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文化傳統與家國情懷的審視:以陳忠實及其《白鹿原》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52888
- 條形碼:9787520352888 ; 978-7-5203-5288-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傳統與家國情懷的審視:以陳忠實及其《白鹿原》為例 本書特色
陳忠實是當代文學大家,《白鹿原》是長篇小說的一座高峰。在對白鹿原上家族百年變遷史的描述過程中,陳忠實以小說的形式從文化傳統和家國情懷的視角飽含深情地剖析了民族秘史。作者從歷史地理、社會思潮、經濟社會背景、關學支撐、文學傳統、等角度介入,重點分析了典型人物和經典化歷程,盡可能地再現了作家作品的文化傳統和家國家園情懷。全書運用馬克思主義家國理論,歷史品味濃郁,以關學文化傳統為主線,有學術的嚴謹分析和堅守錘煉,有娓娓道來的通俗解讀,亦是對作者和陳忠實近二十年交往的理論升華和總結。
文化傳統與家國情懷的審視:以陳忠實及其《白鹿原》為例 內容簡介
陳忠實是當代文學大家,《白鹿原》是長篇小說的一座高峰。在對白鹿原上兩個家族百年變遷史的描述過程中,陳忠實以小說的形式從文化傳統和家國情懷的視角飽含深情地剖析了民族秘史。作者從歷史地理、社會思潮、經濟社會背景、關學支撐、文學傳統、等角度介入,重點分析了典型人物和經典化歷程,盡可能地再現了作家作品的文化傳統和家國家園情懷。全書運用馬克思主義家國理論,歷史品味濃郁,以關學文化傳統為主線,有學術的嚴謹分析和堅守錘煉,有娓娓道來的通俗解讀,亦是對作者和陳忠實近二十年交往的理論升華和總結。
文化傳統與家國情懷的審視:以陳忠實及其《白鹿原》為例 目錄
章 創作準備
節 歷史地理意義上的白鹿原
第二節 晚清開始涌動的社會思潮
第三節 家國、家園與經濟社會背景
第二章 關學與文化支撐
節 《白鹿原》的關學傳統
第二節 鄉約與鄉村治理
第三節 文化重負:辮發與纏足
第四節 《白鹿原》的民俗傳統
第五節 秦腔的歷史文化傳統
第三章 軍閥亂象和民初人物
節 軍閥亂象與《白鹿原》
第二節 于右任與劉鎮華
第三節 牛兆濂與范紫東
第四章 陳忠實的文學傳統
節 “”期間的創作
第二節 文學傳統的汲取
第三節 焦慮、孤獨與平民化
第四節 理論升華
第五章 典型人物
節 白嘉軒:另類地主和獨立人格
第二節 鹿馬勺、勾踐與鹿子霖
第三節 傳統社會后的智者:朱先生
第四節 白孝文:小寫的頑強生命
第五節 女性悲歌
第六節 黑娃:欲說還休的革命者
第六章 經典與經典化
節 《白鹿原》的經典化
第二節 災難與死亡面前的人心
第三節 《白鹿原》與經典類作品比較
參考文獻
傳統與情懷:致敬腳下的土地與身邊的文學(代后記)
文化傳統與家國情懷的審視:以陳忠實及其《白鹿原》為例 作者簡介
張志昌,男,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師,1970年生,陜西扶風人,陜西師范大學博士。近些年專注于政治哲學和傳統文化研究,有相關論文和著作面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