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價值心法
-
>
從零開始學炒股:股票入門與實戰
-
>
女人財務自由之路:女人一旦了解理財投資操作.比男人多賺5%
-
>
世界投資經驗:點石成金--投資大師煉金術
-
>
巴菲特投資經驗:跟著巴菲特學投資
-
>
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
-
>
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
科創板上市實戰指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654999
- 條形碼:9787513654999 ; 978-7-5136-549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創板上市實戰指南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投資者※尋找科技與產業的交點 ※爭奪高科技企業的定價權
科創板上市實戰指南 內容簡介
作為2019年很受矚目的金融市場創新之舉——科創板的推出,全面提振了資本市場參與者的信心。然而,證監會與上交所密集發布的許多文件,讓一些投資者目不暇接、無法及時領會。本書立足于此,從對科創板相關文件和細則的解讀角度出發,盡力為讀者解答科創板企業的上市條件、發行原則、交易運作規定、監管政策、公司治理政策等方面遇到的疑難問題。從本書中,讀者對上述問題產生的疑惑大都能找到參考答案。
科創板上市實戰指南 目錄
目錄
**章科創元年:“科創板+注冊制”刷屏背后的影響/1
**節利好1:實體經濟寒冬迎來暖陽/3
第二節利好2:擬上市獨角獸企業不再背井離鄉/6
第三節利好3:VC或PE機構獲得全新退出渠道/10
第四節利好4:普通投資者也有投資科技創新企業的機會/14
第五節利好5:A股長期利好并已帶動相關個股上漲/19
第六節大利空:新三板將迎長期利空/24
第二章全新規則:科創板創新機制亮點解讀/29
**節來龍去脈:科創板的推出、市場定位與發展歷程/31
第二節利好對象:高科技企業率先受益/36
第三節定海神針:科創板撬動2019年新財富效應/41
第四節制度創新:注冊制的優勢與意義/45
第五節摸石過河:科創板對多層次資本市場制度創新
的帶動作用/49
第六節受理情況:科創板申報企業名單分析/52第三章啟動上市:科創板上市需滿足的條件與要求/61
**節范圍限定:科創板上市企業所屬行業/63
第二節上市指標:5套市值標準/67
第三節同股不同權模式:備受爭議但已經正式采用/71
第四節上市程序:上交所審核+證監會注冊/78
第五節消除分歧:研發支出資本化與政府補助損益列報/82
第六節招股說明書編制:《科創板公司招股說明書》
編制核心原則/88
第四章審核規則:科創板上市申請審核環節流程與內容/97
**節規則體系: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定位/99
第二節審核理念:科創板審核理念的4個維度/102
第三節審核內容:科創板上市審核重點關注的3個方面/110
第四節審核方式:問詢式審核、分行業審核、電子化審核/116
第五節審核流程:科創板上市審核流程詳解與注意事項/120
第六節審核時限:壓縮至6個月/124
第七節自律管理:發行人、控制人、保薦人的重要職責/128
第五章發行、配售和承銷:規則眾多的科創板上市之路/131
**節上市準備:對賭協議清理/133
第二節全面嚴查:突擊入股鎖定/138
第三節市場化詢價的定價模式:擺脫23倍P/E束縛/142
第四節券商督導:科創板保薦跟投制度/147
第五節“網上+網下”配售:側重網下與戰略投資者優先/152
第六節戰略配售:寬松的戰略配售制度環境提振
中小投資者信心/155
第七節高管參與戰略配售:保證企業長期激勵效果/158
第八節綠鞋機制:給予主承銷商穩定新股價格的權利/160
第六章交易與資本運作:注重保護投資者權益的科創板/165
**節與國際化接軌:提升市場定價效率為主板創新積累經驗/167
第二節機構投資者:科創板對機構投資者的鼓勵政策/168
第三節個人投資者:嚴格把關科創板開通權限/170
第四節競價交易制度:“T+1”、盤后固定價格交易/174
第五節漲跌幅限制:更市場化的股票交易制度/177
第六節交易細節:交易數量與價格*小變動單位新規/179
第七節融資融券制度:上市首日即可作為融資融券標的/180
第八節投資者保護:投資者關系管理與相應保護機制/183
第七章企業估值:挖掘科創板潛伏的牛股/187
**節傳統方法:傳統企業估值方法在科技創新領域
的局限性/189
第二節新方法:影響科創板企業估值的外部和內部因素/193
第三節新要求:科創板虧損企業如何估值/195
第四節總結: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相應估值方法的側重點/196
第五節不同領域科技創新企業的估值實戰案例/199
第八章嚴格監管:重視企業信用與信息披露的科創板/205
**節信息披露:科創板強化企業信息披露制度的4個維度/207
第二節豁免原則:科創板企業可進行披露豁免的2種情況/214
第三節減持監督:科創板5步走,預防惡意減持套現行為/216
第四節重組制度:市場化手段嚴防“炒殼”、規范商譽/220
第五節退市制度:絕無重新上市機會的嚴苛退市制度/223
第九章公司治理:著力推動企業組織結構優化的科創板/229
**節表決權差異安排:規范表決權差異安排的4個方面/231
第二節股權激勵:占比與激勵范圍得以提升和擴大/233
第三節員工持股計劃:無須穿透計算的“閉環原則”/238
第四節股東大會:科創板保障普通股東合法權益的相關措施/241
第五節社會責任:科創板企業需定期披露社會責任履行結果/245
第十章未來展望:科創板還可釋放更多制度紅利/253
**節分層上市機制: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255
第二節混合交易制度:盤活更多市場流動性/261
第三節產業帶動:資本市場助力科創產業升級與創新/264
第四節全球視野:打造中國版“納斯達克”/266
附錄科創板、港股主板、納斯達克上市利弊對比/269
科創板上市實戰指南 節選
我國科創板的推出以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作為參考依據,建立在全國改革開放的戰略部署基礎上,是資本市場的一次重大創新。科創板是我國資本市場的增量改革,旨在補齊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企業力度不足的短板。 科創板的推出,很重要的一個意義是帶動多層次資本市場進行創新,尤其是在現行的證券法制體系基礎上實現突破,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更便利的融資服務,讓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能夠獲得進一步發展。毋庸置疑,以當前情況來看,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仍然處于不夠成熟的狀態,尤其是現行的證券法制體系存在缺陷,限制了我國許多科技創新企業的上市,導致這些科技創新企業不得不通過境外上市的方式來獲得發展所需資金。科創板的設立是我國資本市場在制度層面進行的改革創新,尤其是對企業的上市標準實現了創新,讓我國未盈利但是具備發展前景的科技創新企業也可以滿足上市條件,進而在境內資本市場發行股票并且上市交易。科創板主要面向的對象是我國戰略新興產業中的中小實體企業,優質的實體企業在這一市場中能夠更為方便地融到發展所需資金,其目前所面臨的經營難題也會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迎刃而解。由此可見,科創板的設立將促進中小實體企業進一步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科技創新企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研發周期長等特點,需要資本的長期支持與催化。資本市場在幫助擁有真正核心技術與研發實力的企業持續發展,幫助高科技企業吸引更多人才以形成發展的良性循環等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創板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排頭兵”,肩負著實現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戰略深度融合的重任,想要順利茁壯成長,就必須要打好“創新牌”。因此,科創板無論是在上市門檻、審核要求,還是在發行規定、配售機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破性的安排,尤其是試點注冊制方面,這必將會給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設立科創板并且試點注冊制,對于優質企業上市有著巨大吸引力,相關舉措的實施能夠有效加快企業上市進程,同時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以此來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好的服務。要知道,科創板與注冊制如果運行良好,不僅能夠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還可以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效率。立足于此,筆者根據自己多年來學到的理論知識與積累的實務經驗,對已經出臺的涉及科創板的規則與文件進行了解讀,進而幫助讀者更為深入地了解和把握科創板的相關要求。總而言之,本書具備以下3點特色:1.內容全面,易于讀者掌握豐富的知識點本書對科創板已經發布的相關規則與文件進行解析,力求準確。除此之外,本書對某些制度的實踐應用做了講解,使讀者能夠通過本書了解關于科創板制度的延伸性知識。2.案例豐富,便于讀者理解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收集了許多擬在或已在科創板上市企業的信息,并將其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同時,本書結合相應的理論知識點進行講解,既增強了可讀性,又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其背后的原理。3內容詳略得當,實戰性強本書對證監會、上交所、中國結算公司等單位頒布的與科創板有關的條款進行了解讀,并且梳理了其來龍去脈,對重點內容用相對較多的筆墨進行了詳細介紹,讓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能迅速把握,進而運用到實踐中,具有較強的實戰性。本書所涉及的問題力求具有代表性,希望能夠為準備入局科創板的企業、投資者提供有效參考。受筆者學識所限,本書難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以便進一步修訂完善。
科創板上市實戰指南 作者簡介
劉恩,中國企業研究院企業與資本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工信部創業導師、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專家組成員、歐盟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全球特聘專家、紀錄電影《他們正在改變中國》出品人。出版《資本的力量——中國企業資本創新實操策略與案例解讀》《香港證券市場投資完全指引》《公司上市與新股發行法律實務指引》《國內外公司并購重組法律實務指引》等多部著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