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講堂遺錄 本書特色
《講堂遺錄》為錢穆先生講堂記錄稿。“中國思想史六講”起自上古,從*基本的宇宙論與人生論問題入手,追本溯源,闡述中國思想異于西方哲學之特性,繼之探究儒家、墨家、道家、名家等學派的源流與根本意旨。“中國學術思想十八講”匯集錢先生對先秦、秦漢、明清三個時期學術思想的研究綜述,系統勾勒中國學術思想的脈絡。
講堂遺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于中國哲學的研究著作,包括《中國思想史六講》與《中國學術思想十八講》兩部分。《中國思想史六講》從*基本的宇宙論與人生論問題入手,探究儒家、墨家、道家、名家等學派的源流與根本意旨。《中國學術思想十八講》匯集了錢先生對先秦、秦漢、明清三個時期學術思想的研究綜述。
講堂遺錄 目錄
講堂遺錄 作者簡介
錢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賓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學、中學教員。1930年,他由顧頡剛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學執教,從此躋身學術界。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與唐君毅、張丕介等創建新亞書院,任院長。1967年10月,錢穆先生移居臺北,被選為中研院院士,臺北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 錢穆先生博通經史文學,擅長考據,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畢生著書七十余種,另有大量學術論文,共約一千八百萬字。他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的通論方面,多有創獲,尤其在先秦學術史、秦漢史、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清代與近世思想史等領域,造詣甚深。錢穆先生在現代中國學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