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精裝典藏版)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精裝典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86840
- 條形碼:9787517086840 ; 978-7-5170-868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精裝典藏版)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精裝典藏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我們都是群體行為的盲從者 ●精裝典藏版,未刪節全譯本。 ●被翻譯成20余種語言,入選改變世界的20本書 ●群體心理學的奠基之作。 ●《烏合之眾》分析了群體心理的本質,涉及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政治學等方方面面。 ●《烏合之眾》深刻影響了全球政治家、企業家等各行各業精英領袖。
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精裝典藏版)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精裝典藏版) 內容簡介
《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是群體心理學的奠基之作,被譽為"改變世界的20本書"之一。書中極為精致地描述了集體心態,考察了群體的特殊心理與思維方式,尤其對個體與群體的迥異心理進行了精辟分析。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發揮了巨大影響。深刻影響了弗洛伊德、榮格、托克維爾、梁啟超、周作人等學者,和羅斯福、丘吉爾、戴高樂、希特勒等政治人物。其觀點新穎,語言生動,是群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佳作。
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精裝典藏版)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精裝典藏版) 目錄
導??論??群體心理特征
**卷 群體心理的普遍特征
**章 群體的普遍特征?? / 017
第二章 群體的感情觀和道德觀?? / 039
第三章 群體的觀念、推理與想象力?? / 083
第二卷 群體的觀點和信念
**章 群體觀點和信念中的間接因素?? / 107
第二章 群體信仰和觀點中的直接因素?? / 129
第三章 群體的從眾與領袖的說服手法?? / 147
第四章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的變化范圍?? / 181
第三卷 不同群體的類型與其特點
**章 群體的分類?? / 197
第二章 犯罪群體?? / 205
第三章 刑事陪審團?? / 215
第四章 選民群體?? / 225
第五章 議??會?? / 237
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精裝典藏版)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精裝典藏版) 節選
那些過去被奉為圭臬的教條,其權威在現在似乎遭到了極大的挑戰,我們曾經一度認為,物質是永恒存在的,但*近的科學研究發現,所有物質不過是短暫的簡單組合。學界對重大歷史事件的研究,似乎完善到了極點,難以再進行什么創新了。但那些關于法國大革命的所有著述,依然令我們如癡如醉、愛不釋手——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文明發展的進程難道每次都必須以血流成河的暴力沖突形式的革舊舉新來推進,而不能和平解決?要讓這一問題渙然冰釋,我們只有借助現代心理學的方法來回顧歷史;群體心理與理性個人的心理特征迥然不同,而群體心理特征也會因不同的群體而有所差異。 每個種族都會因個人的遺傳因素而擁有一定的共同心理特征,毋庸置疑,這個種族的氣質也因此而生。但這并不意味著,同一種族的人所構成的群體心理特征能和種族的共同心理特征保持一致。如果一個新群體是由民族中那些目的性強的部分人聚集而成的,那么,這個群體必然會在原有種族心理特征的基礎上滋生新的心理特征。 在所有的種族中,生活中的有組織群體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更是重中之重。這個時代的主要特性之一便是:集體無意識行為取代了個人有意識行為。 我對各種群體問題的考察方式有一定程度的不同,但都是純粹以科學的方式進行的,不受各種意見、理論和教條左右——這是發現某些真理的唯一方法。由于只是全心致力于探究一種現象背后的原因,而這些探究會傷害到某些人的利益,但這并不在我的考慮范圍之內。 著名的思想家高布利特·德·阿爾維耶拉先生曾經表示,由于他的結論與眾不同,所以他不屬于任何當代學派,畢竟這些學派的結論都或多或少地有著各種各樣的謬誤。因為不希望自己受某個學派的影響,帶著偏見和先入為主的立場看待各種事物,所以他坦言自己不屬于任何學派。希望這本新書也可以像阿爾維耶拉先生那樣,既不被歸于某個學說體系又有自己獨到的認知。 為什么阿爾維耶拉先生會認為我的結論乍看會讓人難以接受?我想我有必要做個解釋。例如,為什么我會認為群體智能低下,即使群體成員博學多才,智能也極端低劣;盡管如此,我卻又肯定地斷言,雖然群體成員卓越抑或群體成員平庸,但如果想干涉或取代這些群體,仍將威脅我們現有的社會呢。 這是因為,所有的歷史都不約而同地證明:社會組織如同一切生命有機體那樣龐雜繁復,我們至今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人為地強迫社會組織一夜驟變。然而大自然的不可抗力卻往往借助那些比革命還要血腥的手段去成功改變這些社會組織。不言而喻,相對社會而言,無論引導諸多變革的理論多么完美,志向多么遠大,都無法平衡熱衷于重大改革而帶來的危險性和致命性,它們就如同魔鬼煉獄。只有改變種族特質的變革才是王道,但是,只有時間才真正擁有這種改變種族特質的力量。人人都會受種族內的各種思想、性情和習慣所左右,我們的本性在潛移默化中已經負載了太多種族中的共同物質,種種制度和法律就是我們性格和價值觀的外在體現。然而又有多少人意識到:這些制度和法律,它們僅僅是我們性格中的產物,又怎么可能依賴它們改變我們的性格? 研究產生這些現象的民族對研究社會現象的意義重大,當我們研究某種社會現象的時候,必須意識到要分清先后、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考察的必要性。 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發現:純粹理性的真理往往與實踐理性的經驗截然相反。這個認識幾乎可以適用于任何領域,包括自然科學領域在內。倘若從絕對真理的角度分析:無論是一個立方體還是一個圓,它們都是根據相關公式做了嚴格定義的固定幾何形狀;假若從感官印象的角度分析,那么這些幾何圖形就會十分不同;從透視的角度分析,立方體就可以變成錐形或方形,圓可以變成橢圓或直線。當然考察這些真正的形狀,自然是遠比考察它們所呈現出來的虛幻形狀更為重要。因為它們,且也只有它們,是我們可以看到并且能用攝影、繪畫技術來再現的形狀。生活中,更多時候,確實是不可見的事物比可見的事物包含更多的真理。假如我們只是簡單地根據事物的幾何形狀來判斷它們的存在形式,那么這種間接性認識,就極有可能導致我們對自然產生誤解,使我們更難認識這些事物固有的真實狀態。試想,如果人人都只能復制和翻拍事物,卻不能親自體驗的話,我們對事物形態的正確認知還會存在嗎?而事物形態的抽象知識假如只是掌握在少數知識分子中,它的存在又有什么價值呢? 懇請那些致力于研究社會現象的學者,都能時刻共勉一條真理:相對文明的誕生和繁榮而言,我們不僅需要關心社會現象的理論價值,更值得我們重視的是社會現象的實踐價值,事實上也只有實踐價值*有意義。為了更好地保持理性的審慎,避免妄下結論,我們在考察每個現象背后的*初邏輯時,務必要重視這條真理。 其次,在社會現象紛繁復雜的境況下,要想全盤掌握或預見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關結果是完全不現實的。眾所周知,現象的背后都會隱藏著若干未知的緣由。由于這種超過我們分析范圍的意志,或許正是這些巨大的無意識意志頻繁催生了這種種可見的社會現象。相對波浪般的可見和可感知現象而言,這種無意識無疑會被看作容納百川的海洋。這樣看來,可見現象無非就是我們無意識般的海洋深處水流湍急的表象。介于群體大多數行為在精神上的獨特、低劣,少數行為受神秘力量支配的現象,使得大家眾說紛紜,是命運,是自然還是天意?更有甚者,法國人稱之為幽靈的聲音。事實證明,我們無法忽視它的威力,雖然目前尚不了解這種力量的本質。 每個民族的內心深處,似乎都會被一種持久的、不可思議的力量所支配。就好比語言,世間還有什么事物能比它更復雜、更有邏輯、更精妙呢?但對這種組織程度紛繁復雜且完美無瑕的產物而言,除了人類無意識中潛藏的天賦可以創造它,還能有什么智慧可以奇跡般地創造它呢?即便是博學多才的學者和相對權威的語言學家,他們也僅僅是找出相關語言的規律和章法,至于創造,那是遙遙無期的事情。即使是思想——諸如那些偉人的思想,誰又敢肯定它們完全是有意識的產物?表面上,是單個腦袋萌發這些思想,退一步講,如果沒有人類無意識的天賦提供的思考能力和社會提供的思考素材,這些思想又怎能健康萌發、存活?
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精裝典藏版)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精裝典藏版) 作者簡介
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 1841-1931) 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被后人譽為"群體社會的馬基雅維利"。勒龐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寫下了一系列社會心理學著作,如《各民族進化的心理學規律》《法國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學》《戰爭心理學》等。其中以《烏合之眾》(Psychologie des foules)最為著名,被翻譯成近20種語言,至今仍在學術界有廣泛影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