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48842
- 條形碼:9787505748842 ; 978-7-5057-4884-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本書特色
上班族不止有一種可能性,臨公子讓我看到了朝九晚五以外,另一種新的生活態度和模式。即使老到不能動,也希望一起過有趣的人生! ——《半小時漫畫理財課》作者 理財師八寶
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內容簡介
本書分四章, 內容包括: 職場8小時的能力基礎課、下班后的4小時, 是拉開彼此差距的戰場、人生每個轉折點, 都蘊藏著機遇、經濟學視角, 幫你理清思路。
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目錄
總感覺工作太累?懂得點“偷懶”
比月薪更能體現個人價值的,是時薪
“高薪不喜歡”與“低薪很喜歡”的工作,應該選哪一個?
如何從工作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
頭銜再大,也不如充滿實力重要
這行業不行?可能只是你能力不行
當青春與熱情日漸流逝,如何找回好的工作狀態
拉開同齡人差距的關鍵,在于“主動”二字
行業飽和了,還值得進入嗎?
上班“996”,到底應不應該?
第二章 下班后的4小時,是拉開彼此差距的戰場
副業能給我們帶來什么?絕對不僅僅是錢
如何開展副業,才能真正實現變現?
斜杠青年=收入×N?
工作之余,該不該花時間考證?
怎么管理時間,才能讓日子過得更充實?
門檻太低的錢,*好少掙
從兼職到副業,差距并不是錢
有種合作叫作:要讓中間商賺差價
怎樣“投資自己”*值得?
收入不高時,我們可以做的事情
第三章 人生每個轉折點,都蘊藏著機遇
放棄所學專業去跨界,值得嗎?
迷茫怎么辦?這是自我增值好時機啊!
賺多少錢,由你的認知層次決定
父母安排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該不該拒絕?
如何正確應對職業危機
什么才是真正的“不可替代性”?
面對前老板的高薪聘請,該不該跳槽?
與其辛苦兼職,不如在新職業中尋找新機遇
有時候,“跟對人”也很重要
有才華卻不被重用,很可能是“逆商”不夠
第四章 經濟學視角,幫你理清思路
真正拖垮你的,是沉沒成本
看似不起眼的小錢,值不值得花?
“峰終定律”,讓你事半功倍
省錢上癮,有可能越省越窮
為什么有的便宜不能占?
不經思考的從眾,只會讓你看起來很傻
別讓“財務自由”束縛了你的人生
“90后”,真能靠攢錢改變現狀嗎?
如何才能找到有“錢途”的工作?
該不該跳槽?我們來算一筆賬
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節選
《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總感覺工作太累?懂得點“偷懶” 有一位工作4年的女孩問我一個問題:“臨公子,我上個月升職后,薪資漲了1千多元,可工作量劇增。除了原先的任務,我還做了許多額外任務……幾乎每天加班。好累啊,我越想越不平衡,怎么辦?” 這似乎是個挺普遍的問題。大部分晉升加薪的背后,隱藏著“加班”的潛在條件,而人們潛意識里對加班是默許的。實際上,不少上班族身心疲勞的主要原因,在于4個字——“不、會、偷、懶”。別急著吐槽,先聽我先說一件真事。 2013年,有位叫Bob的程序員名聲大噪。他在美國一家知名運營商任職,是公司***的程式設計師。Bob被譽為“*優秀的開發人員”,他一直保持代碼干凈,總是按時完成工作。不過,*讓人佩服的地方,是他的上班狀態。 9:00:抵達公司,逛論壇、看視頻。 11:30:吃午餐。 13:00:逛eBay(易趣)。 14:00:逛Facebook(臉書)或LinkedIn(領英)。 16:30:寫郵件向主管匯報工作進度。 17:00:回家。 厲害吧?過了好久,同事們終于覺得不對勁。這才發現,Bob年薪幾十萬美元,居然一行代碼都沒寫!沒錯,他用自己1/5的薪水作為代價,將工作外包給中國沈陽的承包商,然后自己整天在公司休閑娛樂,還因此成為*佳員工。 東窗事發,老板立馬讓Bob離職,還將此作為一則安全事故掛出來。客觀地講,Bob*致命的問題只有一點——不該欺騙。其他的,不論怎么看都是雙贏局面。他提交的代碼確實很完美,確實對得起薪水,不是嗎?如果我是老板,把所有軟件讓他外包,給他加薪都可以。 事實上,B0b的思維是很多職場人欠缺的。我們拿到一項任務,通常想的是:“我該怎么去實現呢?”而他想的是:“我有什么辦法能交出成果?” 這個“*佳員工”,名副其實。難道從早到晚不停地敲代碼的人才能被稱為*佳員工?難道每天“曬”加班的人才是*佳員工?難道忙得連晚飯都沒空吃的人才叫*佳員工?殊不知,職場中所謂“優秀”,不是比誰勞苦功高,而是比誰成果卓絕。 我們常常會產生錯覺:升職加薪后,工作量就應該增加。就像一開始那位女孩說的那樣,她升職后,一邊做著額外任務,一邊做著原先工作。但是,給你更多的薪水,是想讓你承擔更有價值的事情,而非把任務做加法,將工作全部疊壓在自己肩上。 我以前所在的公司有個項目經理,程序開發出身,自從轉型管理崗后,原本就經常加班的他,幾乎每天晚上10點才下班。永遠有做不完的事、開不完的會。有一回他實在憋不住爆發了,在群里一條接一條地發語音“吐槽”:自己一個人做了全組的事;領導的資源沒給到位,家人不理解……雜事一籮筐,還不如之前純粹寫代碼! 幾個朋友在群里分析了不到半小時,便發現原因:他太勤快、太有責任感了,什么事都自己做!因為擔心新來的員工接手工作會出現問題,他就代寫主模塊代碼;認為需求有不妥之處,他就拉著分析師修改方案;看到合作報價有瑕疵,他就熬夜查閱商務文檔,第二天主動要求一起去開溝通會。這是有能力的人常犯的毛病——總覺得別人沒自己干得好,工作交給別人不放心,事必躬親,*終把自己累得筋疲力盡。 電影《蜘蛛俠》里有句經典臺詞:“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只是,很多人在工作中把這句話默默曲解為:能力越大,工作量越大。從而陷在無盡的任務里,不可自拔。 不得不說,多數上班族骨子里以勤快為榮,以偷懶為恥。我這里說的“偷懶”,不是讓你當職場老油條,而是要頭腦勤快。勤于找到更快、更有效的解決方法。做到多快好省,使命必達。 我有位做IT運維的同事大元,入司**年的績效就是A+。他的加班時間不算多,甚至他在別人加班時就提早先走了。大元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呢?其他員工每天循規蹈矩地手動維護服務器,他卻把大量時間用在寫腳本、做自動化工具上。其中幾款小工具,還獲得部門及公司創新獎。人家花兩三個小時做的事情,大元半小時不到搞定了,而且還能自動獲取統計報表。 喬布斯說過一段話:“如果你很忙,除了你真的很重要以外,更可能的原因是:你很弱。”你沒有什么更好的事情去做,你生活太差不得不努力去彌補,或者你裝作很忙,讓自己顯得很重要。 我工作以來*忙的階段是前3年,崗位*低、價值*低,大量重復性手工操作讓自己不停忙碌,還不懂得對瑣事“say no”。你讓我現在談談當初具體做了什么,我甚至都會很迷茫:什么事都做了,但又什么事都沒做。真是應驗了“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懶惰”這句話。人啊,身體太忙碌,腦袋反而變懶惰。 對于“偷懶”的定義,我覺得用一句話形容比較貼切: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比如,你管理一家公司,根本沒必要鉆研每個崗位的技能,只要讓員工人盡其才就可以了。你想咨詢某個專業意見,相比熬夜埋頭翻資料,找位行業大咖進行一對一的咨詢是不是事半功倍?你想每周清理房間,上班很忙很累,找個鐘點工不比自己咬緊牙關去收拾要好很多嗎? 有人估計會說,這些都要花錢的吧?但實際上,人類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分工細化,不再需要你親自動手完成一切。在所有事情上自給自足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勤快,但實際上跟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黃牛無異。 ……
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作者簡介
臨公子,LinkedIn中國專欄作者、職場及財經平臺簽約作者、簡書經管類優秀作者。多篇原創文章被“洞見”“十點讀書”“36氪”“插座學院”“LinkedIn”等許多知名大號轉發,多篇文章全網閱讀量破千萬。 本職是一位IT產品經理,通過業余時間寫作與投資,成為傳媒公司合作人、獨立撰稿人,實現了職場彎道超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