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傳媒與文化書系虛擬社區中的社會資本:基于網絡民族志的考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25890
- 條形碼:9787565725890 ; 978-7-5657-258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媒與文化書系虛擬社區中的社會資本:基于網絡民族志的考察 內容簡介
本書闡釋了在互聯網創造的新機會中,網絡參與個體如何在工具性利益和表達性需要驅動下與其他互動者建立關系,從而獲取回報的行為的問題。在“下一代互聯網”連接社會的思想指導下,具有互動功能的網絡應用,優選的特性即人們可以通過虛擬技術建立社會聯系,為參與者提供豐富的互動機會。本成果的核心命題是,社會成員在虛擬空間中尋找建立社會聯系機會,期望發現嵌入社會關系的資源,并為之帶來回報。由于社會資本根植于社會關系,因而社會關系不僅提供機會,而且提供約束,在機會與約束中形成社會資本。以成員追求目標為分類標準,本成果將虛擬社區分為兩個主要類型:資源共享和社會支持。資源共享是互聯網信息傳播的一種主要形式,人們通過互聯網分享,不僅為那些需要獲取資源的個體提供了便利,而且為資源的流動建立了秩序。社會支持,是一種典型的信息交互模式,人們需要在此投入社會關系,以便增加個體的聲譽和威望。成員將社會關系和資源投入到虛擬社區交往中,為群體成員提供廣泛的分享機會,增加了集體社會資本。中國虛擬社區增加了社會資本,并保留了大量的技術設計和社會結構性特征。虛擬空間的趣緣連接,在半封閉的或開放空間中有所不同,前者生產出大量規則保障秩序,后者則相對情緒化。虛擬空間的社會資本大部分是通過自致的方式實現,這表明中國社會資本的流動性很強。用戶是為了一致的目標而聚集在一起,他們具有高度共識。在完成首要目標的情境中,用戶之間發展出互惠的行動。作為社會資本的副產品,網絡信任水平較低。然而,只要有合適的利益機制,有可能發展出更不錯的信任水平。
傳媒與文化書系虛擬社區中的社會資本:基于網絡民族志的考察 目錄
**節 網絡社會的進展:從媒介化社會到互聯網虛擬社區
第二節 社會資本
第三節 研究價值
第二章 理論框架與研究方法
**節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選擇與說明
第三節 資料的收集、分析
第三章 在資源共享中增長知識資本
**節 進入知識資本生產新領地
第二節 知識資本生產的三種關系
第三節 知識資本生產的象征性互動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在微博中擴展人氣資本
**節 關系網的擴大
第二節 名人的人氣資本
第三節 輿論監督中的人氣資本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虛擬社區社會資本的討論
**節 媒介、等級制與社會資本
第二節 資源與群體的互動
第三節 互惠、信任與認同
第四節 網絡的免費心理影響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
**節 在虛擬社區中構建社會資本
第二節 研究反思與未來研究問題
附錄
附錄一 利用Ucinet計算的人際關系距離
附錄二 回頭看:虛擬社區社會資本的穩固化
參考文獻
致謝
傳媒與文化書系虛擬社區中的社會資本:基于網絡民族志的考察 作者簡介
王貴斌,博士,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美國Florida State University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新媒體與社會傳播。主持省部級以上課題6項,發表相關論文30余篇,研究成果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和新聞傳播專業相關期刊或書籍收錄,多次獲陜西省政府獎勵。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