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清華語言學”博士叢書現代漢語語篇主題性第三人稱回指的多學科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16997
- 條形碼:9787547516997 ; 978-7-5475-169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華語言學”博士叢書現代漢語語篇主題性第三人稱回指的多學科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人稱代詞及其相應的零形式的對象的判定,是語言學、心理學、自然語言處理、第二語言教學等多個學科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本書突破了句子和單一學科的局限,通過大規模真實語料分析和心理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從復雜的回指現象中剝離出第三人稱主題性代詞回指和零形回指的問題進行研究,考察了不同因素的影響,并提出了相應的判定規則,有利于提高計算機處理回指的準確性。本書還結合英、意、荷、日、韓等語言的相關研究,提出了回指語形式的使用范圍假設,可供類型學及二語教學等學科的研究進一步檢驗。
“清華語言學”博士叢書現代漢語語篇主題性第三人稱回指的多學科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綜合語言學語料分析和心理學實驗的研究方法,借鑒面向自然語言處理的定中心理論,從多個角度研究現代漢語語篇主題性第三人稱回指現象。本書結合真實語料分析和心理學實驗兩種研究方法,分析了前人研究較少關注的語篇第三人稱“回指很小對立對”語料, 同時考察了回指語形式、動詞的特殊語義、語法角色、先行語的詞匯形式、小句間銜接關系、回指中心、語篇主題和語篇層級八個不同層面的回指因素,揭示了漢語主題性第三人稱代詞及零形回指的本質,提供了第三人稱回指形式在線閱讀的數據,解釋了主題性第三人稱代詞隱現的規律,可以為計算機處理回指服務,對漢語靠前教育的語篇教學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清華語言學”博士叢書現代漢語語篇主題性第三人稱回指的多學科研究 目錄
總序(蔣紹愚)………………………………………………………… 1
序(王洪君)…………………………………………………………… 1
摘要 …………………………………………………………………… 1
**章 緒 論 1.1 研究對象 ……………………………………… 1
1.2 選題意義 ………………………………………………………… 5
1.3 本書術語 ………………………………………………………… 8
1.4 本書使用的語料和研究方法 ………………………………… 12
1.5 研究問題和章節安排 ………………………………………… 13
1.6 本書創新點 …………………………………………………… 19
第二章 回指研究面面觀
2.1 形式語言學對回指現象的研究 ……………………………… 23
2.2 功能語言學對回指現象的研究 ……………………………… 26
2.3 影響第三人稱回指的具體因素分析 ………………………… 36
2.4 漢語語篇第三人稱回指的主要發現 ………………………… 50
2.5 其他領域研究 ………………………………………………… 54
2.6 小結 …………………………………………………………… 59
第三章 回指語形式對第三人稱回指的影響
3.1 回指的產出和理解研究 ……………………………………… 64
3.2 回指產出的實驗———離線實驗一 …………………………… 66
3.3 回指離線理解的實驗———離線實驗二 ……………………… 70
3.4 在線理解回指的實驗———在線眼動實驗一和二 …………… 75
3.5 回指產出和回指理解機制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 103
第四章 局部語篇因素對第三人稱回指的影響
4.1 動詞的特殊語義對第三人稱回指的影響 …………………… 111
4.2 真實語料分析的研究目的及分析過程 ……………………… 123
4.3 語法角色對第三人稱回指的影響 …………………………… 127
4.4 先行語的詞匯形式對第三人稱回指的影響 ………………… 138
4.5 小結 …………………………………………………………… 144
第五章 整體語篇因素對第三人稱回指的影響
5.1 小句間銜接關系對第三人稱回指的影響 …………………… 147
5.2 定中心理論介紹 ……………………………………………… 156
5.3 回指中心對第三人稱回指的影響 …………………………… 167
5.4 語篇主題對第三人稱回指的影響 …………………………… 175
5.5 小結 …………………………………………………………… 180
第六章 第三人稱回指規則的提出及檢驗
6.1 第三人稱回指的局部語篇因素和整體語篇因素小結 ……… 182
6.2 主題性第三人稱代詞回指的判定規則及檢驗 ……………… 186
6.3 主題性第三人稱零形回指的判定規則及檢驗 ……………… 192
6.4 小結 …………………………………………………………… 198
第七章 語篇層級對第三人稱回指的影響
7.1 漢語語篇層級的劃分 ………………………………………… 202
7.2 回指形式和語篇層級的關系 ………………………………… 207
7.3 回指形式與語篇主題的關系 ………………………………… 216
7.4 漢語語篇的基本單位 ………………………………………… 220
7.5 對于漢語流水句主要成因的思考 …………………………… 234
7.6 小結 …………………………………………………………… 238
第八章 基于平行語料的漢外 第三人稱回指對比
8.1 漢外平行語料的來源及中介語語料來源 …………………… 241
8.2 不同語言回指形式使用范圍的類型學假設 ………………… 242
8.3 不同語言回指形式使用范圍的類型學思考 ………………… 246
8.4 來自漢語二語習得者的偏誤佐證 …………………………… 252
8.5 小結 …………………………………………………………… 255
第九章 結 語
9.1 本書研究思路 ………………………………………………… 257
9.2 本書主要結論 ………………………………………………… 265
9.3 本書的不足以及未來研究方向 ……………………………… 273
參考文獻 …………………………………………………………… 275
附錄一: 犖1動詞和犖2動詞———李曉倩(2010)詞表 …………… 301
附錄二: 離線實驗三隱含因果動詞材料舉例 …………………… 302
附錄三: 離線實驗一補全句子材料舉例 ………………………… 304
附錄四: 在線眼動實驗一材料舉例 /離線自然度判斷實驗三 材料舉例 ………………………………………………… 306
附錄五: 在線眼動實驗二材料舉例 ……………………………… 308
后記 ………………………………………………………………… 310
專家評審意見(一) ………………………………………………… 313
評審意見(二) ……………………………………………………… 315
《清華語言學博士叢書》章程 ……………………………………… 317
“清華語言學”博士叢書現代漢語語篇主題性第三人稱回指的多學科研究 作者簡介
李榕,女,1985年出生,陜西人,201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曾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及荷蘭烏特勒支大學訪問學習。現為西安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篇章語言學、心理語言學和對外漢語教學等。主持并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及陜西省社科基金項目等。曾在《中國語文》等期刊發表文章十余篇,參與撰寫譯著、教材及學術專著各一部。 曾獲北京市首屆對外漢語優秀論文獎、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獎項。2018年入選陜西省“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計劃”。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