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解析瓦爾特·本雅明《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661249
- 條形碼:9787544661249 ; 978-7-5446-612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解析瓦爾特·本雅明《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 本書特色
劍橋大學前校長布羅爾斯教校英國前教育大臣克拉克,"PISA之父" 施萊耿爾等傾情推薦! 本從書批判性思維“PACIER模式”與劍橋大學合作開發,全面培養讀者六種批判性思維技能。
解析瓦爾特·本雅明《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 內容簡介
傳統藝術批評理論將藝術作品視為永恒不變的神秘之物。《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旨在駁斥這一觀點。在本雅明看來,倘若人們無法自主觀賞或觸摸某件藝術作品,那么它便成為被動的沉思對象和潛在的壓迫工具。他認為,技術已徹底改變藝術的感知方式。在機械復制時代,藝術擁有開放的闡釋空間,亦能夠廣泛傳播普及,因而具備動員大眾的潛力,以實現革命目的。雖然乍看之下,本雅明論述的是技術可復制性對藝術產生的影響,其實也是在探討藝術變革引發的更為深遠的政治后果。
解析瓦爾特·本雅明《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 目錄
【目錄】
引言
瓦爾特·本雅明其人
《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的主要內容
《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的學術價值
**部分:學術淵源
1.作者生平與歷史背景
2.學術背景
3.主導命題
4.作者貢獻
第二部分:學術思想
5.思想主脈
6.思想支脈
7.歷史成就
8.著作地位
第三部分:學術影響
9.*初反響
10.后續爭議
11.當代印跡
12.未來展望
術語表
人名表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