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汪曾祺別集3:羊舍一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60148
- 條形碼:9787533960148 ; 978-7-5339-6014-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汪曾祺別集3:羊舍一夕 本書特色
《汪曾祺別集》由汪曾祺先生哲嗣汪朗主編,家人及深知汪曾祺的作家、學者、編輯協同編選而成。共20卷,約200萬字,包含小說、散文、劇作、詩歌、書信等。每卷各有獨立主題,匯為汪汪巨浸。
《汪曾祺別集》底本為初版本,參以手稿,美信俱備,以祭汪老,以饗汪迷。
2020年是汪曾祺先生誕辰100周年,策劃、編輯、出版、閱讀《汪曾祺別集》,是對汪先生*好的紀念。
汪曾祺別集3:羊舍一夕 內容簡介
《羊舍一夕》 1958年,汪曾祺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到張家口勞動。這幾年間,他短暫地恢復寫作,完成小說《羊舍一夕》《看水》《王全》,后結集為《羊舍的夜晚》,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1980年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時,這三篇也經作者修改后收入。本書所收也以改訂本為底本。
張家口時期的經歷,后來也變作汪曾祺的創作資源。1990年代創作的短篇小說仍有以其為題材的。第二輯中,大部分是這類作品,包括1980年代第三次起步之前試筆的《塞下人物記》《騎兵列傳》。關于1950年代下放勞動前后的書信、匯報資料,也作為附文呈現。
本卷由蘇北編選。
蘇北,《汪曾祺別集》之《羊舍一夕》《旅途雜記》編者。
著名作家,本名陳立新,安徽天長人。青年時期與汪曾祺先生親密往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安徽作家協會理事、中國農業銀行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憶·讀汪曾祺》《一汪情深》等隨筆集。
汪曾祺別集3:羊舍一夕 目錄
匯報材料
惶惑 ———— 1
思想匯報 ———— 4
書信選
致張明權 一九五七年□月二十七日 ———— 8
致張明權 一九五七年七月十六日 ———— 9
致楊香保 (約)一九七八年八月一日 ———— 10
致崔道怡 一九七九年七月四日 ———— 11
致楊香保 一九八三年三月三日 ———— 11
致楊香保 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五日 ———— 13
小說選
羊舍一夕——又名:四個孩子和一個夜晚 ———— 17
王全 ———— 56
看水 ———— 77
騎兵列傳 ———— 93
塞下人物記 ———— 113
黃油烙餅 ———— 130
寂寞和溫暖 ———— 142
七里茶坊 ———— 171
荷蘭奶牛肉 ———— 192
護秋 ———— 201
尷尬 ———— 205
張家口給了汪曾祺什么? 蘇北 ———— 213
汪曾祺別集3:羊舍一夕 節選
惶?? 惑 整風了。我不知道許多黨員同志有何感觸。我,對于這件事是覺得很不習慣的。我們在這樣的“現狀”里已經過了好幾年,已經認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從來不許自己的思想跳出一定的范圍,因為一跳出范圍大概就都是成問題的,而且是危險的。現在忽然一下子站在一個新形勢的面前,一切事情都得自己認真地想過,依賴、因循、惰性這一切曾經被認為是美德的東西都被宣告為不道德了,這真是一個從來未有過的嚴峻的考驗。我惶惑。 我所惶惑的**點,是這次整風是全黨整風還是整某些黨員的風?還是要從制度上改變黨的某些做法,還是只是改變某些黨員的思想作風?這兩者是有聯系的。但是,如果只是停留于后者,我覺得是不解決問題的。我毫不懷疑某些社會主義制度的原則(比如民主集中制,工人階級的領導……),但是某些落后于形勢的具體的制度實在是三大主義的必然條件。比如:從報上看,這次民主黨派和知識分子提的意見*多的是人事制度。我不知道曾經有過一個什么文件規定過做人事工作的必須是黨員,而且只能是黨員,而且要有多少年以上的黨齡,但是這已經是誰都認為是“當然”的事情。報上說,有幾位部長級的同志要看某個科長的材料,做人事工作的同志說:“你不能看他的材料,他是黨員!”我*初看到這些消息時是完全同意那幾位做人事工作的同志的意見的,因為這在事實上是如此的。但是既然有部長提出了,我就想了一想:今天,這是不是還是合理的呢?既然人事工作成了黨群之間的隔閡的一個主要的原因:既然評級、評薪、提拔、調遣都操在人事科處的手里,而群眾又對于這些提出了很多意見,人事部門幾乎成了“怨府”,那么,人事工作制度是不是可以而且應當有所改變?人事工作是不是要公開?是不是可以吸收民主黨派和無黨派群眾參與人事工作?……諸如此類,我都想不通。我想:如果這樣一些制度有所改變,這跟工人階級——共產黨的領導是不是有所矛盾? 我所惶惑的第二點,正是如何改變某些具體做法而又能保證共產黨的領導。許多機關和學校里都批評了“以黨代政”的現象,這個批評對于我是一個很新奇的經驗。就我所知,這也是“當然”的事,我認為這本身就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制度。說老實話,我這幾年一向是一切意見取決于機關的黨的負責同志的,而我以為這是擁護黨,依靠黨。但是,常常“黨”和行政領導又并不是在任何時候總是一致的,在這樣的時候,我就不知道怎么辦了。我不知道哪些事應只黨內不黨外,哪些事應該先黨內后黨外,哪些事應叫不分黨內黨外,哪些事黨不管。我不知道黨組、黨支部在一個機關里起的作用應該怎樣,過去是不是做得有點過分,今后是不是要有所改變。我不知道我這些想法是不是正確。 我所惶惑的第三點,是我的許多想法是不是正確,是不是不該這么想。不過,既然我已經這么想了,我就寫出來。我還要繼續想下去,把我的惶惑變成確定。 我愛我的國家,并且也愛黨,否則我就會坐到樹下去抽煙,去看天上的云。
汪曾祺別集3:羊舍一夕 作者簡介
汪曾祺(一九二〇—一九九七)
江蘇高郵人。一九三九年就讀于西南聯合大學,為沈從文先生的及門弟子。約一九四〇年開始發表散文及小說。大學時期受阿索林及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影響,文字飄逸。以后備嘗艱難辛苦,作品現實感漸強,也更致力于吸收中國文學的傳統。畢業后曾做過中學教員、歷史博物館的職員。一九四九年以后,做了多年文學期刊編輯。曾編過《北京文藝》《說說唱唱》《民間文學》。一九六二年到北京京劇院擔任編劇,直至離休。主要作品集有《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晚翠文談》《晚飯花集》《蒲橋集》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