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guī)·孝經(jīng)
-
>
道德經(jīng)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國學典藏呂氏春秋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2571840
- 條形碼:9787532571840 ; 978-7-5325-7184-0
- 裝幀:精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學典藏呂氏春秋 本書特色
《呂氏春秋》亦稱《呂覽》,是秦國丞相呂不韋,集合門客們共同編撰的一部雜家名著。成書于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前夕。全書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呂氏春秋》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采眾家學說,以儒、道思想為主,并融合進墨、法、兵、農(nóng)、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國學典藏呂氏春秋 內(nèi)容簡介
《呂氏春秋》亦稱《呂覽》,是秦國丞相呂不韋,集合門客們共同編撰的一部雜家名著。成書于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前夕。全書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呂氏春秋》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采眾家學說,以儒、道思想為主,并融合進墨、法、兵、農(nóng)、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國學典藏呂氏春秋 目錄
呂氏春秋新校正序(畢沅)
呂氏春秋序(高誘)
**卷 孟春紀
孟春
本生
重己
貴公
去私
第二卷 仲春紀
仲春
貴生
情欲
當染
功名
第三卷 季春紀
季春
盡數(shù)
先己
論人
圜道
第四卷 孟夏紀
孟夏
勸學
尊師
誣徒
用眾
第五卷 仲夏紀
仲夏
大樂
侈樂
適音
古樂
第六卷 季夏紀
季夏
……
第七卷 孟秋紀
第八卷 仲秋紀
第九卷 季秋紀
第十卷 孟冬紀
第十一卷 仲冬紀
第十二卷 季冬紀
第十三卷 有始覽
第十四卷 孝行覽
第十五卷 慎大覽
第十六卷 先識覽
第十七卷 審分覽
第十八卷 審應覽
第十九卷 離俗覽
第二十卷 恃君覽
第二十一卷 開春論
第二十二卷 慎行論
第二十三卷 貴直論
第二十四卷 不茍論
第二十五卷 似順論
第二十六卷 士容論
呂氏春秋附考
國學典藏呂氏春秋 作者簡介
高誘: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任司空掾,旋任東郡濮陽(今屬河北)令,后遷監(jiān)河東。所著有《孟子章句》(今佚)、《孝經(jīng)注》(今佚)、《戰(zhàn)國策注》(今殘)及《淮南子注》(今與許慎注相雜)、《呂氏春秋注》等。 畢沅(1730~1797)清代官員、學者。字纕蘅,亦字秋帆,因從沈德潛學于靈巖山,自號靈巖山人。鎮(zhèn)洋(今江蘇太倉)人。畢沅經(jīng)史小學金石地理之學,無所不通,續(xù)司馬光書,成《續(xù)資治通鑒》,又有《傳經(jīng)表》、《經(jīng)典辨正》、《靈巖山人詩文集》等。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jīng)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