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危機十年回顧與反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68764
- 條形碼:9787509668764 ; 978-7-5096-687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危機十年回顧與反思 本書特色
2007年初春,世界經濟呈現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般的繁榮,殊不知,一場現代人從未經歷過的危機正在悄然走來。2008年中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國際金融市場驟現“忽喇喇似大廈傾”的悲壯,西方經濟逐漸陷入“昏慘慘似燈將盡”的凄涼。2018年元月,應朋友之邀在北京西城月壇南街一間普通辦公室里,做了一場《危機十年回顧與反思》的報告,雖然參會人數只有十幾人,但大家熱情高漲,會議原定于晚上九點結束,但討論延續到深夜。漫步在月壇南街十字街頭的燈光下,我的心中平添無限感慨。往事如煙,但并未消散,思緒不由得回到十多年之前。 預測危機 2006年7月,我畢業后進人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工作,當年我國經濟增速高達12.7%,消費者價格指數漲幅只有1.5%,輿論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出現了高增長、低通脹并存的現象。2007年9月4日,我在《中國證券報》上發表了《采取綜合措施緩解通脹壓力》,指出以GDP平減指數衡量,2006年通貨膨脹率達到3.7%,并不存在高增長、低通脹并存的現象。同時強調,劉易斯拐點已經出現,但存在可逆性,一旦世界經濟蕭條,將出現大量農民工失業的現象,通貨膨脹率自然降低。這一預言于次年年底不幸變為現實.眾所周知,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不久,我國出現了大量農名工提前返鄉現象。 通貨膨脹是金融危機的先行指標,在對通貨膨脹的研究告一段落之后我將研究重心轉向了危機。2007年底完成了近萬字的研究報告《從“二戰”后全球經濟的兩次擴張看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及我國對策》,2008年2月全文發表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經濟要參》。2008年2月18日,文章主要觀點和結論以《世界經濟將面臨三十年來□嚴峻形勢》一文發表于《中國證券報》,換言之,一場全球性的危機隨時可能來臨。半年之后,也就是2008年9月15日,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為標志,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危機十年回顧與反思 內容簡介
《危機十年回顧與反思》以預測危機和化危為機為主線,介紹了危機爆發前后十年作者對國內外重大經濟問題的研究。 《危機十年回顧與反思》分為四部分:一是2007年對通貨膨脹和金融危機的預測;二是2008-2009年對危機轉化為機遇的理論研究和政策建議;三是對危機后糧食安全和通貨膨脹的預警;四是對國際合作與中國經濟前景問題的研究。
危機十年回顧與反思 目錄
1.2 007年國際金融市場疑影重重
2.流動性過剩原因、影響與化解措施
3.農產品漲價是誘發通脹的元兇嗎
4.對我國當前物價上漲成因及趨勢的分析
5.采取綜合措施緩解通脹壓力
6.新興市場國家物價上漲原因、治理措施及其啟示
7.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快速增長,金融風險需要防范
8.從“二戰”后全球經濟的兩次擴張看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及我國對策
9.世界經濟將面臨三十年來*嚴峻形勢
第二篇 化危為機篇
10.當前世界經濟困境成因、發展趨勢及我國政策取向分析
11.從美蘇經濟崛起看次貸危機背景下中非合作前景
12.中國經濟周期研究及應對周期調整的方案
13.蘇聯利用西方經濟危機的經驗及啟示
14.危機轉化為機遇的國際經驗及啟示
15.世界經濟格局演變及我國政策取向
16.新興市場經濟體在全球經濟衰退中繼續保持增長
17.當前國際直接投資特點及我國政策建議
18.設備投資的國際經驗及對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啟示
第三篇 糧食安全與通貨膨脹篇
19.關于提高“十二五”糧食產量增速的對策建議
20.警惕我國糧食自給率下降及相關對策建議
21.結構性通貨膨脹理論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22.通脹的歷史溯源和前瞻:貨幣、商品及資產價格
23.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勞動力有效供給不足
24.不宜以人民幣升值抑通脹
第四篇 國際合作與中國前景篇
25.從危機后美國產業興衰看貿易戰終極目標及我國對策
26.美國銀行股東背景及啟示
27.國際評級機構存在的問題及治理措施
28.貨幣升值的理論分析和國際經驗
29.使用外匯儲備對外投資應注意的問題
30.當前跨國公司在華發展戰略及其影響分析
31.堅持獨立自主發展道路,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
32.新供給新需求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
參考文獻
危機十年回顧與反思 作者簡介
程偉力,江蘇豐縣人,先后畢業于蘇州大學數學系、上海財經大學統計系、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在《光明日報》《嘹望》等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研究報告多次獲得中央和有關部門領導批示。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