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環境污染控制及其修復技術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57863
- 條形碼:9787518057863 ; 978-7-5180-578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污染控制及其修復技術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六章:導論部分;大氣污染控制及其修復技術;水污染控制及其修復技術;生態污染控制及其修復技術;土壤控制及其修復技術;固體廢棄物控制及其修復技術。
環境污染控制及其修復技術研究 目錄
**節 環境與環境問題
第二節 環境污染及污染物
第二章 水污染控制及其修復技術
**節 污水處理工藝原理
第二節 水污染控制方法的分類
第三節 水污染控制及其修復技術的實例應用
第三章 大氣污染控制及其修復技術
**節 大氣污染處理工藝原理
第二節 大氣污染源調查
第三節 污染氣象調查
第四節 大氣環境影響預測
第五節 大氣污染治理環境
第六節 大氣環境的主要問題
第四章 生態污染控制及其修復技術
**節 生態污染影響識別與分析
第二節 生態環境現狀調查與監測
第三節 生態保護工程措施
第五章 土壤控制及其修復技術
**節 土壤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
第二節 土壤的性質
第三節 土壤污染
第四節 農藥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與土壤環境的自凈作用
第五節 土壤污染防治
第六章 固體廢棄物控制及其修復技術
**節 固體廢棄物的分類、來源及主要組成
第二節 有害廢棄物的判別特性及其危害
第三節 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方法分類及其管理措施
第四節 城市垃圾的處理與利用
第五節 有害固體廢棄物的固化技術與藥劑穩定化處理技術
第六節 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措施
參考文獻
環境污染控制及其修復技術研究 節選
《環境污染控制及其修復技術研究》: 指進入環境后使環境的正常組成和性質發生直接或間接有害于人類的變化的物質主要是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各種化學物質,也有自然界釋放的物質,如火山爆發噴射出的氣體、塵埃等。 一、環境污染的特點和危害 環境污染是各種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時,環境污染還受社會評價的影響而具有社會性。它的特點可歸納為:其一,公害性,環境污染不受地區,種族,經濟條件的影響,一律受害;其二,潛伏性,許多污染不易及時發現,一旦爆發后果嚴重;其三,長久性,許多污染長期連續不斷的影響,危害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并不易消除。 1.時間分布性 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強度隨時間而變化。例如,工廠排放污染物的種類和濃度往往隨時間而變化。由于河流的潮汛和豐水期、枯水期的交替,都會使污染物濃度隨時間而變化。隨著氣象條件的改變會造成同一污染物在同一地點的污染濃度相差高達數十倍。交通噪聲的強度隨不同的時間內車流量的變化而變化。 2.空間分布性 污染物和污染因素進入環境后,隨著水和空氣的流動而被稀釋擴散。不同污染物的穩定性和擴散速度與污染性質有關,因此,不同空間位置上污染物的濃度和強度分布是不同的。由上可見,為了正確的表述一個地區的環境質量,單靠某一點的監測結果是無法說明的。必須根據污染物的時間、空間分布特點,科學地制定監測計劃(包括網、點設置、監測項目、采樣頻率等),然后對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才能得到較全面而客觀的評述。 3.與污染物含量的關系 有害物質引起毒害的量與其無害的自然本底值之間存在界限(放射性和噪聲的強度也有同樣情況)。所以,污染因素對環境的危害有一閾值。對閾值的研究,是判斷環境污染及污染強度的重要依據,也是制定環境標準的科學依據。 4.污染因素效應 環境是一個復雜體系,必須考慮各種因素的綜合效應。從傳統毒理學觀點來看,多種污染物同時存在對人或生物體的影響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單獨作用,即當機體中某些器官只是由于混合物中某一組分發生危害,沒有因污染物的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稱為污染物的單獨作用。 ②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當這種作用等于各污染物毒害作用的總和時,稱為污染的相加作用。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硫酸氣溶膠之間、氯和氯化氫之間,當它們在低濃度時,其聯合毒害作用即為相加作用,而在高濃度時則不具備相加作用。 ③相乘作用,當混合污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毒害作用超過個別毒害作用的總和時,稱為相乘作用。如二氧化硫和顆粒物之間、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之間,就存在相乘作用。 ④拮抗作用,當兩種或兩種以上污染物對機體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時,稱為拮抗作用。如動物試驗表明,當食物中含有30ppm甲基汞,同時又存在12.5ppm硒時,就可能抑制甲基汞的毒性。 環境污染還會不同程度的改變某些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評價及對策評價環境污染的社會評價是與社會制度、文明程度、技術經濟發展水平、民族的風俗習慣、哲學、法律等問題有關。有些具有潛在危險的污染因素,因其表現為慢性危害,往往不引起人們注意,而某些現實的、直接感受到的因素容易受到社會重視。如河流被污染程度逐漸增大,人們往往不予注意,而因噪聲、煙塵等引起的社會糾紛卻很普遍。 二、我國環境污染物的危害及其來源 與所有的工業化國家一樣,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是與工業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國的工業化剛剛起步,工業基礎薄弱.環境污染問題尚不突出,但生態惡化問題經歷數千年的累積,已經積重難返。五十年代后,隨著工業化的大規模展開,重工業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初見端倪。但這時候污染范圍仍局限于城市地區,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較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環境污染漸呈加劇之勢,特別是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使環境污染向農村急劇蔓延,同時,生態破壞的范圍也在擴大。時至如今,環境問題與人口問題一樣,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兩大難題。從全國總的情況來看,我國環境污染仍在加劇,生態惡化積重難返,環境形勢不容樂觀。 (一)大氣污染 1.污染現狀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大氣污染成為難以避免的嚴重問題。近年來,我國空氣質量改善緩慢,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總量長年居高。按污染物分類來看,四類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基本呈現逐年下降趨勢,達標城市比例有所提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2015年全國平均年均濃度已達到一級空氣質量標準。但是目前的大氣污染程度仍然與理想的空氣環境有一定距離,尤其是PM2.5、PM10等顆粒物濃度超標嚴重。 ……
環境污染控制及其修復技術研究 作者簡介
陶乃兵(1969.09),男,漢族,山東濟寧人,1991年華東師范大學環境科學系環境科學專業(專科),2000年——2003年在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函授學習(本科)。大學本科學歷,不錯工程師,注冊環評師,注冊環保工程師,現任濟寧市任城區環境保護監測站副站長、總工、技術負責人 ,主要研究方向:環境污染控制、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曾獲第三屆“任城區很好青年科技人才”、“濟寧市生態環境保護優選個人”等榮譽。研究方向:環境污染控制、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