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萬千心理.心理動力學督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31076
- 條形碼:9787518431076 ; 978-7-5184-310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萬千心理.心理動力學督導 內容簡介
督導既是一段發展過程,又是一段治療過程。 督導師在督導他人的工作實踐時,不僅要利用自己作為治療師的經驗,還要對他人如何學習、對組織機構因素如何影響治療和督導有明確的理解。本書探討了督導與教學、督導與組織機構之間的關系,并提供了相應指導。 對于想要成為精神分析取向或心理動力取向督導師的人,以及已經執業的督導師來說,本書是一本能夠帶來啟發的著作。
萬千心理.心理動力學督導 目錄
引言:定位和主題
**部分 督導關系:外在維度與內在維度
**章 傾聽缺席的來訪者:督導的治療性維度
第二章 從治療師到督導師的轉變
第三章 督導:位于控制和共謀之間
第四章 督導關系的內在狀態
第二部分 在督導中學習
第五章 教學與督導的關系
第三部分 督導與設置
第六章 督導團體設置的地理位置與地形地貌
第七章 短程心理動力治療的督導
第八章 涵容與被涵容:督導及其機構背景
第四部分 督導中的一般問題
第九章 督導倫理學:給予、索取、盜竊
第十章 督導之督導:是一門專業或新職業嗎?
第十一章 督導的時間進程與結束
萬千心理.心理動力學督導 節選
第二章 從治療師到督導師的轉變 瑪麗·班克斯 如果沒有知識,你能“開悟”并洞悉萬事萬物嗎? ——初大告 把治療師變身為督導師的這份工作復雜而迷人,因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治療師的內在性格。同樣,督導師的性格也必然在這一過程中影響重大。這就是為什么我的章節里會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一些自我暴露——不僅僅包括我所要描述的治療師接受的督導,還包括我自己及所秉持的獨特理論體系及哲學立場。在對從事心理健康領域工作的人的性格調查中,我發現這一行業往往對那些有治愈沖動性格的人更有吸引力。這種性格傾向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通過認同對受傷者產生同理心;對全能自戀的需求;反向形成;利用工作作為來訪者過渡性客體;努力解決俄狄浦斯沖突;以及將在本章節中詳細闡述的其他特征。除了治療師和督導師這兩個重要因素外,另一個重要因素存在于復雜的關系網絡中,經歷了移情與反移情的發展。 能夠與來訪者進行治療性合作,對治療師而言是一份天賜的禮物。因此,通過督導中的討論交流和案例分析,使治療師成長為督導師,并見證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對我們來說是值得的。治療師將成為督導師,指導自己的被督導者,這些被督導者將會證明他們工作的價值。將督導工作中所教授的內容,轉換成與治療師的個性和興趣相匹配的腳本,是督導之本質。本章將探討督導師在這個過程中如何管理督導任務。 每個人的過往都在影響著當下,若沒有過去也就不會擁有未來。本章將要描述的是“一個督導師誕生的故事”,它講述的是從來訪者到治療師再到一名督導師的成長發展經歷。 每位來訪者都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中心人物。在他的故事中,我們其他所有人,無論是來訪者的朋友、伴侶、親戚、治療師還是督導師,都是故事中重要的配角。治療師、督導師的角色,與故事中其他角色之間的重要區別在于:首先,這些專業人士與來訪者的日常生活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但事實上督導師也許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其次,專業人士為了培養良好的治療關系,參加過相關的專業培訓與個人體驗,因此他有一座“充滿智慧的沉思之島”。這座島從督導師傳遞給治療師,再依次傳遞,*后來到了來訪者這里,之后它的影響逐漸外擴,擴散到故事中的其他角色身上,并再次以一種相互作用的方式,折返至督導師身上。專業人士不會編寫劇本,但斯特巴(Sterba)假設,通過對關系的精神分析式的詮釋,專業人士可以幫助來訪者理解自己,理解其在過往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對關系進行分析的益處,是能促進來訪者朝向自身的理解與接納。能夠提供這座“沉思之島”的專業人士,需要經歷多年的訓練、個人體驗,以及經歷無數次的共情、直覺、好奇心和自我認知等持續不斷的“浸泡”,這些都是構成治療師“洞察萬物”能力的核心要素。在這個基礎上,再通過更為正式的理論學習等外部因素,強化其專業性,產生支持或質疑治療構想的可能。 作為心理治療師,我們與呈現出的場景一同工作,嘗試著挖掘這段慢慢展開的劇情。通過沉浸其中,觀察我們對它的反應,以跟隨“劇情”的發展。我們嘗試把反移情作為仆人而不是主人,并利用反移情作為檢測和*終解釋的工具。每個人對所督導的來訪者都有獨特的反應,這些反應進而延伸給被督導者,這都源自我們自己的精神病理學背景和獨特的個人經歷。我們都把“自我”作為與來訪者合作的主要工具。 奉獻“自我”是復雜的,它可被比作為醫生開具的藥方。弗洛伊德說:“這不是一句現代格言,而是醫生們的一個古老說法——這些疾病不是靠著藥物治愈的,而是依靠醫生,即醫生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通過藥物對治療施加了一層精神影響”。這種觀點也得到過巴林特的支持:“*常用的藥物是全科醫生本人,也就是說,重要的不僅是一瓶藥,還有醫生給來訪者‘服藥’的方式——實際上,整個給藥的過程和氛圍都很重要”。心理治療師的性格決定了他們如何給出自我,以及能給出多少。培訓的背后是人、是原材料、是我們的本質、是能夠給予什么和不能給予什么。在給出自我的過程中,我們利用融合與分離的體驗來理解并區分另一個人的獨特之處。來訪者提供的一些故事可能會被遺漏,但重要的是,若聽者(治療師、督導師)沒有同理心,也可能會把來訪者的故事漏掉。與所有戲劇一樣,觀眾對角色的認同能夠使他們參與到劇情之中,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同時又能夠與劇情保持一定的距離。換句話說,只有那些對苦難有著深入了解的人,才有能力讓自己浸泡在他人的苦難當中。 斯坦很好地描述了榮格關于治療工作的概念:“‘給藥’是通過移情或反移情過程進行的……是用一些儀式,甚至做出一些強烈的共情性解釋”。斯坦將當前的“相互認同、投射性認同和內向性投射”等精神分析概念與薩滿教派系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比較——我當時正在從事一項關于精神衛生從業者人格中的無意識因素的研究項目,斯坦的這種比較為我提供了一個有用的隱喻。通過將“自我”沉浸在所有治療師的“共享世界”中,我對治療師的治療過程及問題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接下來,我將展示有哪些因素會幫助或阻礙治療師朝向督導師的發展。 我所研究的治療師,都在被他們自身的過往歷史所驅動——正如薩滿教傳統一樣,他們似乎也受自身過往的歷史所驅使。作為專業培訓和個人發展的一部分,在精神分析框架下工作的我們,已經以來訪者的身份進入精神分析或心理治療領域,并在嘗試著控制自身的內在沖突。弗洛伊德通過對自己密切的觀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優秀的榜樣,他隨后在其著作中對這段“自我觀察”過程進行了描述。但是他也覺察到了克服痛苦過程中的一些危險因素:“像我這樣,召喚出棲息在人類的胸腔之中的半成形惡魔中*邪惡的一個,并嘗試與它搏斗的人——沒有人能夠毫發無傷。” 治療師共享的世界 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薩滿被認為是*早的心理治療師。盡管今天已有了越來越多關于人類不快樂的原因的科學知識,薩滿仍然被看作是心理治療師的“同行”。 妮妮安·斯瑪特對薩滿的描述很有趣:在部落社會中,薩滿與牧師和醫生一樣有著特殊的職業地位,他們被認為擁有“能使人快樂的禮物”,能夠與“靈魂世界”進行交流。薩滿經過嚴苛的訓練,包括長期的自律和冥想,他們能夠“權威地談論靈魂世界,似乎已經去過那邊一次了似的”。相關的人類學研究及洛梅爾揭示:準備成為薩滿的人經歷并克服過劇烈的痛苦或嚴重的疾病,他們借助這段經歷浴火重生,并用此療愈他人,“薩滿在現在或曾經都是一位來訪者,在各方面都處于弱勢,他是以一個錯誤的起點開啟人生的人”。洛梅爾還說:“準備成為薩滿的人,如果沒有通過這些心靈上的疾苦達到精神上的重生,那結果不是精神錯亂就是肉體死亡”。 傳統上,印度修行者也同樣是從內在體驗中獲得自身的力量和權威,他們的力量來自苦行,比如盤坐在正午烈日之下,周圍是熊熊燃燒的烈火,“自我抑制的熱量”會導致一種“……幻象或解脫的感受,這意味著新知識的誕生,而知識就是力量。”在這場苦行中,印度修行者達到了一種出神之態,并與火焰“融合”。 每類神秘主義都會賦予探索者一種獨特的意義。盡管在外在表現和思想上存有差異,但我們仍然可以相信他們都經歷過一個相似的“內在之光”。在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中,集中體現了這種神秘主義自我探索的核心,以及隨之而來的對他人的理解。《道德經》中寫著: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萬千心理.心理動力學督導 作者簡介
瑪麗·班克斯(Mary Banks) 英國心理治療師協會(British Association of Psychotherapists)會員,就職于英國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任資深咨詢師。 克里斯汀·德賴弗(Christine Driver) 英國分析心理學協會(Society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成員,聯邦動力委員會(Federal Power Commission,FPC)心理治療成員,就職于威斯敏斯特牧區基金會(Westminster Pastoral Foundation,WPF)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督導培訓中心,任資深咨詢師。 格特魯德·曼德(Gertrud Mander) FPC心理治療成員,就職于WPF咨詢與心理治療中心,任資深咨詢師;出版過多本書籍并發表過多篇論文。 愛德華·馬丁(Edward Martin) 英國分析心理學協會成員,就職于倫敦婚姻咨詢中心,任資深伴侶咨詢師。 約翰·斯圖爾特(John Stewart) FPC心理治療成員;就職于WPF咨詢與心理治療中心,任資深咨詢師。 他們都曾經或正在作為講師、督導師、評審委員、學科團隊帶頭人,參與倫敦及各個區域的WPF督導培訓項目。他們都是英國精神分析和心理動力督導協會(British Association for Psychoanalytic and Psychodynamic Supervision,BAPPS)的成員。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