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大淖記事/汪曾祺小說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4136609
- 條形碼:9787224136609 ; 978-7-224-13660-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淖記事/汪曾祺小說集 本書特色
他的文章,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 ——沈從文 北京作協有兩個人文章寫得好,其中一個就是汪曾祺。 ——老舍 像曾祺這樣下筆如有神的作家,今天是沒有了。他的語言爐火純青,已臻化境。 ——張兆和 他帶給文壇溫暖、快樂和不凡的趣味。 ——鐵凝 汪是一文狐,修煉老成精。 ——賈平凹 寫字、畫畫、做飯,明明是*平常普通的日常,他卻深得其中的樂趣。不管在什么環境下,永遠不消沉沮喪,無機心,少俗慮。 ——這就是汪曾祺
大淖記事/汪曾祺小說集 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名為大淖的地方,這里是城區和鄉下的交界處,也是一個偏僻而秀麗的水鄉,淖,是一片大水。說是湖泊,似還不夠,比一個池塘可要大得多,春夏水盛時,是頗為浩淼的。這是兩條水道的河源。淖中央有一條狹長的沙洲。沙洲上長滿茅草和蘆荻。 大淖的南岸,有一座漆成綠色的木板房,房頂、地面,都是木板的。這原是一個輪船公司。由輪船公司往東往西,各距一箭之遙,有兩叢住戶人家。這兩叢人家,也是互不相同的,各是各鄉風。西邊是住的是做小生意的。他們大都不是本地人,做的都是小本生意,賺錢不大,因為是在客邊,對人很和氣,凡事忍讓,所以這一帶平常總是安安靜靜的,很少有吵嘴打架的事情發生。輪船公司東頭住的人,世代相傳,都是挑夫。男人、女人,大人、孩子,都靠肩膀吃飯。姑娘媳婦挑得不比男人少,走得不比男人慢。她們像男人一樣的掙錢,走相、坐相也像男人。走起來一陣風,坐下來兩條腿叉得很開。她們像男人一樣赤腳穿草鞋。她們嘴里不忌生冷,男人怎么說話她們怎么說話,她們也用男人罵人的話罵人。這里人家的婚嫁極少明媒正娶,花轎吹鼓手是掙不著他們的錢的。媳婦,多是自己跑來的;姑娘,一般是自己找人。他們在男女關系上是比較隨便的。因此,外界的人說這里“風氣不好”。 大淖西頭的小錫匠十一子和大淖東頭的美麗姑娘巧云自然地相愛了。可十一子家只有寡母一人,而巧云那原本能干的父親也因為意外失去了勞動能力。 好心的大人看到他倆時會想: 這倒真是兩只鴛鴦,可是配不成對。一家要招一個養老女婿,一家要接一個當家媳婦,弄不到一起。與此同時,縣里水上保安隊的劉號長趁巧云不備,玷污了她的身子。事后,巧云沒有流淚,沒有尋死,只后悔為什么沒有把自己的**次給了十一子。她的這個念頭越來越強烈。這個號長來一次,她的念頭就更強烈一分。終于,她趁劉號長下鄉時,和十一子在沙洲的茅草叢里一直呆到月到中天。巧云和十一子相好的事傳到劉號長耳中,他糾集了一伙人把十一子打得半死。在巧云和老錫匠師傅的搶救下,十一子總算活了下來。憤怒的錫匠們按照古老習俗“頂香請愿”,終于迫使縣政府負責承擔醫藥費,并將劉號長趕出了大淖。從未干過重活的巧云為了十一子,勇敢而自信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擔,成為當地的一名女挑夫。他們的愛情也終于水到渠成。
大淖記事/汪曾祺小說集 目錄
大淖記事/汪曾祺小說集 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沈從文的高徒,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戲劇家、小說家,京派文學小說的代表人物及傳人,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師從沈從文先生。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北京劇作家協會理事。他在短篇小說和散文創作領域成就頗高,充溢著濃郁的中國味道和靈性美質,語言平和質樸、清新雋永、娓娓而來、如話家常。著有短篇小說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飯花集》,散文集《蒲橋集》《故鄉的食物》《逝水》,京劇劇本《范進中舉》《沙家浜》(主要編者之一),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等。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