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新書--道德情操論(權威全譯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07723
- 條形碼:9787100107723 ; 978-7-100-10772-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道德情操論(權威全譯本) 內容簡介
《道德情操論》是斯密的倫理學著作,首次出版于1759年,斯密去世前共出版過六次。全書共有七卷構成,主要闡釋的是道德情感的本質和道德評價的性質。斯密在該書中繼承了哈奇森的道德感學說和休謨的同情論思想,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情感理論。他反對神學家用天啟 來說明道德的根源,而把他認為是人的本性中所有的同情的情感作為闡釋道德的基礎。他用同情的原理來解釋人類正義感和其它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來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并以此為基礎表明各種基本美德的特征。
新書--道德情操論(權威全譯本) 目錄
告讀者
**卷 論行為的合宜性
**篇 論合宜感
**章 論同情
第二章 論相互同情的愉快
第三章 論通過別人的感情同我們自己的感情是否一致,來判斷它們是否合宜的方式
第四章 續前章
第五章 論和藹可親和令人尊敬的美德
第二篇 論各種不同的適宜的激情程度
引言
**章 論從肉體產生的各種激情
第二章 論由于想象的某種特殊傾向或習慣而產生的那些激情
第三章 論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章 論友好的激情
第五章 論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 論幸運和不幸對人們判斷行為合宜性所產生的影響;以及為什么在一種情況下比在另一種情況下更容易得到人們的贊同
**章 雖然我們對悲傷的同情一般是一種比我們對快樂的同情更為強烈的感情,但是它通常遠遠不如當事人自然感受到的強烈
第二章 論野心的起源,兼論社會階層的區別
第三章 論由欽佩富人和大人物,輕視或怠慢窮人和小人物的這種傾向所引起的道德情操的敗壞
第二卷 論優點和缺點;或,報答和懲罰的對象
**篇 論對優點和缺點的感覺
引言
**章 任何表現為合宜的感激對象的行為,顯然應該得到報答;同樣,任何表現為合宜的憤恨對象的行為,顯然應該受到懲罰
第二章 論合宜的感激對象和合宜的憤恨對象
第三章 不贊同施恩者的行為,就幾乎不會同情受益者的感激;相反,對損人者的動機表示贊同,對受難者的憤恨就不會有一點同情
第四章 對前面幾章的扼要重述
第五章 對優點和缺點感覺的分析
第二篇 論正義和仁慈
**章 兩種美德的比較
第二章 論對正義、悔恨的感覺,兼論對優點的意識
第三章 論這種天性構成的作用
第三篇 就行為的優點或缺點,論命運對人類情感所產生的影響
引言
**章 論這種命運產生影響的原因
第二章 論這種命運產生影響的程度
第三章 論這種情感變化無常的*終原因
第三卷 論我們評判自己的情感和行為的基礎,兼論責任感
**章 論自我贊同和不贊同的原則
第二章 論對贊揚和值得贊揚的喜愛;兼論對責備和該受責備的畏懼
第三章 論良心的影響和權威
第四章 論自我欺騙的天性,兼論一般準則的起源和效用
第五章 論道德的一般準則的影響和權威,以及它們被公正地看作造物主的法則
第六章 在什么情況下,責任感應該成為我們行為的唯一原則;而且在什么情況下,它應該同其他動機一起發生作用
第四卷 論效用對贊同情感的作用
**章 論效用的表現賦予一切藝術品的美,兼論這種美所具有的廣泛影響
第二章 論效用的表現賦予人的品質和行為的美,以及關于這種美的概念可能在何種程度上被看成一種原始的贊同原則
第五卷 習慣和風氣對有關道德贊同和不贊同情感的影響
**章 論習慣和風氣對我們有關美和丑的看法的影響
第二章 論習慣和風氣對道德情感的影響
第六卷 論有關美德的品質
引言
**篇 論個人的品質,就它對自己幸福的影響而言;或論謹慎
第二篇 論個人的品質,就它可能對別人的幸福發生影響而言
引言
**章 論天性致使個人成為我們關心和注意的對象所依據的次序
第二章 論天性致使社會團體成為我們慈善對象的次序
第三章 論普施萬物的善行
第三篇論自我控制
第六卷結論
第七卷 論道德哲學的體系
**篇 論應當在道德情感理論中加以考察的問題
第二篇 論已對美德的本質作出的各種說明
引言
**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合宜性之中的那些體系
第二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謹慎之中的那些體系
第三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的那些體系
第四章 論放蕩不羈的體系
第三篇 論已經形成的有關贊同本能的各種體系
引言
**章 論從自愛推斷出贊同本能的那些體系
第二章 論把理性視為贊同本能的根源的那些體系
第三章 論把情感視為贊同本能的根源的那些體系
第四篇 論不同的作者據以論述道德實踐準則的方式
譯后記
人名譯名對照表
展開全部
新書--道德情操論(權威全譯本)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1723-1790):生于蘇格蘭,青年時期就讀于牛津大學。1751年至1764年在格斯哥大學任哲學教授期間,發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為他在學術界贏得了聲譽。他發表于1776年的《論國民與國家的財富》使他終于享有榮譽和愛戴。他于1790年去逝。一生未娶,沒有子女。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