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西垂有聲:《史記.秦本紀》的考古學解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6619
- 條形碼:9787108066619 ; 978-7-108-06661-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垂有聲:《史記.秦本紀》的考古學解讀 本書特色
《史記》關于秦有兩個本紀,即《秦本紀》和《秦始皇本紀》,這充分說明了司馬遷對秦的重視。漢承秦制,又要避免秦二世而亡,故秦如何從一個嘬爾陋國一統天下而又短期覆亡,成了自賈誼開始兩千年來君王國士*為關心的歷史問題之一。 從西遷隴右到統一天下,前后約七百年。《史記·秦本紀》記述了秦人如何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完整經歷了從附庸到諸侯國,再到王國,*后到帝國的發展,再現了“三部曲”的歷程,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有經典意義。 本書以《史記·秦本紀》為主線,以相關的考古資料為“第四家注”,很好地示范了考古與文獻相互印證、相互啟發的“二重證據法”在古史研究方面的重大優勢。作者全力聚焦的問題是:秦從一個鄙陋的嘬爾小國*終統一中國,建立霸業,除了歷史時勢、制度文化、思想觀念等方面的因素之外,它在山川地貌、物質文化等方面能提供什么樣的解釋?秦的歷史分期和空間發展如何從考古學文化和物質文化面貌中得到合理的復原和陳述?另外,秦早期歷史中長期聚訟紛紜的謎團如秦人的來源和秦文化的起源、平王東遷和秦始建國、秦國的周移民、秦公大墓、穆公葬地等,也是本書關注的重點。
西垂有聲:《史記.秦本紀》的考古學解讀 內容簡介
《史記》關于秦有兩個本紀,即《秦本紀》和《秦始皇本紀》,這充分說明了司馬遷對秦的重視。漢承秦制,又要避免秦二世而亡,故秦如何從一個嘬爾陋國一統天下而又短期覆亡,成了自賈誼開始兩千年來君王國士很為關心的歷史問題之一。從西遷隴右到統一天下,前后約七百年。《史記·秦本紀》記述了秦人如何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完整經歷了從附庸到諸侯國,再到王國,很后到帝國的發展,再現了“三部曲”的歷程,在中國古代文明目前有經典意義。本書以《史記·秦本紀》為主線,以相關的考古資料為“第四家注”,很好地示范了考古與文獻相互印證、相互啟發的“二重證據法”在古史研究方面的重大優勢。作者全力聚焦的問題是:秦從一個鄙陋的嘬爾小國很終統一中國,建立霸業,除了歷史時勢、制度文化、思想觀念等方面的因素之外,它在山川地貌、物質文化等方面能提供什么樣的解釋?秦的歷史分期和空間發展如何從考古學文化和物質文化面貌中得到合理的復原和陳述?另外,秦早期歷史中長期聚訟紛紜的謎團如秦人的來源和秦文化的起源、平王東遷和秦始建國、秦國的周移民、秦公大墓、穆公葬地等,也是本書關注的重點。
西垂有聲:《史記.秦本紀》的考古學解讀 目錄
西垂有聲:《史記.秦本紀》的考古學解讀 作者簡介
梁云,新疆阿克蘇人,北京大學考古學博士。曾先后在陜西師范大學歷史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工作,現為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年在中國西北地區與中亞國家從事田野考古工作,曾主持發掘甘肅甘谷縣毛家坪遺址、烏茲別克斯坦拜松市拉巴特遺址等。研究方向為周秦漢考古、中亞考古。著有《戰國時代的東西差別——考古學的視野》,及學術論文數十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