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提升資本形成效率的財稅政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15686
- 條形碼:9787010215686 ; 978-7-01-021568-6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提升資本形成效率的財稅政策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從供給側角度出發,通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等所提供的數據分別測算了我國物質資本、技術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形成效率,發現我國資本形成效率較低,且存在構成、地區、行業等差異(即資源錯配),對經濟的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基于統計年鑒、wind數據庫和調查研究方法取得的數據, 實證分析財政政策對技術資本形成效率的影響、營改增對服務業結構轉型的影響、企業所得稅對資本形成效率的影響, 并在實證分析的基礎上論述現行財稅政策在促進資本形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構建合理財稅政策的對策,以促進我國資本形成效率的提高。本書指出基于資本資源錯配的現實,在綜合要素率(技術進步貢獻率)偏低情況下,我國經濟的增長應逐步由物質資本刺激為主轉變為人力、技術資本投資為主導,提高資本形成效率,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因此應充分發揮財稅政策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構建基于物質資本、人力資本、技術資本三個維度的調控資本形成效率的財稅體系。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提升資本形成效率的財稅政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供給側角度出發,通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等所提供的數據分別測算了我國物質資本、技術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形成效率,發現我國資本形成效率較低,且存在構成、地區、行業等差異(即資源錯配),對經濟的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基于統計年鑒、wind數據庫和調查研究方法取得的數據, 實證分析財政政策對技術資本形成效率的影響、營改增對服務業結構轉型的影響、企業所得稅對資本形成效率的影響, 并在實證分析的基礎上論述現行財稅政策在促進資本形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構建合理財稅政策的對策,以促進我國資本形成效率的提高。本書指出基于資本資源錯配的現實,在綜合要素率(技術進步貢獻率)偏低情況下,我國經濟的增長應逐步由物質資本刺激為主轉變為人力、技術資本投資為主導,提高資本形成效率,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因此應充分發揮財稅政策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構建基于物質資本、人力資本、技術資本三個維度的調控資本形成效率的財稅體系。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提升資本形成效率的財稅政策研究 目錄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提升資本形成效率的財稅政策研究 作者簡介
席衛群,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江西財經大學財稅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西省稅務學會理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的咨詢專家,江西省情研究特約研究員以及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CTTI來源智庫江西省情研究中心研究員。先后作為第1負責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10多項,作為第2負責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世界銀行委托項目等。出版專著7部,主編教材4部,在CSSCI等專業刊物發表論文百余篇,多篇研究報告獲得江西省主要省領導批示。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