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宗教與美國社會(第二十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503451
- 條形碼:9787519503451 ; 978-7-5195-0345-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宗教與美國社會(第二十輯) 本書特色
《宗教與美國社會》系列叢書出版的主旨是為促進國內學界對美國宗教以及其他相關議題的研究。鑒于宗教在美國歷史上和現實中的重要性,研究美國宗教對我們更全面地了解美國社會,具有重要的學術和實踐意義。同樣鑒于宗教在美國對外關系中的作用以及美國在當前國際關系中的地位,可以說宗教研究不僅是美國研究,而且是國際關系研究的知識性和學術性基礎之一。作為中美關系中的歷史性、經常性和情感性因素,宗教對中美關系研究也是不可忽視的議題。《宗教與美國社會》第20輯分為美國宗教、宗教與國際關系、世界宗教史、跨境民間信仰和人物訪談五個部分。
宗教與美國社會(第二十輯) 內容簡介
《宗教與美國社會》系列叢書出版的主旨是為促進國內學界對美國宗教以及其他相關議題的研究。鑒于宗教在美國歷史上和現實中的重要性,研究美國宗教對我們更全面地了解美國社會,具有重要的學術和實踐意義。同樣鑒于宗教在美國對外關系中的作用以及美國在當前國際關系中的地位,可以說宗教研究不僅是美國研究,而且是國際關系研究的知識性和學術性基礎之一。作為中美關系中的歷史性、經常性和情感性因素,宗教對中美關系研究也是不可忽視的議題。《宗教與美國社會》第20輯分為美國宗教、宗教與國際關系、世界宗教史、跨境民間信仰和人物訪談五個部分。
宗教與美國社會(第二十輯) 目錄
徐以驊() 美國宗教 ◆從“宗教轉向”“世俗轉向”到“圣俗協調”
——試論西方慈善倫理演變中的
“宗教基因” 銀培萩()
◆從亞蘇薩使徒信心會到五旬節運動
——研究綜述 陳明麗() 宗教與國際關系 ◆沙特伊斯蘭朝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研究鈕松()
◆沙特什葉派與政府關系的流變李意()
◆當前伊斯蘭極端主義的全球政治影響 章遠()
◆英國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成因和去極端化
政策分析 李立汪波()
◆冷戰后的全球穆斯林難民問題
研究 喻珍肖奔()
◆與生俱來的恐怖主義者?
——論索馬里“青年黨”的意識形態與
身份轉型王濤趙林鋒() 世界宗教史 ◆基督教和平會議與冷戰緩和期的
蘇聯外交賈付強趙春風()
◆重建耶路撒冷老城與當代以色列猶太
民族建構趙建成()
◆心之秩序:阿里·塔里卜的正義觀李晶()
宗教與美國社會目錄◆葡萄牙猶太人的歷史
——中世紀晚期至近代早期(13世紀—1536年)
顧衛民()
◆德國人的“吉哈德”
——一戰中的德國泛伊斯蘭“圣戰”計劃
樓天雄() 跨境民間信仰 ◆中國民間信仰與民心相通
——媽祖信仰網絡的跨境互動張柏韡()
人物訪談 ◆圣公會環南聯盟、新加坡與中國宗教的對外交流
——訪新加坡圣公會榮休大主教周賢正樓天雄() ◆著(譯)者簡介()
〖=(〗313386186103121146171199226242261287317351366〖=〗CONTENTS
Preface Evange liacal Christions & the Current Sino-us Relations
Xu Yihua(3) American Religion From “Religious Orientation”,“Secular Orientation”to
“PiousLay Coexistent”——The “Religious Gene”of
Western Philanthropy EthicsYing Peiqiu(13)
From the Apostolic Faith Mission to the Pentecostal Movement——A Literature Review Chen Mingli(38) Religion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Study on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e Reform of the Hajj
Products of Saudi ArabiaNiu Song(6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ia and Government Relations
in Saudi ArabiaLi Yi(86)
The Contemporary Islamic Extremism and Its Global
Political ImplicationsZhang Yuan(103)
A Study on the Origin of Islamic Extremism and the Policy
of Deextremization in EnglandLi Li and Wang Bo (121)
A Study on the Problem of Global Muslim Refugees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Yu Zhen and Xiao Ben (146)
Born Terrorists?
——The Ideology and Identity Transition of alShabaab
in SomaliaWang Tao and Zhao Linfeng(171) History of World Religions The Christian Peace Conference and Soviet Diplomacy during
the DétenteJia Fuqiang and Zhao Chunfeng(199)
Rebuilding the Old City of Jerusalem and the Constructing of
Contemporary Jewish Identity Zhao Jiancheng(226)
The Order of Heart:Ali Talib on JusticeLi Jing(242)
The History of Portuguese Jews in the Late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Period(from the 13th Century to 1536)
Gu Weimin (261)
Jihad made in Germany:German PanIslamic Holy War Plan
in World War ILou Tianxiong(287)
宗教與美國社會CONTENTS
CrossBorder Folk Religion Chinese Folk Religions and CrossBorder Religious Interaction
——A Case Study on Mazu Networks Zhang Bowei(317)
Interview The Global South Alliance,Singapore & the Foreign Exchange
of Chinese Religions– An Interview with Bishop Emeritus
John Chew Hiang CheaLou Tianxiong(351) Contributors(366)本輯代序
宗教與美國社會(第二十輯) 作者簡介
徐以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宗教系哲學博士,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高校智庫復旦大學宗教與中國國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家社科基金學科組評審專家、國家宗教事務局宗教工作專家庫特聘專家、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委員,金陵協和神學院院董、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等職。研究方向包括宗教與國際關系、宗教與中國社會、中國基督教史、美國宗教等。創辦并主編學術叢刊《宗教與美國社會》《基督教學術》(與張慶熊共同主編)、“宗教與當代國際關系論叢”以及“宗教與中國國家安全和對外戰略論叢”。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