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孟慶惠方言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638136
- 條形碼:9787567638136 ; 978-7-5676-3813-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孟慶惠方言文集 本書特色
本書系“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學術文庫”(第三輯)之一種,是著名方言學專家孟慶惠先生關于方言研究的論文之結集。孟慶惠先生花費近三十年時間,走遍安徽各縣,深入調研各地方言的語音、語法、詞匯,對安徽方言的分布、特點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論文集就是孟慶惠先生研究安徽方言的代表性成果,內容包括安徽地方方言用詞探源、安徽方言與安徽民歌、方言的古音撮要等方面,涉及黃山、歙縣、合肥、銅陵、皖西等安徽地方方言研究,這些論文在方言學界具有重要影響,對推進安徽方言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孟慶惠方言文集 內容簡介
走過八十多年的風雨征程,目前中文學科方向齊全,擁有很多相對穩(wěn)定、特色鮮明的研究領域。唐詩研究、古代文論研究、兒童語言習得研究、古典文獻研究、宋遼金文學研究、詞學研究、當代文學現(xiàn)象研究、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梵漢對音研究、句法語義接口研究等,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或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特別是李商隱研究的系列成果已成為傳世經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袁行霈先生說,本學科的李商隱研究,直接推動了《中國文學史》的改寫。 經過幾代人的薪火相傳,中文學科養(yǎng)成了嚴謹扎實的學術傳統(tǒng),培育了開拓創(chuàng)新的學術精神,打造了精誠合作的學術團隊,形成了理論研究與服務社會相結合、扎根傳統(tǒng)與關注當下相結合、立足本位與學科交融相結合、歷代書面文獻與當代口傳文獻并重的學科特色。 21世紀以來,隨著老一輩學者相繼退休,中文學科逐漸進入了新老交替的時期,如何繼承、弘揚老一輩學者的學術傳統(tǒng),如何開啟中文學科的新篇章,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迫切任務;谶@一初衷,我們特編選了這套叢書,名之為“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學術文庫”,計劃做成開放式叢書,一直出版下去。我們認為,對過去的學術成果進行階段性歸納匯集,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可以向學界整體推介我院的學術研究,展現(xiàn)學術影響力。 現(xiàn)在奉獻的是第三輯,文集作者既有年高德劭的退休老師,也有年富力強的年輕學者,學科領域涵蓋中國文學、語言學、美學、邏輯學等,大致可以反映文學院學術研究風貌的歷史傳承與時代新變。
孟慶惠方言文集 目錄
孟慶惠方言文集 作者簡介
孟慶惠,1933年生,安徽霍邱人。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1993年10月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從事“現(xiàn)代漢語”“漢語方言及調查”“教師口語——表述與訓練”等課程教學工作。參與安徽省方言普查工作,并撰寫《安徽方言概況》(省教育廳鉛印,內部發(fā)行);為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學教研室編寫的《漢語方音字匯》《漢語方言詞匯》兩書撰寫了關于“合肥方言”的內容;為現(xiàn)代漢語方言音庫編寫了《歙縣話音檔》;為《普通話基礎方言基本詞匯集》撰寫了關于“蕪湖方言”的內容。專著有《安徽方音辨正》《安徽省志•方言志》《徽州方言》等。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