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商業新思維:重構開放式商業認知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54036
- 條形碼:9787300254036 ; 978-7-300-2540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商業新思維:重構開放式商業認知 本書特色
從營銷到客戶服務、從融資到創新,技術已徹底顛覆了組織的傳統經營模式。在此期間,我們既目睹了看似堅不可摧的巨頭分崩離析和隕落,也見證了大量新興公司的成功崛起。本書提出的開放式商業思維的10項原則,將指導企業重塑商業思維和認知,以開放的心態去適應21世紀科技時代的發展要求。將自己打造為一家開放式企業,從而獲得以下競爭優勢: ·更好的市場和客戶知識;·加速成功創新;·解鎖新的融資渠道;·更有效的知識管理;·通過合作伙伴網絡降低經營風險;·提升客戶和員工的“主人翁”意識;……
商業新思維:重構開放式商業認知 內容簡介
企業只有打破組織邊界,整合并開放企業利益相關者的所有知識和資源,才能實商業價值優選化
開放式商業模式是指利用可用資源來發現擁有共同目標的人,并將這些人聚集在一起,聯合起來實現該目標的商業模式。它倡導擴大參與規模,并將客戶視為合作伙伴。
開放式企業則是通過與外部合作伙伴系統地配合來創造和獲取價值的企業,它將自己視為實現共同目標的平臺——激勵和驅動組織內部的人,同時吸引和培養大量的外部支持者。
無論你經營的是規模龐大的上市公司、傳統企業還是一家初創企業,只要遵循開放式商業思維的以下10項原則,從書中的22個擁有代表性的企業案例中獲得豐富的、值得借鑒的經驗,就能讓你的企業在開放的新時代獲得競爭優勢,從而實現成功轉型:
1. 擁有共同的目的;
2. 開放資本;
3. 將組織網絡化;
4. 實現內外部共享;
5. 實現員工與員工、員工和外部之間的聯通性;
6. 開放式創新;
7. 開放數據,讓人們能夠自由、充分地利用;
8. 保持透明度;
9. 成員至上/客戶至上;
10. 信任。
商業新思維:重構開放式商業認知 目錄
對于大型的傳統企業而言,如何引入開放式商業模式?……目標是重
建這項業務,致力于成為合作伙伴,而不是捕食者。全球第二大零售
商樂購公司如是說。
第2章 擁有共同的目的 / 015
目的就是為什么。目的激勵成長,啟發和吸引員工、顧客和管理團隊,
簡化決策,增強凝聚力并且減少營銷支出。
第3章 開放資本 / 035
開放資本基于眾籌平臺或眾籌原理通過小額投資者籌集資金,通過分
擔成本和風險,共同擁有主人翁意識和激情。它為人們想要的東西提
供資金。
第4章 網絡化組織 / 053
網絡化組織在保證其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授權和支持外部組織的雙贏
活動。這使得中小型企業有機會在全球范圍內運營,各種規模的公司
都可以降低其內部成本和風險
第5章 共享性 / 065
共享性將知識以更簡單和開放的模式來實現內外部共享,也是企業組
織框架中協作原則所在―― 扁平化組織結構,分配職責,并且幫助企
業實現從管理和任務導向轉型為戰略和目標導向。
第6章 聯通性 / 081
聯通性是一種程序和工具,它可以激勵組織內部的人們盡快去尋找所
需要的信息(和人)。這能夠使組織的集體智慧得以實現,并緊密地結
合共享性,實現共同協作。
第7章 開放式創新 / 097
開放式創新是將客戶和利益相關方整合到創新的過程中,以便在新的
產品、服務和營銷傳播方面分擔風險和回報。
第8章 開放數據 / 123
開放數據可以幫助發現新的商業機會,分擔研究和創新成本。就像網
絡帶來的巨大影響一樣,開放數據也將影響世界發展的趨勢。
第9章 透明度 / 153
透明度就是要公開分享決策及其所依據的標準,并因此能夠堅持這些
決策。
第10章 成員至上 / 客戶至上 / 171
在所有原則中,*具方向性的是成員至上或客戶至上,這意味著與客
戶和員工一起做事,而不是對他們做事,這意味著你努力把他們當作
真正的合作伙伴。
第11章 信任 / 191
信任是相互的―― 相信關系中的另一方將你的*佳利益放在心上。信
任不能通過廣播傳達,也不能閉門打造。信任的追求是組織優先級的
變革。利潤變成 KPI,而不再是目標。
商業新思維:重構開放式商業認知 節選
推薦序這本書出版恰逢其時。毋庸置疑,整個世界都處在轉型之中。技術、客戶和經濟正在主導著這次轉型,而轉型的核心是客戶對于透明、信任和協作的需求。技術之間的互聯性和權力向客戶的轉移正在創建新的企業和商業模式。這些需求將會源源不斷,而這取決于企業對于這些變化的反應是抵制還是接受,是控制還是協作。我認為從未比現在更需要堅持開放式商業思維和全面合作了。說到“全面”,我的意思是企業可能會在其他行業中找到新的合作伙伴,在與客戶的協作中創建新的服務,同時以創新為目的分享企業資源。開放式網絡更加強調協作、創新和更強的生產力。大衛的這本書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行動計劃,這是一個任何企業想要進行令人興奮的變革都應當考慮的計劃。通過擁抱開放式商業,我們可以創建一個世界真正需要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顯然,這種顛覆式創新將會帶來企業發展的新模式。盡管這很令人激動,但也對過去幾十年的商業慣例提出了挑戰。本書就是對未來的商業模式的一種呼吁;這種商業模式可以幫助企業和客戶建立有效的合作,以獲得更高的忠誠度。我們中的很多人已經行進在這條通向未來的道路上。我鼓勵你閱讀本書,并付諸行動。馬特?阿特金森(Matt Atkinson)樂購公司(Tesco)首席營銷官導論如果你從今天開始建立一家新公司,你會按照傳統方式來重構你的業務嗎?在認識到新技術已經顛覆了傳統業務流程(從營銷到客戶服務、從融資到創新)之后,你還會選擇重構嗎?如果你不太清楚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從“意外的經 濟 學 家 ”(accidental economist) 轉 型 為“ 意 外 的 技 術專 家 ”(accidental technologist) 的 JP. 蘭 加 斯 瓦 米(JP Rangaswami)會為你提供一個直截了當的答案:“在互聯網時代創建一家工業時代的公司是多么地蒼白無力、盲目且愚蠢。”好是好,但該如何做呢本書后續章節中列出的 10 項嚴肅的、具有挑戰性的廣泛適用的開放式商業思維原則,是指導你如何重塑你的組織以適應 21 世紀的需求的實用性指南。這種組織設計針對的是如今我們身處的這個真實的世界,而不是過去的世界。這些原則基于當今經濟現狀的**手實踐經驗,這種經驗要求組織與其利益相關者之間建立更緊密、更開放、更有意義的聯系。基于這 10 項開放式商業思維原則,我們將討論企業和其他機構如何適應變化,以謀求生存和發展。我們提供了一種簡單實用的方法來評估你的組織,并為相關人員提供了實用的專業知識。另外我們還采訪了那些一路領先的企業,并提供案例研究,以幫助你邁出建立開放式商業模式的**步。你將會注意到,巨大的變化正在徹底改變我們的世界。網絡既改變了組織的業務模式,也改變了業務的組織模式。你還會注意到傳統媒體已經不同于往日。皮尤研究中心(Pew)在 2010 年底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獲取在線新聞的人數首次超過了報紙訂閱量。在英國,每天早上 Twitter 的瀏覽量,已經超過了全國所有日報的總發行量。與傳統廣播電視公司所能產生的內容相比,YouTube 吸引了更多的人觀看,而且觀看時間更長。你可能更多地看到那些看似牢不可摧的巨頭不斷分崩離析和隕落,卻沒有注意到還有大量的新興公司成功崛起。柯達公司的消亡與 Instagram 以 10 億美元的價格被 Facebook 收購發生在 2012 年 4 月的同一周,這真是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例證。你還發現公眾對政治家、警察、銀行和品牌的信任度已經下降。而如果沒有信任,任何組織都沒有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這 10 項開放式商業思維原則將讓我們看到我們周圍所發生的劃時代轉變,并提供了一種不再僅就問題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太多組織零散的反應性策略已經導致了諸如企業組織的豎井結構造成學習能力喪失等問題的發生,從而使許多企業陷入一種永久性的恐慌中,并時刻處于一種追趕狀態。這 10 項開放式商業思維為組織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戰略解決方案,并前瞻性地提供了基于簡單社交技術的列表檢查工具,以幫助組織為面向前所未有的未來做好準備。為什么重要,為什么是現在21 世紀的許多偉大企業的成功故事都建立在開放式商業思維的原則之上,其中谷歌、蘋果和亞馬遜*為出名。而許多眾所周知的失敗案例都是因為沒有按計劃遵循這些原則。根據 2012 年 5 月 IBM 公司的 CEO 調查表明,在表現優秀的公司中有 30%的公司將“開放性”視為其成功的關鍵因素,特別是協作和創新所帶來的收益引人矚目。麥肯錫公司指出,遵循開放式商業思維原則的公司有 50% 的概率超越競爭對手,并實現可持續的利潤。不愿響應的企業將面臨被顛覆的風險和更激烈的競爭今天創建的企業都應當建立在這 10 項開放式商業思維原則之上,是因為對于在互聯網世界中成長的一代來說,這些原則都是不言而喻的。他們知道,這是在當今世界生存并發揮優勢*有效的方式。與那些由于歷史和其他原因不能采用這些原則的組織相比,它們更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正如英國副首相尼克?克萊格(Nick Clegg)2013 年在倫敦舉行的 G8 峰會上所說的,如果公開是新常態,那么顛覆也是如此。來自實踐的理論我們和那些遵循開放式商業思維原則的業務合作伙伴都是在實踐中不斷學習。長期以來,我們在媒體、廣告、公關、社交媒體和商業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開放式商業是進入更加緊密聯系和協作世界*有效的未來計劃。我們認識到,比成為 Facebook 點贊者和 Twitter 追隨者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出版商、營銷者和參與者(以及將來的合作者),并且我們所做的事情對每個人都是有意義的。這就是我們創立 90∶10 集團的原因。90∶ 10集團是一家旨在激勵開放式商業的咨詢公司。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里,我們在八個國家擁有 50 多名員工,收入達 350 萬英鎊。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艱難的經濟環境中,我們一直在致力于開發市場、產品和技術。在這短短的三年中,我們已經擁有許多不同行業中勇敢和明智的客戶,包括 本 田 歐 洲 公 司(Honda Europe)、 第 一 資 本(First Capital Connect)、 保 柏 集團(Bupa)、嘉信力旅運公司(Carlson Wagonlit)、美國思杰公司(Citrix)、英國樂購公司(Tesco)、萬事達歐洲公司(MasterCard Europe)、英國旅游局(Visit Britain)、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微軟廣告公司(Microsoft Advertising)、英國倫敦城市行業協會(City & Guilds)、法國電視臺(France Televisions)以及英國老人慈善機構(AgeUK)等組織。我們擴展了邊界,挑戰了正統觀念,并不斷地改進方法。 在旅程結束時,我們達成了開放式商業思維的 10 項原則的共識。開放式商業模式及其優勢開放式商業模式是指利用可用資源來發現擁有共同目標的人,并將這些人聚集在一起,聯合起來實現該目標的商業模式。它倡導擴大參與規模,并將客戶視為合作伙伴。開放式企業將自己視為實現共同目標的平臺――激勵和驅動組織內部的人,同時吸引和培養外部的大量支持者。通過這樣做,開放式企業可以獲得大量資源,而封閉式企業卻為獲取這些資源設置了障礙。它們是以目的為導向的、具有平臺思維的組織。通過匯集更多的人來表達他們的關注點,并與其合作以支持其解決重要的事情,以便創造出更能滿足他們真正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你可能聽說過“社交商業”(social business)一詞。許多技術供應商都將其視為在組織內應用社交技術。而有的人認為它不僅如此,而且應該真正具有變革性。社交商業本身沒有問題,而且有很多優點,但是我們發現它幾乎不能激勵商業領袖。企業 CEO 們幾乎對將其企業社會化不感興趣。這個詞帶來了無益的“左傾”心理桎梏。但是有哪位 CEO 不希望將客戶置于他們工作的核心并推動更多的創新呢?向客戶、利益相關者和他們的同行開放其思想、創造力、激情和時間,為其提供更多的、明顯只能由高級團隊擁有的,而不是 IT 部門擁有的東西。那么社交商業和開放式商業有什么區別呢?這二者之間的三個差異,對改革企業的業務方式至關重要。它們分別是:工具與行為;信息與產品;客戶與合作伙伴。1. 社交商業側重工具,開放式商業側重行為。通常,社交商業側重于實施軟件,開放式商業則敦促你首先考慮行為:人們在做什么,他們能做什么,將做什么?而如果僅僅從工具角度考慮,那么你可能會從開始就錯了。2. 社交商業更多的是關于信息,開放式商業更多的是關于生產。開放式商業敦促你考慮所服務的對象,盡可能滿足他們的實際需要、效率需求以及他們關心的結果;而信息是這個過程的結果??而不是目的。如果討論“社交”,所有的路徑將引導你回到信息。3. 社交商業以客戶為中心,開放式商業使客戶成為合作伙伴。不要再想客戶了。客戶是你希望服務的人,而開放式商業則促使你將長期服務的客戶視為合作伙伴,并推動他們深度參與生產過程??組織的支持下從一開始就介入,提供各方都需要的產品,這也是所有合作伙伴都想要得到的。可見,要成為一家開放式企業并不容易。現有企業的新競爭者以及尚未出現的競爭對手會發現以這 10 項原則為起點,更容易擴大規模,做出反應并滿足客戶需求。現有企業的領導者如果遵循這 10 項原則,就有機會重構組織以新的競爭優勢擊敗新的競爭者。本書將在后續章節深入討論開放式商業思維的這 10 項原則。1. 擁有共同的目的。目的就是為什么,就是所有利益相關者共有的、并與你的組織行為都與之保持一致的信念。產品或服務就是這個共同目的的*好證明。2. 開放資本。使用眾籌平臺或眾籌原則通過小額投資者籌集資金。3. 網絡化組織。該組織被當作將內部網絡鏈接到外部的平臺,以實現共同目的。4. 共享性。將知識以更簡單和開放的模式來實現內、外部共享。5. 聯通性。通過開放的社交媒體將員工與員工之間,以及員工和外部之間聯系起來。6. 開放式創新。與合作伙伴共同創新,在產品、服務和市場的開發過程中共享風險和回報。7. 開放數據。把數據提供給組織內部或外部的人,讓他們能夠自由、充分地利用。8. 透明度。公開分享決策及其所依據的標準。9. 成員至上 / 客戶至上。組織圍繞員工、客戶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合作而開展業務,以實現彼此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利益。10. 信任。共同保證對伙伴關系的品質、能力、實力或真實性的信賴。在本書第 2 章至第 11 章的每一章中,我們都會定義和描述一項原則,并設置“目標狀態 / 錯誤示范”專欄來描繪兩種狀態。我們還為你提供“**步”專欄,以幫助你的組織實現在該原則下的目標狀態。總而言之,你的企業將通過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成為一家開放式企業,并獲得以下競爭優勢:??更好的經營意識,有利于你所服務的社群吸引和留住合適的人才和客戶;??更好的市場和客戶知識;??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加速的和更成功的創新;??基于證據的決策;??新的融資通道;??更有效的知識管理;??改進內外部協作和創意生成;??通過合作伙伴網絡降低(分散)經營風險;??通過企業民主化來提升客戶和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提高信任度以及由此產生的客戶和員工忠誠度和滿意度。現在,你就可以開始踐行開放式商業模式。我們希望你能利用它為所有人創造價值。無須等待……
商業新思維:重構開放式商業認知 作者簡介
大衛·庫什曼 由世界****的傳媒集團WPP集團控股的The Social Partners公司的戰略合伙人。他此前曾是開放式商業咨詢公司90:10集團的聯合創始人、社交媒體機構Brando Social的社交媒體總監,以及鮑爾消費傳媒公司(Bauer Consumer Media)的數字發展總監。他擁有25年的商業經驗,其中有14年從事的是數字業務。 他經常受邀在世界各地演講并分享他的思想 。他還是《金融時報》專家小組的常任成員和《網絡的力量》(The Power of the Networks)一書的作者。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