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澳大利亞原住民小說與非原住民小說的歷史批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223012
- 條形碼:9787313223012 ; 978-7-313-22301-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澳大利亞原住民小說與非原住民小說的歷史批評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對比解析六部具有代表性的澳大利亞小說( 三部非原住民小說《樹葉裙》《憶巴比倫》《神秘的 河流》,三部原住民小說《潘坶嵬》《心中的明天》 《卡奔塔利亞灣》),并運用批判性白人研究 (Critical Whiteness Studies)理論揭示小說文本 中官方歷史敘事和原住民口述歷史之間的張力,探討 澳大利亞身份政治問題及左翼史學家的主張對六位作 家創作過程及寫作風格產生的影響。本書作者認為, 六部小說通過復調式歷史敘述,在白人主體和原住民 主體之間構建起主體間性空間,對增強澳大利亞民族 一 身份認同和彰顯澳大利亞文學的地方特色具有 重要的意義。本書適合從事澳大利亞文學及文化研究 的廣大師生及其他相關研究人員閱讀參考。
澳大利亞原住民小說與非原住民小說的歷史批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對比解析六部具有代表性的澳大利亞小說 (三部非原住民小說《樹葉裙》《憶巴比倫》《神秘的河流》, 三部原住民小說《潘坶嵬》《心中的明天》《卡奔塔利亞灣》) , 并運用批判性白人研究 (Critical Whiteness Studies) 理論揭示小說文本中官方歷史敘事和原住民口述歷史之間的張力, 探討澳大利亞身份政治問題及左翼史學家的主張對六位作家創作過程及寫作風格產生的影響。
澳大利亞原住民小說與非原住民小說的歷史批評研究 目錄
1.1 澳大利亞小說與歷史的對話
1.2 澳大利亞小說中的身份政治
1.3 原住民身份的界定
1.4 批判性白人研究與澳大利亞小說
1.5 研究意義及論文框架
第2章 白人主體反思的殖民歷史
2.1 原住民與 奠基神話
2.2 《樹葉裙》:尋求精神救贖
2.3 《憶巴比倫》:跨越語言藩籬
2.4 《神秘的河流》:質疑奠基神話
2.5 小結
第3章 原住民主體重構的殖民歷史
3.1 原住民口述傳統與英語敘事
3.2 《潘坶嵬》:原住民社會的“三層真相”
3.3 《心中的明天》:原住民混血兒的身份回歸
3.4 《卡奔塔利亞灣》:原住民視角的自主家園
3.5 小結
第4章 原住民身份衍生的主體間性空間
4.1 爭議歷史與主體性建構
4.2 原住民主體與原住民家園的相互建構
4.3 白人主體與原住民主體的相互建構
4.4 小結
第5章 結論:爭議歷史的寓言式解讀
參考文獻
索引
澳大利亞原住民小說與非原住民小說的歷史批評研究 作者簡介
邢春麗,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外文系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現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曾于2008—2009年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語言中心作訪問學者,于2015—2016年赴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人文學院作訪問學者。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