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東北流亡文學作家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356479
- 條形碼:9787531356479 ; 978-7-5313-564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北流亡文學作家論 本書特色
張福貴主編的《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是中國首部全面系統整理中國現代時期東北流亡文學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圖書,分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冊。叢書翔實而清晰地呈現了東北流亡文學的面貌和脈絡,客觀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國當代東北流亡文學研究的*前沿、*具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叢書通過流亡文學作品、史料及研究成果,使讀者具體而形象地了解和感知那一特殊歷史時期下廣大民眾尤其是底層民眾的生命圖景。
東北流亡文學作家論 內容簡介
滕貞甫編選的《東北流亡文學作家論》是張福貴主編的《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研究卷中的一部。《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是中國首部全面系統整理中國現代時期東北流亡文學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圖書,分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冊。叢書翔實而清晰地呈現了東北流亡文學的面貌和脈絡。《東北流亡文學作家論》收入了高海濤的《風中的蕭軍》、劉兆林的《永遠三十一歲的前輩》、薛濤的《端木蕻良:他是大地的孩子》、韓春燕的《白朗:俯首蒼莽桑梓地,筆走風云半世驚》、周建新的《倔強與執著》等12篇深入研究東北流亡作家的研究文章。12位作者從不同角度系統分析了以蕭紅、蕭軍、端木蕻良、穆木天、羅烽、白朗、舒群、駱賓基等為代表的東北流亡作家的創作成果以及取得的成就,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史料價值。
東北流亡文學作家論 目錄
穆木天:隱秘的在場者 賀穎 / 001
風中的蕭軍 高海濤 / 026
閱讀羅烽 張翠 / 035
現代詩學理想與蕭紅的跨文體寫作 吳玉杰 / 047
永遠三十一歲的前輩 劉兆林 / 086
白朗:俯首蒼茫桑梓地 筆走風云半世驚 韓春燕 / 100
文事滄桑 百年端木 張英 / 109
端木蕻良:他是大地的孩子 薛濤 / 128
人民的作家,舒群 王科 / 136
倔強與執著 周建新 / 152
駱賓基的小說世界 謝淑玲 / 161
與我們對他的景仰一道不朽 劉嘉陵 / 194
東北流亡文學作家論 節選
“東北流亡作家”以一個飽含美學意義的特有名詞,享譽現當代中外文壇;以“*早投身抗戰文學的一個群體”,昭示一種不容現代文學史忽視的客觀存在;以文學與時代的雙重審美,成就了近一個世紀經典的文學傳統,這支形成于20世紀30年代的特別的作家群體,在民族危亡之際以筆為旗揮領人民、以文為劍守家衛國的歷程,已然成為歷史上熾灼的光榮與夢想,而穆木天作為東北流亡作家重要的代表人物,無疑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令人慰藉的精神豐碑。作為今天任何生于斯長于斯寫于斯的東北作者,東北流亡作家所賦予后人的,已然不僅僅是曾經客觀發生的一切,而是一種更為神秘的、近乎血脈深處的疼痛與沖撞、安謐與流轉,是仿佛更深刻的一種秘密召喚。也許只因為身體里流動著一樣的北方的血,也唯有如此,才得以于東北流亡作家的浩浩作品中,獲取寶貴的閱讀與審美體驗。 東北流亡作家指的是九一八事變之后,一群從東北流亡到關內的文學青年在左翼文學運動推動下共同自發地開始文學創作的群體。他們的作品反映了處于日寇鐵蹄下的東北人民的悲慘遭遇,表達了對侵略者的仇恨、對父老鄉親的懷念及早日收回國土的強烈愿望。其作品具有粗獷宏大的風格,寫出了東北的風俗民情,顯示了濃郁的地方色彩,呈現了東北大野上的深沉熱烈的愛恨情仇。提到東北流亡作家,大家都會想到蕭軍、蕭紅、端木蕻良等幾位代表人物,而有一個名字絕不該被輕視或遺忘,因為他稱得上這一群體的**人、東北流亡作家的文化先驅與革命勇士:穆木天。 穆木天是中國新文學史上毋庸置疑的*有影響力的中國象征派詩歌理論的奠基者、革命詩歌運動的先驅者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翻譯家和教育家。穆木天1900年3月26日生于吉林省伊通縣靠山鎮護山村的一個富足家庭,原名穆敬熙。在他祖父的時代,穆家是縣里數一數二的富戶,后來后人不著正務,導致家境黯淡敗落。他們這一支,幸有親人鄰里幫襯,得以再次把家業興盛起來。正是從這時候起,得益于較好的生活境遇,穆木天開始了彌足珍貴的啟蒙教育。1909年他入讀私塾開始學習,他年紀小,卻仿佛知曉自己的使命,格外用功研讀,1914年畢業于伊通縣立**小學,1915年入吉林省立中學,后轉入天津南開中學,并于1916年加入由周恩來發起成立的“敬業樂群會”,做了該會學報的編輯。1919年他留學日本,入東京**高等學校特別預科,次年在《新潮》第3卷第1期上發表處女作《薔薇花》。1921年在京都參加進步文學團體“創造社”,成為發起人之一。1923年4月,穆木天以優異成績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攻讀法國文學,這也是他日后成為象征主義詩人的藝術啟蒙。1921年他開始詩歌創作,早期詩風深受法國象征派影響。象征主義肇始于19世紀的法國,其理論和創作對我國新詩的產生和發展有極大影響。被中國學者公認為象征主義鼻祖的波德萊爾,更是在頹廢的情感基調、應和的詩歌理論,以及現代的詩歌題材等方面對中國現代新詩的創作與研究產生很深刻的影響。中國詩歌的象征詩派內部顯然有著更為豐富多元化的結構,不一致性是其始終存在的內在符號之一。波德萊爾作為法國象征主義的創始人之一,作為其理論的創建者,對20世紀初中國詩壇的象征主義詩歌創作有重大影響。穆木天留學日本期間學習法國文學,對法國象征主義有著自己獨特深入的認知,其詩歌創作和理論成就,都對中國現代新詩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研究可能。其間他熟讀法國象征派詩歌及英國唯美派王爾德的作品,并翻譯出版了王爾德的《自私的巨人》《王爾德童話》等譯著,創作了《水聲》《雨后》《雨絲》《蒼白的鐘聲》等極具象征主義特質的詩歌作品,受法國象征派詩歌影響,他的詩歌格外注重律動與內容、情調的統一,基調憂郁而感傷。關于象征主義,他提出了“純粹詩歌”的概念,他認為詩應該運用一種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來表現自己微妙復雜的內心世界,直至作者幽暗的潛意識深處,從而傳遞出對外部世界的繁復認知。這一點在他1926年1月《譚詩——寄沫若的一封信》中,他的表述*為清晰而堅定,他堅持“詩不是說明的,詩是表現的”“詩的世界是潛在意識的世界,詩是要有大的暗示性”等觀點,也因此奠定了他的中國象征主義代表詩人,以及象征主義詩歌理論奠基人之一的地位。 …………
東北流亡文學作家論 作者簡介
滕貞甫,男,生于1963年,山東即墨人。筆名老藤。畢業于黑河師專中文系和哈爾濱師范大學,畢業后分配到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工作,曾任市委組織員辦公室主任、市委辦公室主任,遼寧省凌源市副市長,大連市旅順口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區紀委書記等職,現為遼寧省作家協會主席。1983年開始發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小說集《大水》《無雨遼西》,長篇小說《戰國紅》《刀兵過》《櫻花之旅》《鼓掌》,文化隨筆集《儒學筆記》等。短篇小說《遠東第一犬》獲首屆東北文學獎,中篇小說《黑畫眉》獲第九屆《小說選刊》年度大獎等。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