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大夏書系語文課就該這樣教(語文名師精彩教學片段品析中學卷)/大夏書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08173
- 條形碼:9787576008173 ; 978-7-5760-081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夏書系語文課就該這樣教(語文名師精彩教學片段品析中學卷)/大夏書系 本書特色
《語文課就該這樣教——語文名師精彩教學片段品析(中學卷)》 云集于漪、錢夢龍、寧鴻彬、魏書生、余映潮、黃厚江、程翔、程紅兵等名師的高品質語文課堂實錄,又配以品析為讀者指點迷津,助力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將樸素的教學經驗之“術”上升至理性之“學”與技藝之“能”,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提供具有可行性與可操作性的教學策略與方法。 來自名師實踐領域的鮮活經驗,散發著課堂田野氣息的教學案例,為課堂教學實踐帶來新觀念、新經驗、新手段、新方法。 編輯推薦篇章: 03望“言”生義,撥云見日 ——錢夢龍《愚公移山》教學片段品析/17 07由淺入深,水到渠成 ——于漪《賣油翁》教學片段品析/44 14舉重若輕,行云流水 ——李鎮西《荷塘月色》教學片段品析/97 29打上回憶色彩的鴨蛋 ——李華平《端午的鴨蛋》教學片段品析/218
大夏書系語文課就該這樣教(語文名師精彩教學片段品析中學卷)/大夏書系 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語文教育方向個“重量精品課程”配套用書,是“國培計劃”生成性課程資源,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正道語文:百年語文教育規律的探索與堅守”、四川省哲學社科學重點課題。“基于‘關鍵事件’雙重聚焦的教師培訓范式研究”、四川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語文思維學建構研究”等多個科研項目的研究成果。本書按照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精選語文名師課堂教學精彩片段,進行精要、精當的品評賞析,力圖在研習名師語文教學藝術的同時,揭示各項教學內容的基本教學規律,為一線教師和語文教育研究者提供教學范例。本書可用于語文骨干教師重量、省市級培訓和高等師范院校中文專業師范生教學,也可供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的研究生和語文教育研究者參考。
大夏書系語文課就該這樣教(語文名師精彩教學片段品析中學卷)/大夏書系 目錄
01 練習檢測中的門道
——秦曉華《荔枝蜜》教學片段品析 / 3
02 匠心獨運,彰顯智慧
——余映潮《口技》《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片段品析 / 8
03 望“言”生義,撥云見日
——錢夢龍《愚公移山》教學片段品析 / 17
04 老老實實教學生解詞
——孫晉諾《鄉土情結》教學片段品析 / 25
第二章 理解文本內容
05 巧擬副標題,整體把握內容
——寧鴻彬《皇帝的新裝》教學片段品析 / 33
06 巧妙設疑,整體把握
——程紅兵《我的叔叔于勒》教學片段品析 / 38
07 由淺入深,水到渠成
——于漪《賣油翁》教學片段品析 / 44
第三章 分析文本形象
08 暗流洶涌于平淡中
——曹勇軍《守財奴》教學片段品析 / 55
09 緊扣對話,分析矛盾
——程翔《雷雨》教學片段品析 / 63
第四章 把握文本主旨
10 因勢利導,模擬創新
——胡明道《狼》教學片段品析 / 71
11 人物命運:主題的面紗
——曹勇軍《守財奴》教學片段品析 / 76
12 揮主題利劍,開思維新篇
——張玉新《阿房宮賦》教學片段品析 / 82
第五章 理解作者情感
13 因聲傳情,情以聲達
——余映潮《馬說》教學片段品析 / 91
14 舉重若輕,行云流水
——李鎮西《荷塘月色》教學片段品析 / 97
15 返璞歸真,回歸傳統
——吳泓《陳情表》教學片段品析 / 103
第六章 解讀文本形式
16 “一字立骨”理思路
——寧鴻彬《皇帝的新裝》教學片段品析 / 111
17 巧分層次,主次分明
——高潤華《*后一課》教學片段品析 / 119
18 以生為本,循循善誘
——魏書生《統籌方法》教學片段品析 / 124
19 抽絲剝繭,因文悟法
——劉永康《簡筆與繁筆》教學片段品析 / 128
第七章 品味文本語言
20 上下求索取“真金”
——錢夢龍《論雷峰塔的倒掉》教學片段品析 / 143
21 聚焦于文本語言的品味
——鄭桂華《安塞腰鼓》教學片段品析 / 149
22 教出小說中的詩味
——程少堂《荷花淀》教學片段品析 / 158
23 傳韻味,養語感
——李衛東《陋室銘》教學片段品析 / 164
24 尺水興波,跌宕生姿
——劉靜《今生今世的證據》教學片段品析 / 169
25 以問導學,語感思辨
——洪鎮濤《鄉愁》教學片段品析 / 178
第八章 習得閱讀方法
26 引導:掘開文體的大門
——錢夢龍《死海不死》教學片段品析 / 191
27 篩長篇之精華,煉學習之技巧
——余映潮《神奇的極光》教學片段品析 / 198
28 回歸散文解讀與教學的正道
——黃厚江《老王》教學片段品析 / 206
29 打上回憶色彩的鴨蛋
——李華平《端午的鴨蛋》教學片段品析 / 218
30 朗讀的魅力來自哪里?
——余映潮《記承天寺夜游》教學片段品析 / 228
31 慢慢讀,細細品,深深問
——肖培東《錦瑟》教學片段品析 / 233
32 給文本細讀插上翅膀
——王君《荒島余生》教學片段品析 / 242
33 以“問題”導路,教出“語文”味
——周麗蓉《漢家寨》教學片段品析 / 249
34 課堂教學中的文本細讀
——李華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教學片段品析 / 256
第九章 嘗試創意寫作
35 緊扣材料,發散思維
——曹公奇《給材料作文立意》教學片段品析 / 265
36 創意:搖蕩性靈,搖動筆桿
——卿平海《紙隨心飛:練筆指導》教學片段品析 / 274
主要參考文獻 / 283
后 記 / 285
大夏書系語文課就該這樣教(語文名師精彩教學片段品析中學卷)/大夏書系 節選
匠心獨運,彰顯智慧 ——余映潮《口技》《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片段品析 品析者:許蜀忠 李云 【教學篇目】《口技》(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鄒忌諷齊王納諫》(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教學說明】《口技》和《鄒忌諷齊王納諫》兩篇文言文都是余映潮老師借班上課的,是兩篇板塊清晰、內容豐富、富有實效的文言文閱讀教學課。《口技》在繼承傳統的以誦讀為主要手段、以語言積累為主要方法的文言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創造了“朗讀、積累、欣賞”文言文三步閱讀教學法,此處截取“積累”部分。《鄒忌諷齊王納諫》以“簡說故事,巧編練習,深思話題”的模式進行教學,此處截取第二環節“巧編練習”部分。 【品 析 點】智能作業,巧編練習 【關 鍵 詞】朗誦;練習;積累 一、《口技》教學片段 師:好!就讀到這里吧。再來一個練習,請拿出我們的“課堂智能作業”,分組練習。(同學們拿出教師下發的“課堂智能作業”。) 《口技》課堂智能作業 這是一份詞語方面的“智能作業”。在練習題中,有的是對課文預習的檢查,有的需要在課文講析過程中完成,有的則需要你去發現,去探求。不管它們的要求如何,它們的“結果”都是一個“板塊”。因此,你將學會一種積累文言詞語的方法——( )法——它將激發你的興趣,讓你聯想,讓你搜尋,讓你組合…… 1.指出用法特別的詞及其意思。 善( ) 宴( ) 乳( ) 一( ) 嗚( ) 2.你一定能找出課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3.下面的詞古今詞義區別較大,試著說說。 但( ) 覺( ) 目( ) 少( ) 雖( ) 名( ) 是( ) 股( ) 走( ) 畢( ) 4.解釋詞義之后,你認為題中的五個詞屬于什么現象? 妙:眾妙( )畢備 以為妙( )絕 絕:以為妙絕( ) 群響畢絕( ) 指:手有百指( ) 不能指( )其一端 坐:稍稍正坐( ) 滿坐( )賓客 起:大呼火起( ) 夫起( )大呼 …… 師:好,我們來交流一下。指出用法特別的詞,哪位可以與大家交流一下? 生:“京中有善口技者”,“善”,一般是擅于的意思。 師:“善”,擅于,擅長。 生:“會賓客大宴”,“宴”是“用酒菜款待客人”的意思。 師:具體指宴請。 生:“婦撫兒乳”,“乳”是“喂奶”的意思。 師:動詞。 生:“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一”,一個。 師:一張,一把,一塊。 生:“口中嗚聲”,“嗚”是輕聲哼唱著哄小孩入睡。 師:還有一個另外的意思,口中發出嗚嗚的聲音。你看大人哄小孩入睡,(師摹仿,做手勢)嗚,嗚……,對不對?好,謝謝你。 師:第二題:你一定能找出課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哪一位來? 生:少頃,當是時,未幾,忽,俄而,既而,忽然…… 師:還有沒有?(生埋頭找)還差一個,是吧? 生:一時。 師:對!“一時齊發”,“一時”是同時的意思。還有一個“忽”,一個“忽然”;這兩個詞很有意思呀!在文中表示事情突然地發生,時間極為短暫。老師還給你們補充幾個,記到材料的旁邊:瞬息,剎那,霎時。加起來,是11個常用的時間詞語。 師:好,第三題:下面的詞古今詞義區別較大,試著說說。老師選了12個詞,是這一課學習的重點,好,哪位來交流一下? 生:“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但”就是只,表轉折。 師:“但聞屏障中”,就是“只聽見屏風后面”。只,表限定范圍。 生:“覺”,睡醒,現在表示“感到”。 師:也有表示覺醒的意思。 生:“目”,原來指“視”,現在指眼睛。 師:我覺得這個“目”,要把它當成“看”,有一個成語叫“一目了然”,“目”,就是“看”的意思。“目”,原來指人眼,現在保留了這個意思。 生:“少”原來指稍微,現在表示數目比較少。 師:稍微。 生:“雖”,在這里是即使的意思。 生:“名”,是“說出”的意思。 師:有一個成語“莫名其妙”,說不出它的妙處。 生:“是”是這;“股”是大腿;“走”是離開;“畢”是全、都。 師:好!這幾個詞,“但”是“只”的意思;“覺”是“醒”的意思;“目”,看;“少”,稍微;“雖”,即使;“名”,說出;“是”,這;“股”,大腿;還有“走”,跑;“畢”,全、都。這些詞都是本課的重點詞。 師:好!第四題,解釋詞義之后,你認為其中的五個詞,屬于什么樣的現象? **個詞,“妙”字,“眾妙畢備”“以為妙絕”。 生:**個是“妙處”;第二個“非常”。 師:不是“非常”,是“好”“神奇美好”,如“巧妙巧妙”。(一生坐下,指另一生)你說,“以為妙絕”“群響畢絕”這兩個“絕”,(生站起)先說“以為妙絕”的“絕”。 生:(思考片刻)極。 師:猜對了!“群響畢絕”呢? 生:(又思考)消失,完了。 師:“停止”的意思,斷絕斷絕嘛。(示意學生坐下。) 生:“稍稍正坐”,就是坐。 師:“稍稍正坐”,就是坐,好!那“滿坐賓客”的“坐”呢? 生:座位。 師:噯,滿坐寂然,“坐”與座位的“座”是一個意思。(回講臺引導學生看黑板)第四組同學,我們說既要翻譯出,還要指出是什么語言現象,應該怎么說?(生雜言,有的說是詞類活用)不對吧?這是一詞多義。 ……
大夏書系語文課就該這樣教(語文名師精彩教學片段品析中學卷)/大夏書系 作者簡介
李華平,四川師范大學教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科研創新團隊負責人,我國語文教育方向“國家精品課程”主講教師。曾先后在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任教,現常年行走在大學與中小學之間,致力于“語文人”的培養和學校管理、文化建設及其研究工作。系教育部國培專家、國培方案評審專家、國培專家人選評審專家,國家教學成果評審專家,國家教學名師評審專家。擔任全國語文學習科學專委會副理事長,中國語文報刊協會課堂教學分會副會長。出版著作13部,發表論文數十篇,十多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轉載。近年應邀到全國各地講學、執教示范課200多次(堂),首倡的“正道語文”活動具有全國性影響。被《語文教學通訊》等刊物作為“封面人物”,入選《新世紀語文名師教學智慧研究》(中學卷,20人)。 劉敏,四川師范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博導,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美學、宗教美學、審美教育、語文教育,發表相關論文三十余篇,出版學術著作《天道與人心:道教文化與中國小說傳統》《中古宗教與自然審美》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