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苜蓿簡史稿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43957
- 條形碼:9787030643957 ; 978-7-03-064395-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苜蓿簡史稿 本書特色
《苜蓿簡史稿》是作者多年研究苜蓿歷史、文化和科學的系列研究成果《苜蓿科學研究文叢》的第五分冊,也是文叢**分冊《苜蓿經》、第二分冊《苜蓿賦》、第三分冊《苜蓿考》、第四分冊《苜蓿史鈔》的延續和深化。《苜蓿簡史稿》共分為九章,從**章緒論開始,分別就苜蓿的起源與傳播、名實與物種、發展與分布、栽培管理技術、合理利用、科技、政策與經濟和史料資源等進行了研究。《苜蓿簡史稿》旁征博引,從以上所述多個方面進行了較深入系統的探討,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論觀點。
苜蓿簡史稿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九章, 從**章緒論開始, 分別就苜蓿的起源與傳播、名實與物種、發展與分布、栽培管理技術、合理利用、科技、政策與經濟和史料資源等進行了研究。書稿旁征博引, 從以上所述多個方面進行了較深入系統的探討, 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論觀點。
苜蓿簡史稿 目錄
目錄前言**章 緒論 1**節 與苜蓿起源相關的幾個歷史問題 2一、漢代苜蓿引入者 2二、漢代苜蓿傳入我國的時間 2三、漢代苜蓿原產地 3四、古代苜蓿物種 4第二節 張騫與漢代苜蓿引入的關系 5一、張騫引入苜蓿的概念形成 5二、對張騫與苜蓿關系的辨析 8三、張騫出使西域對我國引入苜蓿的意義 15第三節 我國古代苜蓿植物學知識的累積 16一、古代對苜蓿#性的認識 16二、近代苜蓿植物學研究 16第四節 古代苜蓿栽培利用 17一、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苜蓿栽培利用 17二、隋唐宋元時期苜蓿栽培利用 18三、明清時期苜蓿栽培利用 19四、近代苜蓿栽培利用技術 20第五節 方志中的苜蓿 21一、明清時期方志對苜蓿的記述 21二、民國時期方志對苜蓿的記述 22第二章 苜蓿的起源與傳播 23**節 苜蓿的起源說 24一、栽培植物的起源說 24二、苜蓿的起源中心說 26第二節 世界各地的苜蓿起源與傳播 27一、亞洲苜蓿的起源與傳播 27二、歐洲苜蓿的起源與傳播 29三、美洲苜蓿的起源與傳播 29四、大洋洲苜蓿的起源與傳播 30五、#洲苜蓿的起源與傳播 31六、美國*早苜蓿引種與格林苜蓿 31第三節 苜蓿入漢 34一、苜蓿的入漢背景 34二、苜蓿的引入 35三、苜蓿引入的時間 40四、漢代苜蓿的原產地 43五、苜蓿始種者和始種地 47第四節 苜蓿在我國古代農業中的地位及意義 47一、苜蓿在農業生產體系中的作用與地位 47二、苜蓿引種成功的意義 49第三章 苜蓿名實與物種 57**節 苜蓿名實 58一、“苜蓿”溯源 58二、苜蓿構詞與名稱演變 59三、苜蓿的異音異字和別名 62第二節 苜蓿物種 63一、不明花色的苜蓿 63二、苜蓿花色 67三、近代對苜蓿物種的考證 69第四章 苜蓿發展與分布 75**節 苜蓿的傳播與擴展 76一、苜蓿的傳播 76二、苜蓿傳播與擴展的動因 80第二節 西北苜蓿發展與種植分布 84一、西北畜牧及軍需馬之概況 84二、西北苜蓿之發展 88三、西北苜蓿種植之分布 104第三節 華北苜蓿發展與種植分布 106一、華北苜蓿之發展 106二、華北苜蓿種植之分布 110第四節 東北苜蓿的發展與種植分布 111一、東北苜蓿之發展 111二、東北苜蓿種植之分布 112第五節 川滇鄂湘苜蓿發展與種植分布 113一、川滇鄂湘苜蓿之發展 113二、川滇鄂湘苜蓿種植之分布 113第五章 苜蓿栽培管理技術 115**節 苜蓿栽培技術 116一、苜蓿適宜土壤 116二、苜蓿播種技術 117三、苜蓿種子處理 121四、苜蓿輪作制度 121第二節 苜蓿管理技術 124一、苜蓿田間管理 124二、苜蓿草田刈割制度 126三、干草調制 127四、種子田管理 128第三節 苜蓿農事月令 128一、把握農時的重要性 128二、苜蓿農事活動 128第六章 苜蓿合理利用 131**節 苜蓿的飼用性 132一、苜蓿的飼用形態 132二、兩漢魏晉南北朝苜蓿的飼用 133三、唐宋元苜蓿的飼用 135四、明清苜蓿的飼用 136五、近代苜蓿的飼用 139第二節 苜蓿的蔬食性 141一、苜蓿蔬菜的雛形 141二、苜蓿蔬菜的興盛 142三、苜蓿蔬菜的普遍性 143四、苜蓿救荒 146第三節 苜蓿的生態性 150一、苜蓿綠肥 150二、苜蓿改良鹽堿地 152第四節 苜蓿的觀賞性 154一、苑囿 154二、苑囿中的苜蓿 155第五節 苜蓿的本草性 156一、本草苜蓿的發展 156二、南苜蓿與紫苜蓿的本草性差異 159第七章 苜蓿科技 163**節 苜蓿植物生態學研究 164一、古代對苜蓿植物生態學的研究 164二、古代苜蓿物種考證 173三、民國時期對苜蓿植物生態學的研究 176四、苜蓿資源調查 179第二節 苜蓿栽培加工農藝技術研究 181一、苜蓿引種與技術示范 181二、苜蓿栽培生物學特性 187三、苜蓿栽培與草原改良 190四、苜蓿加工調制與飼喂 193五、苜蓿種子生產 194六、苜蓿的水土保持試驗 196七、苜蓿綠肥試驗 197第三節 苜蓿科技知識的傳播 197一、才報刊電臺對苜蓿科技知識的傳播 197二、苜蓿相關著作 200三、苜蓿植物生態學知識的累積 201第八章 苜蓿政策與經濟 205**節 苜蓿發展政策與建議 206一、苜蓿發展的政策 206二、苜蓿種植的政府管理 213三、發展苜蓿建議 219四、保護苜蓿村規 224第二節 苜蓿經濟與商品 224一、政府間交流的苜蓿財政支出 224二、苜蓿稅(制) 225三、苜蓿苑囿收入 226四、苜蓿官田 227五、苜蓿產量與收益 227六、苜蓿商貿 229七、苜蓿香品 230八、苜蓿貢品 232第九章 苜蓿史料資源 233**節 史書 234一、記載苜蓿的史書 234二、《史記》與《漢書》 235三、《資治通鑒》 240第二節 方志 240一、古代載有苜蓿的方志 240二、民國時期載有苜蓿的方志 244第三節 辭書 247一、記載苜蓿的辭書 247二、《說文解字》與《爾雅注疏》 248三、《字匯》與《正字通》 248四、《康熙字典》 248第四節 農書 249一、記載苜蓿的農書 249二、《四民月令》與《齊民要術》 250三、《四時纂要》與《農桑輯要》 251四、《救荒本草》與《群芳譜》 251五、《植物名實圖考》與《植物名實圖考長編》 252第五節 類書 253一、記載苜蓿的類書 253二、《博物志》與《述異記》 254三、《太平御覽》與《廣太平記》 255四、《永樂大典》與《古今圖書集成》 255主要參考文獻 257人名索引 276詞匯(短語)索引 282后記 290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