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華東政法大學靠前金融法律學院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叢金融突破與監管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64598
- 條形碼:9787208164598 ; 978-7-208-1645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東政法大學靠前金融法律學院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叢金融突破與監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講述了在金融創新與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對于金融創新和日漸嚴格的金融監管中出現的問題及困境,并提出理論指導及實踐探索,意在完善金融市場中的不足。
華東政法大學靠前金融法律學院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叢金融突破與監管 目錄
前言1
**專題 互聯網金融發展及刑法規制
秘密轉移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資金行為的定性研究
——以支付寶為例 吳波/3
互聯網金融對金融機構信用風險的影響效應
——基于PTR模型的非線性分析 馮冠華/15
P2P網貸平臺融資的犯罪規律分析與司法應對
——基于對58份P2P融資刑事裁判文書的分析
金軼 孫晴 邢飛龍/35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刑事責任問題研究 俞小海/52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評估及對刑法適用之影響
俞小海 王偉/65
第二專題 證券犯罪的發展趨勢及應對
證券犯罪典型罪名研究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課題組/83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司法適用若干問題芻議
金軼 劉凌/115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設計及具體適用問題研究
——以證券期貨犯罪案件為視角
張朝霞 金軼/122
第三專題 涉信用卡犯罪新論
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罪出罪之實踐反思與機制重構
張建 俞小海/137
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司法適用研究
俞小海/156
第四專題 金融檢察專業化、類型化問題探討
首都檢察分院金融檢察專業化建設與發展路徑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課題組/175
集資詐騙罪對象研究中的認識誤區及其辨正
張建 俞小海/190
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的司法認定 張建 俞小海/205
后記215
華東政法大學靠前金融法律學院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叢金融突破與監管 作者簡介
韓強,男,1978年9月生,山東萊州人。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法學博士。 比較民法與判例研究所所長,融資租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法學會理事,上海仲裁委仲裁員。 學術研究領域為民商法,講授《民法學總論》、《物權法學》、《債法總論》、《民法學原理》等課程。2016年榮獲“上海社科新人”稱號;2015年榮獲寶鋼優秀教師獎;2014年榮獲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獎;2014年入選上海市曙光計劃,榮獲上海市“曙光學者”稱號;2012年榮獲華東政法大學首屆中金緣法獎教金;榮獲華東政法大學第15、18、19、20、21、22、23屆“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師”稱號。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法律文明史”子項目“現代私法的變革”等各級各類研究課題10余項。出版專著《民法解釋與學說》《法律因果關系研究》《學校的法律治理》。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法學》、《法商研究》、《法律科學》、《政治與法律》、《北大法律評論》等權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 吳波,男,1980年生,華東政法大學刑法學專業博士,現供職于上海市人民檢察院。2016年入選高等學校與法律實務部門人員互聘“雙千計劃”,兼任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主持完成中國法學會、上海市法學會等多項課題。曾在《法學》、《中國刑事法雜志》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共同犯罪停止形態研究》《刑法制度比較研究》《未成年人審前羈押權益保障研究》等學術著作多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