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零售管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45265
- 條形碼:9787030645265 ; 978-7-03-06452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零售管理 內容簡介
本書在零售基本理論和經營實務知識的基礎上, 綜合了近年來國內外零售管理的*新理論和經營實踐, 緊扣中國當前零售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 闡述了零售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市場定位、商圈分析與選址、商品管理與采購、商品定價和促銷、零售顧客服務管理、零售安全管理和防損等核心知識內容, 并對零售企業品牌管理、零售盈利模式管理等前沿內容也進行了敘述。本書采用案例教學, 創新體例, 注重學生能力培養, 為讀者分析和理解零售企業管理的實際問題和熱點問題提供了指導。本書還配套有與全文內容相符的課程PPT及其它數字化資源, 可供師生信息化教學使用。
零售管理 目錄
**節 零售概述
一、零售的概念
二、零售活動的特點
三、零售商
四、零售業
第二節 現代零售業的發展歷程和理論
一、西方零售業發展的重大變革
二、零售業發展的相關理論
第三節 中國零售業的發展歷程及趨勢
一、中國零售業的發展歷程
二、中國零售業發展的未來趨勢
小結
復習思考題
自測題
第二章 零售業態及其演變
**節 零售業態概述
一、零售業態的概念和特征
二、零售業態的營銷策略組合
三、零售業態的分類
第二節 有店鋪零售業態的主要類型
一、百貨商店
二、超級市場
三、專業店
四、專賣店
五、便利店
六、購物中心
七、倉儲店
第三節 無店鋪零售業態的主要類型
一、無店鋪零售業態的定義
二、無店鋪零售業態的類型
第四節 零售業態的創新與發展
一、全渠道零售
二、新零售業態
小結
復習思考題
自測題
第三章 網絡零售
**節 網絡零售概述
一、網絡零售的含義及特征
二、網絡零售的類型
第二節 中國網絡消費者的類型與行為特征
一、中國網絡零售發展的推動因素
二、中國網絡消費者的類型
三、中國網絡消費者的行為特征
第三節 網絡零售對傳統零售的影響及整合
一、網絡零售對傳統零售的影響
二、網絡零售渠道與傳統零售渠道的沖突
三、網絡零售與傳統零售之間的協同發展
第四節 中國網絡零售的發展歷程
一、中國網絡零售的起源和發展
二、現階段中國主要的網絡零售商
小結
復習思考題
自測題
第四章 零售競爭戰略
**節 零售戰略概述
一、零售戰略的含義與特征
二、零售戰略的類型
三、零售戰略管理
第二節 零售競爭環境分析
一、宏觀環境分析
二、行業環境分析
三、內部環境分析
第三節 成本領先戰略
一、成本領先戰略及其優勢
二、成本領先戰略的誤區
第四節 差異化戰略
一、差異化戰略及其優勢
二、差異化戰略的實施
三、差異化戰略的誤區
第五節 目標集聚戰略
一、目標集聚戰略概述
二、目標集聚戰略的類型
三、目標集聚戰略的實施
小結
復習思考題
自測題
……
第五章 零售擴張戰略
第六章 零售商品管理
第七章 零售價格管理
第八章 零售促銷管理
第九章 零售服務管理
第十章 零售安全與防損
參考文獻
零售管理 節選
《零售管理》: 二、超級市場 在西方零售業的發展史中,超級市場的出現是零售業的第二次變革。尤其在超級市場引入連鎖經營的商業模式之后,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的經營方式促進了超級市場業態的高效率和規模化發展。同時,超級市場的出現,又豐富了連鎖經營管理的科學內涵。 (一)超級市場的定義 超級市場簡稱超市,是指實行開架自選和集中一次性付款的銷售方式,以銷售包裝食品、生鮮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為主,滿足顧客每日生活需求的零售業態,普遍實行連鎖經營方式的大型綜合性零售商場。超級市場*初經營的主要是各種食品,現在超級市場的產品結構越來越豐富,服裝鞋帽、日用雜貨、家電、五金工具、圖書等也已經占到相當大的比重。 (二)超級市場的分類 超級市場的業態模式各種各樣,絕大多數是以價格折扣為導向,這種導向是由超級市場經營的商品屬性和采取的連鎖經營方式決定的,即基本生活所需商品的屬性是低價格、高周轉,而連鎖經營的方式使其低價格的銷售成為可能。國外普遍將超級市場分為以下三個類型。 1.傳統食品超市 超級市場的前身是傳統食品超市,現在大多表現為普通超市或社區超市的形式,營業面積一般為200~500平方米,經營品類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其中,食品占全部商品的70%左右,但食品中生鮮食品的構成不足30%。它的功能集中了食品商店、雜貨商店、小百貨商店、糧店等傳統商店各自的單一功能,并使之綜合化,如聯華超市、華聯超市等。傳統食品超市的主要目標顧客是家庭主婦,它是傳統小商店的取代者,也是超級市場*原始的模式,由于傳統食品超市商品經營的綜合度不高,尤其無法綜合經營生鮮食品,無法真正滿足消費者一次性購足的需求,但是傳統食品超市具有離居民區近、購物便利的優勢,這是大型綜合超市及網絡零售所無法比擬的競爭優勢。 2.生鮮食品超市 生鮮食品超市,又稱生鮮超市或標準食品超市,其經營面積一般為500~2000平方米,生鮮食品超市*主要的特征是以經營生鮮食品為主,其營業面積的50%~70%用來銷售生鮮食品。生鮮食品超市實際是在傳統食品超市的基礎上,強化了生鮮食品的經營,為保證消費者基本生活用品的一次性購足創造了*初的、較為完整的條件。生鮮食品超市主要服務于周邊10~15分鐘路程的顧客,未來有可能取代傳統的菜市場,如永輝超市。由于生鮮食品超市規模不大、選址靈活,其經營的商品和民眾的“菜籃子”密切相關,也很好地契合了中國大多數家庭每天購買生鮮食品的習慣。因此,目前生鮮食品超市在中國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 3.大型綜合超市 大型綜合超市,又稱為大賣場,是跨國零售集團進入中國首選的超級市場形式。其經營面積一般為5000~20000平方米,大多數開設在交通便利的社區商業中心或城郊接合部。其主要服務于周邊10~30分鐘路程的顧客,以低價格和品種齊全對消費者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可以全方位地滿足消費者對基本生活必需品一次性購足的需要,如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等。低價格、低成本、低毛利是大型綜合超市的經營特色,它一般不經營高檔時尚商品,只銷售大眾日常消費品,因此市場競爭激烈但毛利水平不高。隨著我國私人轎車保有量的迅速提高,為保證足夠的消費客流,大型綜合超市對停車場的要求較高,需要配備與營業面積相適應的停車場。 隨著中國零售市場的不斷成熟,消費者需求出現了多層次的特征。為了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超級市場這一零售業態也在不斷細化,并衍生出精品超市、高端超市、折扣超市、便利超市等多種形式。 (三)超級市場的特征 超級市場具有以下特征, 1)超級市場以食品為經營重點,基本滿足食品購買者一次性購足的需求。 2)超級市場采取開架自選、自我服務、一次性結算的售貨方式。 3)超級市場在居民區、商業區或交通發達的郊區選址,以居民為主要銷售對象,10~30分鐘可以到達。 4)超級市場具備一定的規模,面積一般為200~20000平方米。 5)超級市場的商品結構以購買頻率高的大眾化商品為主。 6)超級市場的營業時間較長,有一定面積的停車場。 (四)超級市場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家超級市場——廣州友誼商店超市誕生于1981年4月,坐落在廣州友誼商店附近,占地270平方米,出口處設有3臺收銀機。隨后,北京、上海等地也出現了超級市場。彼時**批的超市還不叫“超市”,而稱為“自選商場”。1990年12月,中國**家連鎖超市——美佳超級市場的**家門店在廣東東莞的虎門鎮開業,到1996年年底,其門店總數達到40個。1991年9月,上海聯華超市商業公司開設了上海**家真正意義上的超級市場,到1996年年底,其門店總數達到108個。1992年1月,北京希福連鎖超市的6家門店同時在北京開業,奠定了北京超市行業發展的基礎。1999年,上海聯華超市銷售額超過上海**百貨公司,名列中國零售企業榜首。 ……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