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生命進化論生命進化史2:從陸地到天空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45132
- 條形碼:9787229145132 ; 978-7-229-14513-2
- 裝幀:128g啞粉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命進化論生命進化史2:從陸地到天空 本書特色
6次生物大滅絕,9次進化飛躍,呈現生命40億年演化全過程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十年精心打磨原創科普佳作舒德干、陳駿、康樂、殷鴻福四位中科院院士權威推薦中國地質學會推薦☆6次生物大滅絕,9次進化飛躍,呈現生命40億年演化全過程☆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十年精心打磨原創科普佳作☆舒德干、陳駿、康樂、殷鴻福四位中科院院士權威推薦☆中國地質學會推薦★一本滿足你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原創科普作品宇宙誕生138億年,地球生命誕生也已經40億年,而人類自己的歷史不過幾百萬年。在這以“億年”來衡量的漫長時間里,生命從無到有,經歷6次生物大滅絕,9次進化飛躍才成就了今天地球生命的繁盛。 5.41 億年前,**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拉開了脊椎動物進化的序幕。5.3億年前,地球上脊椎動物的始祖昆明魚(或海口魚)出現。長出脊椎,有頭腦和眼睛,這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次巨大飛躍。 4.4億年前,第二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拉開了魚類大繁盛的序幕。4.23億年前,**個有頜骨的脊椎動物初始全頜魚出現,此后所有脊椎動物的“嘴巴”都是由它的頜骨演變而來。長出頜骨,主動捕食,這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第二次巨大飛躍。 3.77 億年前,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拉開了陸生脊椎動物進化的序幕。3.6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個有肺的四足陸生脊椎動物——魚石螈。長出四足,爬行登陸,這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第三次巨大飛躍。 3.06 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個產羊膜卵的爬行動物林蜥(或始祖單弓獸),從此脊椎動物才能徹底離開水征服陸地。產羊膜卵,征服陸地,這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第四次巨大飛躍。 2.51 億年前,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拉開了恐龍進化的序幕。2.34 億年前,地球上誕生了目前已發現*原始的恐龍——始盜龍。真爬行動物向恐龍的演變,進化出可以垂直站立的四肢,不再匍匐前行,后肢不僅可以直立行走,還可以快速奔跑,而上肢主要用來捕食,這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第五次巨大飛躍。 2 億年前,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拉開了恐龍繁盛的序幕。1.9億年前出現了大型的四足直立行走的蜥腳類恐龍;1.45億—1.25億年前出現了長有不對稱羽毛、可以飛翔的恒溫動物——始祖鳥和熱河鳥。恒溫長羽,可以飛行,這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第六次巨大飛躍。 6500萬年前,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拉開了哺乳動物大繁盛和靈長類進化的序幕。恐龍、翼龍、蛇頸龍和滄龍滅絕,為哺乳動物爆發式多樣化繁衍創造了條件。長毛恒溫,胎生哺乳,如*早 1.6 億年前的中華侏羅獸、始祖獸,這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第七次巨大飛躍。 大約在440萬年前,地猿進化出地猿始祖種,這是**個可以兩足站立,直立行走的古猿,也稱拉密達古猿。兩足站立,直立行走,這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第八次巨大飛躍。 390 萬年前,地猿始祖種進化出阿法南方古猿,然后進化出能人,能人又進化出匠人。 匠人已開始褪去體毛,并學會用火,這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第九次巨大飛躍。 200萬年前,匠人**次走出非洲,后來滅絕;80萬年前匠人進化出的海德堡人第二次走出非洲,首先到了歐洲和西亞,生活在歐洲的海德堡人在40萬年前進化出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30萬年前仍生活在非洲的海德堡人進化出晚期智人,約在16萬年前(或5萬年前),第三次走出非洲,先后到達歐洲、亞洲,消滅了生活于當地的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終擴展到全世界,開啟了人類文明。 “生命進化史”三部曲從宇宙大爆炸,氫、氧、碳、氮等元素產生,生命起源假說開始,一直到智人走出非洲開啟人類文明,內容結合天文學、地學、生物學等,全面梳理了地球生命40億年演化的大脈絡。從物質產生,到生命起源,再到多細胞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人類,講清楚進化的每一個重要環節,搭建起完整的生命進化知識體系。 如果你是對生命進化充滿好奇的寶寶,這套《生命進化史》無意會滿足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什么樣的物質才能被稱為生命?地球上*早的生命是什么?什么樣的爬行動物才是恐龍,恐龍如何分類?恐龍真的能像電影《侏羅紀公園》里那樣通過克隆技術復活嗎?鯨魚是如何從陸生哺乳動物古偶蹄獸經過1000多萬年進化成現在的樣子?為什么古生物從出現到演化至今,一直都是四肢動物?為什么大多數動物身體結構是對稱的?人類起源至今,哪些方面在進步,哪些方面在退步?現代人為什么都攜帶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你想到的和你想不到的生命進化問題,都可以從書中找到答案。 ★600多種神奇古生物,1500余幅精美古生物化石及復原圖本書精選在生命進化史上具有重要進化意義的神奇古生物600多種,隨文配有1500余幅古生物化石圖片,以及精美古生物復原圖。這些圖片生動展示了各種各樣的古生物,除了它們的長相、體型特征,還有它們如何捕獵、遷徙等。絕大部分圖片配有詳細的圖說,簡直是一套生命進化百科全書。 ★隨書贈送精美“脊椎動物進化示意圖”和“地球生命進化歷程”折頁“脊椎動物進化示意圖”是作者在十多年研究基礎上精心繪制而成,清晰地展現了脊椎動物幾十億年里進化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進化環節都配有代表性的物種,全面展示了脊椎動物從海洋到陸地,從陸地到天空的演化過程。 這部《生命進化史》內容豐厚,知識系統,涵蓋了自然科學的方方面面,將19世紀的三大發現 、20世紀的兩大理論和四大模型悉數囊括。“演化”之內涵貫穿始末,將宇宙的演化與生命的演化融為一體,把宇宙學、地質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與生命科學有機結合,以演化為脈絡,邏輯關系清晰,知識無縫銜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避免了知識百科全書式的累積。 ——舒德干進化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命進化史》是一部講述宇宙與生命演化的“史書”。 該書以時間為線,把宇宙的演化歷史用發生過的重大事件串聯起來,剖析了一個個“重大事件”,揭示了宇宙發生與發展的根源,繪寫了生命誕生與消亡的畫卷。 ——陳駿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進化”這一概念,許多人都自認為很了解。實際上,對于進化思想和理論的認識,我們還需要從歷史的、自然的、哲學的、整體的和機理的多方面、多角度地深入理解。“進化”絕不僅僅是一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能概括。本書從宇宙與生命演化的視角出發,講述了無機界與有機界的內在聯系,闡明了時間與空間、物質與能量相互轉換如何來推動生物的生存、繁衍和進化,展示了宇宙138億年恢宏的歷史,呈現了生命40億年的進化歷程。 ——康樂 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培養科學思維比傳授科學知識更重要。學習要特別注重知識的系統性以及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如果只記憶碎片化的知識,對于學習科學的孩子來說無多大益處。《生命進化史》是我讀過的時間跨度*大、空間尺度*廣、知識*為系統、自然學科關聯性*強的一套科普作品。 著者以時間為軸線,以生命進化為脈絡,將六大自然科學有機融合、關聯串通。采用探索性演繹法、邏輯簡單性原則,以及形象思維等科學方法,追根溯源,不僅告訴讀者生命是如何演化的,而且還要告訴讀者生命為什么這樣演化,使讀者知其然的同時也知其所以然。 ——殷鴻福 地層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生命進化論生命進化史2:從陸地到天空 內容簡介
講述了從 6500 萬年前恐龍大滅絕,哺乳動物逐漸走上前臺,到智人走出非洲,逐漸建立起人類文明的生命演化歷程。哺乳動物是脊椎動物中很高等的一個類群,在這一冊書里,我們可以看到今天熟悉 的動物其祖先的模樣,也可以了解到人類的演化史。人類真的擁有共同祖先嗎? 為什么現在的猩猩無法進化成.人類?等等這些問題會激發我們跟作者一起探索 人類進化的密碼,感知生命演化的神奇魅力。
生命進化論生命進化史2:從陸地到天空 目錄
總目錄
序 /001
前言/001
**部 從起源到登陸
**章 宇宙誕生
第二章 生命起源與進化
第三章 藻類時代
第四章 多細胞動物時代
**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拉開了脊椎動物進化的序幕
第五章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澄江生物群
第六章 無頜魚類時代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拉開了魚類大繁盛的序幕
第七章 魚類時代
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拉開了陸生脊椎動物進化的序幕
第八章 兩棲動物時代
第二部 從陸地到天空
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拉開了恐龍進化的序幕
第九章 真爬行動物時代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拉開了恐龍繁盛的序幕
第十章 恐龍時代
第十一章 鳥類時代
第三部 從野性到文明
第十二章 似哺乳類爬行動物時代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拉開了哺乳動物大繁盛和靈長類進化的序幕
第十三章 哺乳動物時代
第十四章 人類時代——文明的曙光
第十五章 動物器官的演化
《生命進化史2:從陸地到天空》目錄
第九章 真爬行動物時代
石炭紀雨林崩潰事件
羊膜卵
9.1?? *原始的真爬行動物?? 008
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拉開了恐龍進化的序幕
脊椎動物頜骨的演化
9.2?? 主龍類爬行動物?? 012
9.3?? 鑲嵌踝類主龍?? 013
9.4?? 鳥頸類主龍?? 016
9.5?? 恐龍形態類爬行動物?? 016
9.6?? 三疊紀翼龍目?? 018
9.7?? 三疊紀魚龍超目?? 019
9.8?? 三疊紀鰭龍超目?? 022
楯齒龍目
幻龍目
海龍目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拉開了恐龍繁盛的序幕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與地球板塊運動
地球面貌的演變
第十章 恐龍時代
10.1?? 恐龍概述?? 036
10.2?? 鳥臀目恐龍?? 037
*原始的鳥臀目恐龍
10.3?? 五大類鳥臀目恐龍?? 041
鳥臀目劍龍類(下目)恐龍
鳥臀目甲龍類(下目)恐龍
鳥臀目鳥腳類(下目)恐龍
鳥臀目角龍類(下目)恐龍
鳥臀目腫頭龍類(下目)恐龍
10.4?? 蜥臀目恐龍?? 065
*原始的蜥臀目恐龍
10.5?? 蜥臀目蜥腳形亞目恐龍?? 067
原蜥腳下目恐龍 蜥腳下目恐龍
10.6?? 蜥臀目獸腳亞目恐龍?? 082
較原始的獸腳亞目恐龍
獸腳亞目腔骨龍超科恐龍
獸腳亞目堅尾龍類恐龍
獸腳亞目堅尾龍類肉食龍下目恐龍
獸腳亞目虛骨龍類美頜龍科恐龍
獸腳亞目虛骨龍類暴龍超科恐龍
獸腳亞目虛骨龍類似鳥龍下目恐龍
獸腳亞目虛骨龍類手盜龍類阿瓦拉慈龍科恐龍
獸腳亞目虛骨龍類手盜龍類鐮刀龍下目恐龍
獸腳亞目虛骨龍類手盜龍類竊蛋龍下目恐龍
獸腳亞目虛骨龍類手盜龍類恐爪龍下目恐龍
10.7?? 水生爬行動物?? 147
侏羅紀魚龍目
蛇頸龍目
滄龍類
10.8?? 侏羅紀翼龍目?? 156
較為原始的翼龍目
喙嘴翼龍類
其他翼龍類
10.9?? 白堊紀翼龍目?? 164
翼手龍亞目鳥掌翼龍超科
翼手龍亞目梳頜翼龍超科
翼手龍亞目準噶爾翼龍超科
翼手龍亞目神龍翼龍超科
第十一章 鳥類時代
11.1?? 鳥類概述?? 182
羽毛的演化
11.2?? *早*原始的鳥?? 185
11.3?? 反鳥亞綱——古鳥?? 192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拉開了現生鳥類進化的序幕
11.4?? 今鳥亞綱——現代鳥?? 199
生命進化論生命進化史2:從陸地到天空 節選
竊蛋龍 竊蛋龍下目是手盜龍類恐龍,生活于白堊紀,化石發現于亞洲、北美洲。 它們普遍具有喙狀嘴、羽毛,頭頂有骨質冠飾。小型如火雞,像尾羽龍;大型身長約 8 米,重約 1.4 噸,如巨盜龍。 竊蛋龍類恐龍*明顯的特征是普遍長有羽毛,尤其是前肢與尾巴上的羽毛更為突出,看起來像一把大的羽毛扇子。這些都是有羽軸且對稱的羽毛,還不是鳥類的飛羽,所以,竊蛋龍類都不能飛行,就連滑翔能力也不具備。 大多數古生物學家認為,竊蛋龍下目是手盜龍類中比恐爪龍類恐龍還要原始的一類恐龍。 在蒙古國與我國內蒙古、東北遼西地區發現了許多竊蛋龍類化石,著名的有尾羽龍、似尾羽龍、原始祖鳥、天青石龍等,*著名的當屬竊蛋龍。 竊蛋龍生活在晚白堊世,約 7500 萬年前,化石首次發現于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與蒙古國南部的戈壁沙漠上。竊蛋龍是比鐮刀龍類更接近于鳥類的恐龍,體形較小,猶如火雞,身長約2米,前肢長有三個趾爪,趾爪彎而尖銳,具有長長的尾巴,頭頂上長有醒目的高高聳起的骨質頭冠,比公雞的頭冠更高聳、更明顯。后肢長得強壯有力,行動敏捷,便于快速奔跑。它還可以像袋鼠一樣用堅韌的尾巴,保持身體的平衡。前肢末端和尾巴后段發育羽毛。 1923 年,安德魯斯帶領美國的考察探險隊伍,在中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南部的戈壁沙漠上,進行古生物考察挖掘,發現了大量恐龍蛋和恐龍新物種化石。 在挖掘清理恐龍蛋化石時,一位名叫歐森的考察隊技師在恐龍蛋旁邊發現了散亂的肋骨碎片化石,部分成型的關節、四肢與腿骨化石,以及更大的骨骼,甚至還有一個破碎的頭骨化石。 考察隊員覺得這些骨骼化石非常奇怪,是不曾知道的恐龍化石,狀似鳥類。 在對這些化石研究中,當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脊椎古生物學部主任、著名古生物學家奧斯本推測,這些零散破碎的化石說明,這只恐龍是在一次偷竊活動中死亡的,并由此編造了這樣一個看似合理,卻又十分荒誕的故事。 奧斯本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只原角龍離開自己的巢窩,外出覓食,竊蛋龍趁機偷竊原角龍蛋,被恰巧返回的原角龍逮個正著,發現竊蛋龍正在偷竊它的蛋,憤怒之下,原角龍一腳踩碎了竊賊的腦殼,由此留下了這些殘碎的骨骼化石。 因此奧斯本將這只正在“偷蛋”的恐龍,命名為“竊蛋龍”(Oviraptor),拉丁文的意思是“偷蛋的賊”。 從此,竊蛋龍就背上了這口“黑鍋”,成為偷蛋的賊。這其實是名不符實,竊蛋龍是被大大冤枉的。 直到 70 年后的 1993 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馬克·羅維爾博士才為竊蛋龍平反昭雪,證明竊蛋龍不是“偷蛋的賊”,反而是一個有愛心的媽媽。事實得從 20 世紀 90 年代講起。 1993 年,羅維爾博士在上述發現化石的同一個地點,在竊蛋龍化石的身邊發現了更多的、又類似的恐龍蛋,其中有一個蛋化石里還發現了一個竊蛋龍胚胎的細小骨頭,從而確認,竊蛋龍媽媽根本不是在偷原角龍的蛋,被返回巢窩的原角龍一腳踩死,而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蛋,是用它的長爪在呵護自己的小寶寶。 后來又對 1923 年發現的竊蛋龍骨骼化石進行復原,其姿勢仿佛現在的母雞孵蛋,兩條后肢緊緊地蜷向身子的后部,兩只如翅膀一樣的前肢則向前伸展,呈護衛窩巢的姿勢,猶如母雞或鴿子等鳥類的孵蛋姿勢。這證明至少某些恐龍種類已經具有孵化撫育能力。 竊蛋龍前肢長有羽毛,具備孵化能力,也證明它是恒溫動物,已經有了鳥類的某些特征,這也是恐龍進化的標志性特征,從而也證明了恐龍是鳥類的直接祖先,鳥類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 竊蛋龍可能是鳥類的爺爺或祖爺爺輩。 至此,竊蛋龍 70 多年的冤假錯案,終于昭雪。 但按照古生物命名法原則,一旦被命名,即便錯了,也不能更改,所以,“竊蛋龍”這個壞名字還是要繼續叫下去,這個“黑鍋”還得繼續背下去。 不過,大多數人都知道了竊蛋龍是被冤枉的,它其實是一個稱職的好媽媽。
生命進化論生命進化史2:從陸地到天空 作者簡介
王章俊,全國生物進化學學科首席科學傳播專家,自然資源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南京大學兼職教授,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地質學會古脊椎動物演化科學傳播團隊團長、首席專家,地質出版社、中國大地出版社原總編輯。 2015年,作為總策劃、總編劇、總導演,拍攝完成了我國首部用故事講科學的 4D 特效電影《會飛的恐龍》,獲 10 項大獎。編撰出版的《化石與生命——生命的進化》榮獲科技部評選的2015 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并被國土資源部推薦參評 2018 年國家科技進步獎。2017 年編著出版了《生命進化簡史》,主編出版 《熱河生物群》《關嶺、羅平生物群》以及《生命簡史》(繪本)等。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