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國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698670
- 條形碼:9787553698670 ; 978-7-5536-986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碑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部面向青少年,加強黨史、國史教育,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優秀出版物,有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意志品格塑造、知識素養提升、心靈健康成長,更好地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
國碑 內容簡介
李玉梅在《國碑》中一路尋找民族和事件的圖騰,一步步深入紛亂世界人與事的本質。她以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筑結構作為《國碑》的文學結構,《國碑》分三卷:上卷為大須彌座,全景鋪陳八塊浮雕,以“煙銷云未散”“向天國要太平”“首義之區,民國之門”“新青年,新旗手”“中國大革命高潮的序幕”“軍旗升起的地方”“持續十四年的抗日戰爭”“鐘山風雨起蒼黃”為題,介紹了中國近現代革命史上的大事件,構成了《國碑》的堅實底座;中卷為小須彌座,深度閱讀林徽因,工筆描摹一個真實的女性;下卷碑身巍峨,則是一部國家記憶,從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石開始,到梁思成方案確定,而后又去探訪碑心石出產地,拜訪能工巧匠,唏噓曲陽石匠今安在。
國碑 目錄
虎門銷煙(1840年6月3日)
**章 煙銷云未散
1.玉墟古廟有神明
2.霓裳舞虎門
3.在珠江口,叩天問海
4.國碑史話:*深情的祭奠
金田起義(1851年1月11日)
第二章 向天國要太平
5.一場落榜生的革命
6.金田二三事
7.高鐵時代的聯想
8.國碑記憶:人生是場圓舞
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
第三章 首義之區,民國之門
9.黃袍加身,紅樓逸夢
10.長江水,武昌魚
11.國碑記憶:移情的藝術
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
第四章 新青年,新旗手
12.紅樓卷起五月的風
13.東風與西風
14.國碑記憶:中西合璧,兼收并蓄
五卅運動(1925年5月30日)
第五章 中國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15.一個接線生之死
16.隱溪茶香氤氳
17.路人不識“五”與“卅”
18.國碑記憶:王臨乙的中法情緣
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
第六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
19.甘棠湖上的紅船
20.初心系紅船
21.國碑記憶:雕塑凝固的史記
抗日戰爭(1931年9月18日)
第七章 持續十四年的抗日戰爭
22.春節是一場安靜的旅行
23.黃河口,青紗帳
24.青山依舊在
25.國碑記憶:唯慕英雄畫英雄
勝利渡長江(1949年4月23日)
第八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
26.從金山寺駛向新中國
27.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
28.國碑記憶:問渠那得清如許
中卷 小須彌座
第九章 閱讀林徽因
29.初見1919
30.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31.在云南,蓋個小院
32.從國徽到國碑
33.生死為鄰,兩兩相望
下卷 碑身巍峨
第十章 國家記憶
34.從奠基石開始
35.粱思成方案
36.國碑有顆青島“心”
37.曲陽石匠今安在
后記 以國家的名義
參考文獻
國碑 作者簡介
一半,原名李玉梅,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于《中國作家》《延河》《百花園》《時代文學》等。已出版長篇報告文學《云門向南》等。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