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文化視閾中的汪曾祺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20764
- 條形碼:9787301220764 ; 978-7-301-2207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文化視閾中的汪曾祺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汪曾祺創作的歷時性變化,按照現代文化、社會主義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民族化的文論的順序,探討汪曾祺文學創作的基本走向:平民主義的觀念決定了他聚焦社會的范圍及創作題材的選擇,人道主義觀念確定了他一生很基本的價值立場,個人主義觀念一方面導致他對自我價值的追問,另一方面促發了他對于愛情、欲望等人性問題的探索。正是個人主義的這兩個方向的引導之下,他進一步走向了西方現代非理性文化。前者促使他接受了存在主義文化思潮,后者把他帶進了精神分析領域。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文化視閾中的汪曾祺研究 目錄
緒論
一、汪曾祺的簡歷及創作概況
二、汪曾祺研究現狀綜述
三、本書的研究路徑及主要內容
**章 五四新文化的制導
一、平民主義的文化選擇
二、人道主義的價值立場
三、個人主義的深度探索
四、國民性的審視與批判
五、五四思潮對文學選擇的制導
第二章 存在主義的探索
一、自我價值的叩問
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省思
第三章 精神分析的審視
一、青春期的愛欲萌動
二、性愛與道德的邊界
三、性變態與性錯亂
第四章 社會主義文化的融入
一、時代浪濤中的身世浮沉
二、融入主流文化:自新中國成立到“文革”前的文藝活動
三、對“文革”文化的批判
四、新中國成立后的文化實踐對“文革”后創作的影響
第五章 儒家風范
一、對“人情味”的傾心
二、群體意識的自覺
三、“知命樂天”的豁達
四、“游于藝”的迷醉
五、“思無邪”的向往
六、中和之美的持守
七、“詩教”的承續
第六章 佛禪滋味
一、佛教文化的熏陶
二、佛教藝術的品鑒
三、佛教風習的記錄
四、僧人群像的塑造
五、佛學精神的滲透
第七章 道家人格
一、道家文化的諳熟
二、三重人格的迷戀
第八章 民俗風致
一、物質民俗
二、社會民俗
三、精神民俗
四、游娛民俗
第九章 中國氣派的文學理論與批評
一、民族風格的文學理論
二、印象主義的文學批評
第十章 汪曾祺創作的文化價值
一、多重“價值參照系統”與生命體驗的豐富性
二、“高層文化”與文化創造能力的生成
三、傳統文化作為現代性的資源
后記
展開全部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文化視閾中的汪曾祺研究 作者簡介
翟文鋮,男,1970年生,山東曲阜市人,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新時期文學研究,出版專著《生活世界的喧囂——新生代小說研究》。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