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歷史上的職業(yè)與社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9404
- 條形碼:9787520369404 ; 978-7-5203-694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史上的職業(yè)與社會 內容簡介
本書為第17屆中國社會史學會年會論文集, 聚焦“中國歷史上的職業(yè)與社會”這一主題, 總計收錄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論文二十余篇, 分“理論探索與學科建設”“職業(yè)與社會”“家族與宗族”“地方社會與基層治理”“商業(yè)、經濟與社會”五部分內容。對中國歷史上的職業(yè)與社會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也展現了歷史學者的學術視野和現實人文關懷。對于中國社會史研究的總結和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歷史上的職業(yè)與社會 目錄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反省與尋求突破 李長莉
構建內外融通的生命史學——中國醫(yī)療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余新忠
論費孝通的歷史觀 小田
職業(yè)與社會
再論清中葉江蘇的社會經濟與生活——側重于職業(yè)與生計的考察 常建華
徭役與職業(yè)之間——近代中國基層社會的“鄉(xiāng)役” [日]山本英史
民國時期城市職業(yè)群體與慈善 蔡勤禹
近代人力車業(yè)治理的理念與制度困境 馬陵合
家族與宗族
比較視野下唐宋官宦世家的個案與群體研究 王善軍
科舉、商業(yè)與文化:宋明以來地方家族的轉型 黃志繁 張洪亮
名與責:徽州婦女守節(jié)的“經”與“權”——以《新安女行錄》《新安女吏征》為例 王世華
由書香門第到商人家族——明代徽州府休寧邑前劉氏的商業(yè)活動 陳時龍
地方社會與基層治理
宋元以來江蘇常熟真武崇拜考 巫能昌
清代徽州圖甲戶籍運作機制的分異與趨同——以《祁門修改城垣簿》為中心 黃忠鑫
廟宇與村莊:關帝廟在明清鄉(xiāng)村社會的性質與作用——基于高平地區(qū)關帝廟現存碑文的探討 郝平
明清徽州賦役戶籍和基層職役的“朋名” 劉道勝
田野調查所見華北碧霞元君信仰的幾個問題 李俊領
開口之爭:明清時期里下河地區(qū)的水利社會史——以鹽城石砝口為中心的考察 丁修真
《橙陽散志》的編修及其史料價值 康健
商業(yè)、經濟與社會
論徽州本土和域外對徽商形象認同的差異及其原因 卞利
古人的生活品味:養(yǎng)生、起居與賞玩——《遵生八箋》解讀 陳鋒
在作繭自縛與破繭而出之間——近代道教困境探微 劉平
1933-1937年間華北白銀走私與中國各方應對探析 肖紅松
中國歷史上的職業(yè)與社會 作者簡介
徐彬,安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安徽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安徽省徽學學會副會長。圍繞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明清徽州傳統(tǒng)家訓資料整理與優(yōu)秀家風研究”和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明清鄉(xiāng)村紳權建構與社會認同研究——以徽州士紳修譜為中心”等課題,對明清徽州家譜的演變及其與地方社會互動關系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對該時期徽州鄉(xiāng)村社會治理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出版《徽州家譜的理論與方法研究》等多部學術專著。 常建華,河北張家口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會長,研究方向為中國社會史、明清史。近期著有《日常生活的歷史學》《中國古代女性婚姻家庭》《中國古代歲時節(jié)日》《清朝大歷史》《新時期中國社會史學》等書,主編《中國鄉(xiāng)村社會史名篇精讀》《中國城市社會史名篇精讀》《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分省輯刊》《中國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等書,合編《日常生活視野下的中國宗族》《中國歷史上的日常生活與地方社會》等書;發(fā)表論文、綜述、書評、隨筆等350余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