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文化產業園區實踐研究——基于文化資源開發的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233974
- 條形碼:9787313233974 ; 978-7-313-2339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產業園區實踐研究——基于文化資源開發的視角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海峽兩岸部分依托傳統文化資源開發的文化產業園區,將文化產業園區理解為中國傳統創造性轉化的一種方式、一個途徑,分析這些園區在自覺傳承中國傳統、推進中國傳統的現代轉化方面的表現與實踐,探索園區在傳承傳統、實現傳統文化現代化的途徑和方法;提出未來中國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重心應轉向到文化空間、文化故事和文化價值等的內容和內涵建設,為此需要建設全新的文化闡釋體系、成熟的文化運營機制、活躍的文化-產業聯動模式、合理的文化競爭模式、健全的文化生態系統等,為兩岸共同傳承中華文明、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進而全面實現中華文明復興提供實踐、經驗和借鑒。
文化產業園區實踐研究——基于文化資源開發的視角 目錄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綜述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命運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2.1 從文化失落到文化復興
2.2 文化復興背景下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
2.3 文化產業園區的文化與經濟
第3章 作為內容生產方式的文化產業園區
3.1 文化產業園區的分布與類型
3.2 園區內傳統資源與現代價值的結合
3.3 文化產業園區的物質、價值與消費
第4章 作為景觀的文化:文化產業園區的空間布局
4.1 文化故事的主題選擇與設定
4.2 園區的空間布局及其原則
4.3 內外空間:區域人文環境與內部景觀設置
第5章 作為敘事的文化:文化產業園區的文化故事
5.1 園區敘事主題:空間化的文化再現
5.2 找故事與編故事
5.3 創造新的敘事方式
第6章 作為意義的文化:文化產業園區的文化價值
6.1 傳統再解釋:意義的連續性
6.2 傳統被改寫:新意義的誕生
6.3 傳統被消費:受眾需求對意義生產的制約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結論
7.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文化產業園區實踐研究——基于文化資源開發的視角 作者簡介
王曉玲,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管理學博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曾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參加中國高等教育協會中國高級管理人員培訓。參與編寫《設計心理學》(2014年初版,2021年再版)、《國家文化安全研究導論》(2013年)、《中國經濟區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2年)等;譯著《所有權與價值創造:新經濟時代的公司治理戰略》(2003年)等;發表論文和會議論文10余篇。研究領域主要為文化產業管理與文化產業園區發展、高等教育教學管理研究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