我們先開啟月城的外門,百姓進入月城,關閉外門;再打開內城門,放百姓進城。再挑選壯士于月城內布防,一旦發現有倭寇混入,立即截殺。總之,內外兩道城門依次開放,一開一閉,萬無一失。” 武林門外有座月城,此時可真派上了大用場。月城就是甕城,是在城門外加筑的小城,呈月牙形護佑著城門,故稱月城。 李天寵見阮鶚說得有理,點了點頭說:“這個主意我還沒想到,還真是個辦法,行,就依你說的辦,千萬小心啊。” 于是阮鶚將秀才兵分成三組,一組到運河碼頭偵察,真要有倭寇來了,會**時間知曉;一組布防于月城內,以防有倭寇趁亂混進城內;一組于城外維持秩序,數萬百姓擠一道城門,要嚴防踩踏事故。為了安定民心,阮鶚騎馬提劍,來到城外難民群中。百姓見城門大開,知道有救了,又見出來一個騎馬的官員,于是嘩啦啦跪倒一片,嘴里叫著恩公、救星。 阮鶚大聲地說:“父老鄉親們,快起來吧,我阮某承受不起,大家排隊入城,聽從指揮,萬勿擁擠踩踏!” 阮鶚親自指揮百姓列隊,婦女童孺居右,肩挑背托的男子居左,先右后左,有序入城。**批百姓進城后,歡呼聲一片,慶幸得救。巡撫李天寵見阮鶚安排得井井有條,松了一口氣,他朝城下的阮鶚揮了揮手,帶著士兵到別處巡城去了。 到了吃飯時間,阮鶚命跑馬傳餐,就地而食,他自己也立于馬上,隨便吃點東西充饑。為防倭寇夜間混入,城門晨啟夕閉,夜間禁行。經過四五個白天的有序人城,數萬難民在倭寇抵達之前,全部順利地進入杭州城內,一場災難就此化解。 百姓進了城,阮鶚這才安了心。為加強城防力量,他組織青壯年百姓加入守城隊伍。城頭上旌旗招展,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到處是巡城的軍民。就憑這勢頭,倭寇也不敢輕舉妄動。 總督張經那邊很快傳來了消息,倭首徐海、麻葉率領的萬余倭寇,被明軍主力堵在嘉興城下的古鎮王江涇,一場大戰不可避免。 王江涇是運河邊上的一座重鎮,盛產絲綢,日產萬匹,是衣被天下的絲綢之府。倭寇侵入內地,首搶的貨物就是絲綢。一匹絲綢,在內地價值約一兩銀子,運到日本,就是十倍的價格。他們直奔王江涇,意圖也很明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張經從湘西永順和保靖調來了勇猛善戰的土狼兵,倭寇這次算是遇上了勁敵。 獲勝的消息很快傳來,經過官軍水陸夾擊的苦戰,大敗倭寇,斬獲倭寇首級五千余顆,裝滿了好幾條大船,取得王江涇大捷。這實在太振奮人心了,自本朝開始剿倭以來,官軍素來不堪一擊,沒想到獲此大勝。一時間,整個杭州城處處張燈結彩,人們都像過節般地興奮。 總督張經班師回杭,即將在武林門外的運河碼頭下船,李天寵率同僚到碼頭迎接,阮鶚也參加了。遠遠地,船隊過來了,一眼望不到頭。碼頭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歡迎得勝歸來的官軍。 首先靠岸的一條船上,走下了兩個人,是工部右侍郎趙文華和浙江巡按監察御史胡宗憲。李天寵走上前去,對他倆拱手行禮道:“趙侍郎、胡巡按,本官率軍民在此等候多時,祝賀你們得勝歸來!” 胡宗憲態度還好,對李天寵笑著點了點頭;趙文華就太反常了,他高昂著頭,陰著臉,就像沒看見李天寵一般,哼都沒哼一聲。阮鶚見趙這樣子,心里就涼了半截,這哪像打了勝仗回來,倒像打了敗仗似的。工部侍郎是正三品,巡撫是從二品,論品銜,李天寵比趙文華還高一級。可是,趙深得皇帝信任,又是內閣首輔嚴嵩的義子,自不能以品銜論高低。一個月前,趙文華向嘉靖上了道奏疏,說倭患猖獗乃是觸犯了海神所致,建議派要員到沿海祭拜海神。這本是荒誕之論,沒想到,嘉靖竟然信了,委派趙以欽差身份到松江府祭祀海神,并督察沿海軍務。明眼人一看便知,趙文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祭海神不過是個噱頭,督察軍務才是真正目的。趙到浙江后處處頤指氣使,干涉軍務,文武官員紛紛奔走其門,逢迎巴結。 趙文華對軍事一竅不通,張經、李天寵根本就不買他的賬。就拿本次王江涇大捷來說,戰前,趙文華天天催促進兵,張經根本不理他,兵力布置情況也不向他匯報。一直待遠調的土狼兵到來之后,對倭寇形成合圍之勢,才一舉進兵,破敵獲勝。張經雖然打了勝仗,可趙文華對他的怒氣半點未減。李天寵身為浙江巡撫,是一省地方大員,趙文華感覺他對自己向來虛與委蛇、笑里藏刀。這不是明擺著沒將他這個欽差放在眼里嗎?所以,趙剛才對李天寵那種態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
抗倭名將阮鶚 作者簡介
謝思球,安徽樅陽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安徽文學院簽約作家,銅陵市文化名家文學工作室領銜人。著有長篇小說《大徽班》《大澤鄉》《大明御史左光斗》和中短篇小說多篇。曾獲安徽省政府文學獎、第五屆中國曹植詩歌大賽一等獎等獎項。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