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透過日常行為 讀懂孩子內心:圖解兒童微動作心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62544
- 條形碼:9787122362544 ; 978-7-122-36254-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透過日常行為 讀懂孩子內心:圖解兒童微動作心理學 本書特色
初為人父人母,我們一定會有很多情緒,迷茫、無奈、煩躁、焦慮……
孩子不論進入哪一個階段,對父母來說,都是一次新的考驗,面對他們出現的新情況,父母該如何應對?作為父母,了解孩子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嗎?知道孩子的每一個階段的心理變化嗎?
孩子為什么會突然號啕大哭?面對剛剛接觸的外部世界,孩子為什么會感到恐懼?為什么孩子無法與其他小朋友友好相處?又是為什么他們喜歡自己一個人玩?為什么孩子喜歡手機,沉迷游戲?為什么他們總是重復同樣的錯誤?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高興、傷心、難過、興奮……當他們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情緒、抒發自己的情緒時,父母要怎么樣通過他們的表情和行為來判斷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應該怎么樣來處理并幫助孩子冷靜地面對自己遇到的事情。
作為父母,應該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就要對他們的心理變化重視起來,他們的行為、表情,都在暗示他們此時此刻的心理變化。
透過日常行為 讀懂孩子內心:圖解兒童微動作心理學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兩部分, **部分是用“keyword”來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心理 ; 第二部分是用“小動作”來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內心。每一個部分都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的不同特點進行闡述, 分成嬰兒期 (0-3歲) 、幼兒期 (3-6歲) 、兒童期前半階段 (6-10歲) 、兒童期后半階段 (10-13歲) 。
透過日常行為 讀懂孩子內心:圖解兒童微動作心理學 目錄
嬰幼兒期(0 ~ 3 歲) 002
01 怎么啦?沒事的喲! 002
02 因依戀而認生 004
03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性情特點 006
04 培養會話與交流的能力 008
幼兒期(3 ~ 6 歲) 010
05 挑戰外面的世界 010
06 想象力的豐富 012
07 明白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014
08 體會喜怒哀樂 016
兒童期前半期(6 ~ 10 歲) 018
09 他人也有各式各樣的想法 018
10 積極努力的時期和消極怠慢的時期 020
兒童期后半期至青春期(10 ~ 13 歲) 022
11 雖然高興但有些不忍心,
雖然很期待卻有些不安 022
12 明白自己“還有什么不懂” 024
13 重要的人從父母變為朋友 026
14 心理成長追趕不上身體的變化 028
15 想更親密,也渴望獨處 030
16 構筑良好的人際關系 032
17 我是誰? 034
從孩子的“表現”中了解孩子的內心
嬰幼兒期(0 ~ 3 歲) 038
01 認生現象嚴重,無法離開父母 038
02 只知道吮吸手指 042
03 夜間劇烈哭泣 046
04 拿到什么都往嘴里放 050
05 不親近爸爸 054
06 總是說“不要” 058
07 總做一些危險的事 062
08 抱著布偶不肯撒手 066
09 連簡單的指示也聽不進 070
10 自己的東西不借給別人或搶別人的東西 074
從“關鍵詞”中了解孩子的內心
嬰幼兒期(0 ~ 3 歲) 002
01 怎么啦?沒事的喲! 002
02 因依戀而認生 004
03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性情特點 006
04 培養會話與交流的能力 008
幼兒期(3 ~ 6 歲) 010
05 挑戰外面的世界 010
06 想象力的豐富 012
07 明白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014
08 體會喜怒哀樂 016
兒童期前半期(6 ~ 10 歲) 018
09 他人也有各式各樣的想法 018
10 積極努力的時期和消極怠慢的時期 020
兒童期后半期至青春期(10 ~ 13 歲) 022
11 雖然高興但有些不忍心,
雖然很期待卻有些不安 022
12 明白自己“還有什么不懂” 024
13 重要的人從父母變為朋友 026
14 心理成長追趕不上身體的變化 028
15 想更親密,也渴望獨處 030
16 構筑良好的人際關系 032
17 我是誰? 034
從孩子的“表現”中了解孩子的內心
嬰幼兒期(0 ~ 3 歲) 038
01 認生現象嚴重,無法離開父母 038
02 只知道吮吸手指 042
03 夜間劇烈哭泣 046
04 拿到什么都往嘴里放 050
05 不親近爸爸 054
06 總是說“不要” 058
07 總做一些危險的事 062
08 抱著布偶不肯撒手 066
09 連簡單的指示也聽不進 070
10 自己的東西不借給別人或搶別人的東西 074
幼兒期(3 ~ 6 歲) 078
11 頻繁眨眼和口吃 078
12 明明做不到還要逞強 082
13 打滾、哭鬧、愛發脾氣 086
14 無法和小伙伴們很好地相處 090
15 很少說話而且很固執 094
16 不懂小伙伴的想法和心情 098
17 總是獨自一個人玩耍 102
18 明明在家里很愛說話,在幼兒園卻一言不發 106
19 不聽話 110
兒童期前半期(6 ~ 10 歲) 114
20 鬧別扭或情緒低落 114
21 只在客廳學習 118
22 嚷著“不公平”,兄弟姐妹間總吵架 122
23 對自己喜歡的小朋友溫柔,
卻欺負其他小朋友 126
24 總是犯同樣的錯誤 130
25 不開口說話 134
26 沒有干勁,變得懶散 138
27 明明是該開心的時候卻心神不寧 142
28 一到上學的時候就肚子痛 146
29 不想主動說話 150
兒童期后半期至青春期(10 ~ 13 歲) 154
30 盡管有朋友,卻為朋友的事煩惱 154
31 總是心態消極 158
32 臉上長了痘痘,心情郁悶 162
33 不將感情表露出來 166
34 沉迷手機和游戲機 170
35 越來越不顧自己的形象 174
36 變得不怎么吃飯 178
37 總說“我被討厭了” 182
38 絕不穿父母特意買的衣服 186
后記 190
透過日常行為 讀懂孩子內心:圖解兒童微動作心理學 作者簡介
渡邊彌生,生于大阪。教育學博士。專業為發展心理學、 發展臨床心理學、學校心理學等。研究對象 為社會性與道德性的發展、霸凌等人際關系 中問題行動的預防及應對。目前任法政大學 文學部心理學專業教授,同時兼任該校研究 生院生活技能教育研究所所長。著有《親子 必備社會技能》《孩子“10歲的墻”是什么?》 等,編著有《孩子感情表現工作手冊》《發 展心理學(系列心理學和工作)》等。黃少安 北京大學日語口譯碩士畢業 CATTI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日語一級 翻譯出版東野圭吾推理小說《假面之夜》、 散文《每天都是小春日和》、百科《地球簡 史》《你不懂巧克力》等。曾旅居日本,于 日本知名大學從事教育工作,對兒童行為心 理學有一定的研究。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