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論決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22125
- 條形碼:9787100022125 ; 978-7-100-02212-5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論決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 內容簡介
探討為人們普遍接受和早已確立的觀點,始終是一項肯定會遭到反對和指責的工作,因為不僅是提出這些觀點的人,而且許多贊同這些觀點的人,都很可能認為他們本身會因此受到傷害。 由于這一原因,加上洛克先生具有極其的才能以及確實巨大的聲望,使我在他去世以后很久仍不愿對他所著述的任何部分表示異議;但是,因為這是人們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愈仔細考察愈好,所以我希望,曾經贊成洛克先生有關利息的論述的那些人,不會反對我寫的東西,除非他們具有更重要的理由,而不是僅僅因為我的意見同洛克先生的意見不一致;我自以為,對世上正直的人來說,我所寫的東西不會被看作對他死后的名聲缺乏敬意,因為很少有人(如果有的話)對洛克先生的尊崇能夠超過我;而且,雖然我不能在每一點上同意他的看法,可是我認為,他有關硬幣和商業的論述絕大部分是無可辯駁的。 熟悉洛克先生著作的每一個人一定深信,他是一個非常熱愛真理的人,不會反對探討他寫的任何東西,因而我希望,誰都不會認為我擅自評論他的著述(如果他還活著,他當會容許這樣做)是不適當的,因為我只是力圖利用它弄清決定利息率的是什么,而在目前,這對有意在這方面使用他們的推理能力的那些人來說,也許在某種程度上是有用的,或合乎心意的。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論決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 目錄
緒言
論決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及其他
論債務比例
論貨幣數量
論決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
馬西《論決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一書述評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論決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 節選
《論決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所以,如果某人向其鄰人借取100鎊貨幣,為期一年,而在這一年期間,將這筆錢用于貿易或其他方面,他的鄰人本可以而且他也可以在補償由此產生的一切辛勞和風險之外獲得5鎊利潤,那么,此人便欠他的鄰人105鎊,就像他實際上向鄰人借了105鎊,并在借到手以后又馬上償還那樣;因為雖然在一種情況下他借了105鎊,而在另一種情況下他只借了100鎊,可是通過使用后一筆錢1年時間,他比應得的份額多掙了5鎊,這實際上同他向鄰人多借了5鎊是一樣的;因為這5鎊是由于利用那100鎊而掙得的,它同后者一樣實際上屬于他的鄰人;因而不僅應償還給鄰人那100鎊,而且那5鎊也應償還給鄰人。 按照同一法則,如果彼得向詹姆斯借100夸脫小麥,為期一年,并將它用于貿易或其他方面,帶來同上述一樣的利益,那么到年底,他實際上就欠詹姆斯105夸脫小麥,就像另一個人欠他的鄰人105鎊,而這個人向他的鄰人借的錢只有100鎊那樣;即使借主不可能靠借到的貨幣或小麥獲得假定的利潤,甚至完全不能靠它們得到任何利潤,也不會使出借人對105鎊貨幣或105夸脫小麥的要求權的合理性略有減少;因為出借人實際上有權要求得到這種利潤,或者說,顯而易見,按照他們的能力,他們至少可以靠這些商品獲得5%的純利,因而有權要求借主為借用它們而作出這種補償,而借主如果得到超過5%的利潤,既不會也不應當償付比他們同意支付的數額更多的報酬,因而,盡管他們沒有得到這么多的利潤,他們也應當遵守協議。 以上就貨幣和小麥所作的表述,同樣適用于通過消費、利用或占有能夠給借主帶來利潤的其他一切商品;也適用于出于需要而借貸、沒有任何牟利目的或意圖的那些人;因為一個人需要貨幣或小麥供他揮霍,或者滿足他目前的需要,并不能成為提供貨幣或小麥的人不為此收取利息的原因,正像并不能因此而不收回本金那樣,因為出借人既有權收回本金,又有權索取利息,收取利息的合理性,不取決于借債人是否賺得利潤,而取決于這些貨幣如果正確地加以使用,能夠帶來利潤。因此,不難斷定自然利息率直接取決于什么;因為,既然借債人為所借貨幣支付的利息,是所借貨幣能夠帶來的利潤的一部分,那么,這個利息總是要由這個利潤決定。 日常經驗表明事實也是如此,因為每個人當他放債或借債的時候在內心產生的問題是,他靠所借出或借入的物品能夠得到什么?如果能夠得到很多東西,則理性會告訴他應當為利用該物品按較高的利息率收取或支付利息;如果能夠得到的東西很少,他就應當只按較低的利息率收取或支付利息;而任何人這時懸而未決的問題可能是,在這個利潤中,多大一部分歸借債人,多大一部分歸放債人才算合理呢?這一般地只有根據借貸雙方的意見來決定。因為在這方面合理不合理,僅僅是大家同意的結果。洛克先生說(引文4),他們平分這個利潤,我相信,這是一般情況;如果是這樣,則就利用所借物品產生的利潤而言,合理的分配就應該是,放債人得到一半,而借債人得到另一半。 ……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