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細讀三國一百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553314
- 條形碼:9787507553314 ; 978-7-5075-5331-4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細讀三國一百年 內容簡介
本書提出的“三國一百年”即這段大三國時代。書中著重解讀了大三國時代的關鍵時刻和有諸多爭議的事件背后的歷史真相。力求依據史料, 呈現重要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背后隱藏的故事, 重新塑造這些歷史人物的刻板化、單一印象, 為讀者還原一段全面、真實的歷史。
細讀三國一百年 目錄
細讀三國一百年 節選
屢有曹操屠城的記載但不是真相關于曹操喜歡殺人,歷來非議比較多,其實曹操并不是一個像董卓那樣喜歡濫殺無辜的人。人們印象中的曹操是一個冷血和殘酷的人,其中的原因,除了呂伯奢這件事外,還與史書里屢次提到曹操屠城有關。 **次記載曹操屠城是在漢獻帝興平元年(194),當時曹操的父親曹嵩等在徐州境內遇害,“闔門皆死”,徐州牧陶謙有重大嫌疑,身為兗州牧的曹操立即決定發兵攻打徐州,以報父仇。可還沒等他動手,也不知是不是做賊心虛,陶謙先出了兵,來攻打曹操。面對敵人的多路進攻,曹操以偏師對抗陶謙主力,而將主力向敵人之側翼發動進攻。戰事從這年秋天拉開,曹軍一路順風,勢如破竹。曹操親自率領的這一路一口氣拿下兗州境內十幾座被陶謙占領的城池,直逼徐州境內的戰略要地彭城,逼著陶謙從右路撤軍。陶謙親自來戰曹操,雙方在彭城進行了激戰。 古代稱中國為“九州”,這“九州”里就有徐州,徐州是一個大的行政區劃概念,東漢末年的徐州是全國十三個州之一,包括今天江蘇省大部、山東省南部以及安徽省、河南省的一部分地區,而今天的徐州市在當時稱為彭城。彭城是座古城,城池四周雖然被大小不等的丘陵、高地所環繞,但交通卻十分發達。東漢 時有一條起自洛陽的東方大道,其基本走向在前半段大約沿著現在的隴海鐵路, 后半段大約沿著現在的京滬鐵路,彭城就是這條大道上的交通樞紐。 彭城周邊還有泗水、汳水在此交匯,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大兵團交戰的理想戰場。在曹操兵臨彭城的四百年前,劉邦和項羽曾在此有一場大戰,結果劉邦完敗,項羽險些把劉邦生擒。但是,曹操與陶謙的彭城之戰沒有楚漢相爭時打得那么慘烈,戰事也呈現一邊倒態勢,曹軍大勝,陶謙所部有近萬人被殺,陶謙撤軍,向東退到郯縣。對于這場大戰,《三國志·武帝紀》里只有十六個字:“秋,太祖征陶謙,下十余城,謙守城不敢出。”同書的陶謙傳與此大體相同,只是多了十個字:“死者萬數,泗水為之不流。”后面這一句翻譯過來,大意是:被殺死的有上萬人,尸體使泗水都要斷流了。 翻遍早期的正史,關于這場戰爭的記載也只有這二十多個字。可是后來, 不知道哪位史家把“萬數”有意或者無意地改為了“數萬”,事情就有點兒不一樣了。到了司馬光的筆下,這件事已經演變成了下面的模樣:“遇操至,坑殺男女數十萬口于泗水,水為之不流……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一次活埋了幾十萬人,簡直是駭人聽聞,但這并不是真相。由于史料缺乏,還不太清楚這件事是如何從陳壽版演變到司馬光版的。在較早一些的漢桓帝時期,彭城國(公元88年,漢和帝以楚郡置彭城國)全部人口是四十九萬人,當時全國人口是五千多萬。經過黃巾起義、自然災害、戰爭屠殺,到再晚一些時候全國人口已銳減到一千多萬,此時彭城國的人口想必也已大為下降。曹操一邊打仗,一邊派人四處出擊,把彭城國全國的人都抓到一塊,然后全部活埋?真的匪夷所思。 曹操遠程奔襲,此時曹軍參加彭城戰役的充其量也就兩三萬人。現在,攻破彭城后,曹操下令大家先不要打掃戰場,也不忙追擊敵人,交代大家干一件更重要的事:每個人分給十多個從敵占區抓來的士兵和老百姓,請大家把他們領到泗水河谷里活埋了,干不完活不給吃飯!即使被抓來的人已提前捆好、綁牢,即使將要被活埋的這些人也愿意配合,完成這項任務所涉及的工程量也是巨大的。現在經常組織集體植樹勞動,種樹先要挖坑,一般挖成一米長、一米寬、一米深, 這個工作量,每個人一次也只能挖一兩個樹坑,沒有半天時間都干不完,累得腰酸腿疼手起泡。坑殺男女數十萬口,這得是多大的工程量?但由于司馬光的權威,很少有人動腦筋想想,使得這樣的說法在后世很流行。 曹操沒有屠過彭城,但有人會不信,因為史書關于曹操屠城的記載并不止這一處,還有其他的屠城,比如屠柳城,這該怎么解釋呢?屠柳城的事是這樣的: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力排眾議率主力北征烏桓。這是曹操打得*懸的一仗,但他的運氣特別好,在白狼山取得大捷,斬烏桓傳奇首領蹋頓,隨后率軍直搗烏桓大本營柳城,這個地方在現在的遼寧省朝陽市境內,曹操在此未遇到大的抵抗,將柳城占領。……
細讀三國一百年 作者簡介
南門太守,原名陳忠海。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觀察》專欄作家和“我們愛歷史”等多家知名自媒體平臺的專欄作家。多年來致力于后漢、三國歷史的研究,窮搜廣集,遍訪各地歷史遺跡,自2009年起以“南門太守”為筆名創作出版了《曹操秘史》《曹操》《三國往事》《孫權大傳》《劉備大傳》《諸葛亮傳》《呂布傳》《司馬懿》《三國全史》等作品。其寫史態度嚴謹、考證翔實、文筆輕松,不戲說亦不刻板,深受讀者歡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