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樂道文庫什么是概念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8392
- 條形碼:9787108068392 ; 978-7-108-0683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樂道文庫什么是概念史 本書特色
這是學問意義變化的時代,這是學術見解紛歧的時代。如果你想了解某一門學問,這是你的書架;如果你想進入某一學門,這是你的向導;如果你想分享某一學門的心得,這是你的園地;如果你想成為無恒產而有恒心的樂道之人,這是你的文庫。這里有所在學科的基本規訓,卻不僅意在普及,更希望有所提高,給讀者開拓一片專業的想象空間。 ——羅志田 二十世紀是一個高度專科化的時代,人文學也不例外,“樂道文庫”可以幫助人們把握各門學問的旨趣,并進而“酤美酒,自斟酌”。 ——王汎森
樂道文庫什么是概念史 內容簡介
歷史沉淀于特定概念并憑借概念成為歷史。沒有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中心概念,便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歷史觀。概念史查考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及其發展變化,亦即概念的延續、變化和新意,發現并闡明概念在過去與現在之間的差別及其起源和成因。歷史基本概念不僅是社會和歷史發展的“表征”,也是能夠直接影響歷史變化的“因素”。談論概念史,向來首推德國。作為歷史語義研究的一個范式,概念史率先在德國登上學術寶座并獲得靠前聲譽。它在德國的確立、成就和深入研究,靠前于其他國家,對當今世界的相關研究具有借鑒意義。本書介紹和探討的概念史理論設想、具體實踐和發展變化,主要依托于德國經驗。概念史在史學研究中的目的是,借助概念理解歷史。
樂道文庫什么是概念史 目錄
序
導論
一、 狄德羅之思: 語言意識與概念的歷史性
二、 “概念史”詞源與原初理念
三、 概念史的發端和早期人物
四、 德、英、法各行其是
五、 歷史語義學與概念史
六、 德國概念史理論與實踐
七、 歷史沉淀于特定概念
八、 “語言論轉向”的不同取向
九、 繼往開來: 概念史的世界之旅
**編
**章 哲學概念史
一、 哲學概念史的先驅: 從弗雷格、倭鏗到三部哲學辭書
二、 羅特哈克爾的文化哲學及其概念史主張
三、 尼采和海德格爾的概念說: 從當前解釋歷史
四、 伽達默爾——作為概念史的哲學
五、 言語行為、語用及意義,或維特根斯坦的影響
第二章 史學概念史與社會學視野
一、 傳統觀念史的式微
二、 韋伯——概念史研究的前史?
三、 曼海姆知識社會學的“歷史意義分析”
四、 設置概念的施米特,或“法學概念社會學”
五、 年鑒學派的心態史研究
六、 心態史與《法國政治/社會基本概念工具書(1680—1820)》
七、 克布納的“現代性歷史語義學”
八、 布魯納-康策-科塞雷克與《歷史基本概念》的緣起和發展
第三章 科塞雷克的概念史理論和實踐
一、 “概念史”招牌: 通過語言生成意義
二、 “鞍型期”與概念史
三、 概念史與社會史
四、 “復合單數”“不同時的同時性”與現代概念的“四化”
五、 經驗和期待的聯動,表征和因素的并行
六、 詞語與概念之辨,語用和語境中的含義
第二編
第四章 福柯的知識考古: 話語之外無他物
一、 書寫問題化的歷史,或話語考古與觀念史的對壘
二、 福柯的譜系說與起源分析
三、 話語分析與文化研究領域的概念史
四、 話語與話語的分歧,概念與話語的隔閡
第五章 英美觀念史與劍橋學派的政治思想研究
一、 洛夫喬伊的觀念史及“觀念單元”
二、 波考克對政治思想的語言考察
三、 斯金納的“意識形態”研究: 言語行為、語境及修辭
四、 斯金納批判以及他對概念史的抵觸
第六章 作為社會理論的威廉斯“關鍵詞”研究
一、 “文化與社會”研究模式與“關鍵詞”
二、 《關鍵詞》的立意與實績之間的距離
三、 斯金納的批評: 概念、語境與意義
四、 過時的《關鍵詞》,時髦的“關鍵詞”
第三編
第七章 概念史的新近發展與國際影響
一、 “隱喻學”難題,或概念史的再出發
二、 對20世紀基本概念的思考方案
三、 概念史的國際化: 發展與現狀
四、 概念史在東亞: 中國成就簡覽
第八章 世界,東亞,中國: 問題與展望
一、 漢語概念現代化與東亞“比較概念史”
二、 問題與未來
主要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樂道文庫什么是概念史 作者簡介
方維規,1957年出生于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本科畢業留校任教,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中德聯合培養研究生。1986年至2006年在德國學習和工作, 獲哲學博士學位和德國教授學位,先后在特里爾大學、哥廷根大學、埃爾蘭根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2006年至今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文藝學研究中心研究員。2012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從事中西比較詩學、比較文學、概念史、文學社會學、海外漢學研究。德文專著五部,中文專著六部,英文專著、編著各一部,中文編著五種,譯作四部(中譯德,德譯中),論文百余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