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予物以名-克羅齊美學、哲學以及歷史思想研究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20360258
- 條形碼:9787520360258 ; 978-7-5203-6025-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予物以名-克羅齊美學、哲學以及歷史思想研究 本書特色
《予物以名:克羅齊美學、哲學以及歷史思想研究》系統(tǒng)探討克羅齊的美學、哲學以及歷史思想。在總論了今天依然需要閱讀并研究克羅齊作品的原因之后,作者對克羅齊思想分層次展開分析。首先分析了克羅齊的歷史觀點、以及如何看待他宣稱的歷史觀和他自己撰寫的《意大利巴洛克歷史》這一歷史著作之間存在的內(nèi)在沖突。克羅齊的美學理論分析是此書的重點,作者既分析了克羅齊的美學理論,又聚焦其美學實踐,分析其美學理論在其文學批評中的具體體現(xiàn)。作者*后討論了克羅齊的哲學觀,重點探討他對維科《新科學》的解讀。通過將克羅齊的美學、哲學以及歷史思想概括為“予物以名”,此書作者意在提醒讀者關注克羅齊作品內(nèi)部的張力和矛盾:克羅齊一方面試圖明確界定歷史、詩歌、哲學等概念,另一方面又試圖證明其不確定性本質(zhì)。總體來看,此書論述系統(tǒng)詳實,深入淺出,對研究和理解克羅齊大有裨益,非常適合大專院校廣大文科師生閱讀。
予物以名-克羅齊美學、哲學以及歷史思想研究 內(nèi)容簡介
此書系統(tǒng)探討克羅齊的美學、哲學以及歷史思想。在總論了今天依然需要閱讀并研究克羅齊作品的原因之后,作者對克羅齊思想分層次展開分析。首先分析了克羅齊的歷史觀點、以及如何看待他宣稱的歷史觀和他自己撰寫的《意大利巴洛克歷史》這一歷史著作之間存在的內(nèi)在沖突。克羅齊的美學理論分析是此書的重點,作者既分析了克羅齊的美學理論,又聚焦其美學實踐,分析其美學理論在其文學批評中的具體體現(xiàn)。作者*后討論了克羅齊的哲學觀,重點探討他對維科《新科學》的解讀。通過將克羅齊的美學、哲學以及歷史思想概括為“予物以名”,此書作者意在提醒讀者關注克羅齊作品內(nèi)部的張力和矛盾:克羅齊一方面試圖明確界定歷史、詩歌、哲學等概念,另一方面又試圖證明其不確定性本質(zhì)。總體來看,此書論述系統(tǒng)詳實,深入淺出,對研究和理解克羅齊大有裨益,非常適合大專院校廣大文科師生閱讀。
予物以名-克羅齊美學、哲學以及歷史思想研究 目錄
第二章 為歷史命名:以巴洛克歷史為例
第三章 為美學命名
第四章 為詩歌命名
第五章 寓言:但丁
第六章 反諷:阿里奧斯托
第七章 哲學戲劇:皮蘭德婁
第八章 哲學的命運:維科
第九章 哲學與反諷
予物以名-克羅齊美學、哲學以及歷史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馬西莫·韋爾迪基奧,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現(xiàn)代語言與文化研究院教授,比較文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追隨導師著名解構(gòu)主義文學批評家及文學理論家保羅·德·曼教授(Prof. Paul de Man),1981年獲得美國耶魯大學意大利語言文學博士學位。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