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長安學術(第十四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60841
- 條形碼:9787520160841 ; 978-7-5201-6084-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安學術(第十四輯) 本書特色
本集刊自2015年改版后為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方面的綜合集刊,服務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作為語言文學方面的綜合性學術集刊,收錄的內容涉及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屬的各二級學科的內容,包括語言研究、文學研究(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文藝理論和外國文學等)、文獻學等,此外還有書評等內容。主要刊登中國語言、文學等各學科的*研究成果,旨在加強學術交流、展示前沿成果,推動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的發展。
張新科(1959—),現為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研究方向: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第七屆中文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評論》編委,《光明日報》文學遺產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學術委員,中國《史記》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賦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散文研究會副會長、陜西省司馬遷研究會會長等。
長安學術(第十四輯)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論潘岳《藉田賦》之創作背景及其時代意蘊、劉義慶家世、生平與著述考實、《長相思》與《花樣年華》: “背叛情歌”的跨時空互動、莎劇《亨利四世》的原型故事、清末民初新馬竹枝詞與海外華人社會研究、文化表述與中國故事等。
長安學術(第十四輯) 目錄
論潘岳《藉田賦》之創作背景及其時代意蘊 黃水云/1
劉義慶家世、生平與著述考實 趙建成/19 文藝研究
《長相思》與《花樣年華》:“背叛情歌”的跨時空互動 王婷/52 外國文學
莎劇《亨利四世》的原型故事 傅光明/61
清末民初新馬竹枝詞與海外華人社會研究 趙穎/71 文化表述與中國故事
文化表述與中國故事/90
作為“風景”的“祖國”與新“情感政治”
——20世紀80年代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的話語與形式構造 熊琦/91
講述中國歷史的間離敘事——以姜文導演的電影為例 張成/103
新時期中國新電影中的第三世界欲望表達 李飛/113
作為話語的鄉村:以《人民日報》對小崗村的報道為例 王星/126 語言文字學
文本的歷時性與共時性:《論語》中“知”的演變及其用法 楊曉斌 劉玲/147 語文教學
古文字形體在對外漢字教學中的特殊作用
——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之2500常用字為例 王偉/160
一首古詩的透徹解讀及方法論的嬗變 王元華/174 譯著
“良知將我們所有人構成主體”
——阿爾都塞的主體臣服(理論) 朱迪斯·巴特勒 著 孟登迎 譯 鄒羽 校/183
校園暴力,槍支法律和學生安全 道格拉斯·凱爾納 著 翟江 譯 趙文 校/206
研究生論壇
電影理論的現代化——近十年中國電影理論發展綜述 閆泓琪/227
物語是小說嗎?——一種日本古典文體在近代中國 劉佳琪/239 書評
道經詞匯研究的典范性成果
——評《魏晉南北朝道教文獻詞匯研究》 周作明/253
莊學史上的全息影像
——劉生良教授新著《莊子文學闡釋接受史》述評 趙儉杰/260
長安學術(第十四輯) 作者簡介
張新科(1959—),現為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研究方向: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第七屆中文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評論》編委,《光明日報》文學遺產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學術委員,中國《史記》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賦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散文研究會副會長、陜西省司馬遷研究會會長等。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