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大津巴布韋學術史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0229
- 條形碼:9787542670229 ; 978-7-5426-702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津巴布韋學術史論 本書特色
本書聚焦在非洲歷史和非洲歷史研究中均占重要地位的大津巴布韋問題,通過對該問題進性系統而深入的辨析,以一具體個例呈現了非洲歷史的復雜和非洲歷史研究的任重道遠。 本書力圖推動一部分對非洲感興趣的人們進一步深入認知非洲,也希冀能為中非關系長期發展提供微薄的基礎知識支持。
大津巴布韋學術史論 內容簡介
本書對大津巴布韋的“發現”、早期探索、考古研究、歷史構建進行了梳理和分析, 對與大津巴布韋相關的“含米特論”觀點、對南部非洲其他與大津巴布韋類似的石建文明遺產及相關研究情況進行了介紹和論述, 系統而全面地梳理并評價了以大津巴布韋為代表的南部非洲石建文明以及相關的研究發展。
大津巴布韋學術史論 目錄
一、“津巴布韋”的幾種含義
二、尋訪大津巴布韋
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說法和做法
四、大津巴布韋學術史探索的源起
第二章 大津巴布韋的“發現”與早期探索
一、16世紀葡萄牙人關于石建的記錄
二、19世紀英國人關于石建的記錄
三、毛赫“發現”大津巴布韋
四、塞盧斯的考察與推論
五、本特的考察與研究
六、威洛比的考察與研究
七、霍爾的考察與研究
八、早期其他人的考察與研究
九、早期探索的局限
第三章 圍繞大津巴布韋的考古研究
一、蘭道爾一麥基弗的考古研究
二、霍爾對蘭道爾一麥基弗的抨擊
三、卡頓一湯普森的考古研究
四、羅賓遜、薩默斯與維提的考古研究
五、21世紀初的考古研究
第四章 圍繞大津巴布韋的歷史構建
一、薩默斯對大津巴布韋歷史的構建
二、加雷克對大津巴布韋歷史的構建
三、比奇的“紹納人大津巴布韋體系”
四、穆登奇的“大津巴布韋莫諾莫塔帕體系”
五、胡夫曼的認知考古學解釋
六、皮吉拉伊的“南贊比西國家體系”
七、津巴布韋共和國的官方史學
八、魏舒霍夫的“莫諾莫塔帕一津巴布韋文化”
九、奇里庫雷的生產一流通一消費體系構建
第五章 揮之不去的“含米特論
一、弗萊徹的”神念“演繹
二、懷恩賴特的”加拉人說“
三、達特的”多重外來影響論“
四、布魯威爾的”腓尼基人說
五、穆蘭的“阿拉伯人說”
六、蓋爾的《津巴布韋文明的起源》
七、馬洛斯的“奴隸圈禁論”
八、帕菲特的“猶太一倫巴人說”
……
第六章 超越大津巴布韋
第七章 大津巴布韋學術史的啟示:非洲史研究的初級階段
大津巴布韋學術史論 節選
《大津巴布韋學術史論》: 在具體的行文中,霍爾時不時脫開學術爭論的范疇,進行一些與嚴肅的研究無關的抨擊。比如,霍爾稱,蘭道爾一麥基弗作為一個外來者,到羅得西亞不久就拋出一個“聳人聽聞”的結論,做結論的姿態也非常武斷。而且,蘭道爾一麥基弗的結論實際上視南部非洲的相關白人學者如無物。南部非洲白人中不是沒有考古學家,不是沒有歷史學家,為什么大家都認同“含米特論”,然后一個從英國來的蘭道爾一麥基弗就說“含米特論”不對呢?那不就是說南部非洲的白人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等都是錯的嗎?霍爾的這種做法可以說是很不地道的,實際上就是要造勢,把蘭道爾一麥基弗置于整個南部非洲白人群體的對立面。 當然,霍爾也還是會進行學術的分析,畢竟,他仍然自信自己的學術能力。霍爾考察了葡萄牙人等的一些資料,認為土著無論是采金意愿還是采金能力都不強,因此土著不可能采出很多的黃金,而東非沿海在古代的黃金出口量卻是很可觀的,因此就東南非內陸采金而言,肯定有外來因素介入;此外,就財富來說,黑人更看重牛而非黃金,其中一個表現是黑人相對來說較少用黃金做裝飾品;葡萄牙人到來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在經濟和貿易上并無多少建樹,采金業在葡萄牙人手上也無可觀之處;根據羅得西亞白人當局礦業專家的考察,可以在一些被遺棄的礦坑發現曾使用較高采礦技術和工具的痕跡,而正如前所說,黑人和葡萄牙人在這方面的能力都不突出。綜上來說,大津巴布韋所代表的以黃金為基礎的繁榮強大應該是古代某群外來人創造的——而這里所謂的古代,霍爾認為應該是在公元915年之前。 霍爾羅列了一些相關的口頭傳說,發現了一些他認為非常重要的線索:16世紀初時,“摩爾人”跟葡萄牙人提起大津巴布韋,并說它非常古老;土著中沒有提到關于石建建造者的口述資料,甚至連石建本身也提得很少。因此,石建應該是在比較早的年代由非土著建造的。 霍爾認為蘭道爾一麥基弗只是一個考古學家,他所做的研究和結論主要是考古的,而單純的考古并不能解決大津巴布韋問題;霍爾反對蘭道爾一麥基弗的石建建造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自然演進”的假設,因為如果說大津巴布韋是代表了某種文明的高峰,那為何18、19世紀白人所見的黑人是如此野蠻、落后和不堪呢?而且,考古調查也發現,大津巴布韋的石墻有的年代較早,有的年代較晚,其中年代較晚的多為黑人重建,而他們重建的水平可以說非常粗糙,有些完全是胡亂堆砌,遠不及年代較早的部分——這似乎是由高級墮落到低級了。霍爾認為,可以很自然地提出一個“含米特論”的假設,那就是黑人各方面的水平一直都比較低下,大津巴布韋代表的高水平只不過是某個特定時段下外來影響的結果。 霍爾批評蘭道爾一麥基弗認為尼揚加遺址年代較早、大津巴布韋可能是尼揚加文化的一個進化發展的觀點,他從石建形制、石建關聯的生產生活、遺物等方面進行對比,強調尚沒有證據表明尼揚加和大津巴布韋之間存在有機的聯系;霍爾批評蘭道爾一麥基弗的以外來貿易商品來定大津巴布韋年代的做法,認為在大津巴布韋發現在年代上屬于中世紀的物品并不一定就代表大津巴布韋是中世紀建的;霍爾認為,如果承認大津巴布韋是外來人群建造的,則還要考慮,外來人群不是一來就開始建大津巴布韋,應該是過了一段時間后才開始建,而且建造本身應該也要花一定長的時間。因此,如果從外來人群開始進入算起,則年代還要更早;霍爾批評蘭道爾一麥基弗的“石建不過是茅屋的轉化”的觀點,稱黑人的茅屋式樣并不固定,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里,沒有任何可以被類型化的茅屋,所以說按照茅屋的形制建造石建是不可靠的,因為這其實是在按一個不固定的模型建一個固定的東西。 ……
大津巴布韋學術史論 作者簡介
劉偉才,歷史學博士,上海師范大學世界史系副教授、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非洲經濟評論》編輯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非洲經濟史、南部非洲史。曾在贊比亞大學學習,長期關注南部非洲,多次赴津巴布韋等南部非洲國家調研。著有《20世紀非洲經濟史》(第二作者)、《非行者言:19世紀英國人非洲行屠記錄的史料價值及其利用》,譯有《塞西爾-羅得斯傳》等,發表論文多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