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數字經濟時代公司創業的機會把握之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031218
- 條形碼:9787569031218 ; 978-7-5690-312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經濟時代公司創業的機會把握之道 內容簡介
本書在對數字經濟時代創業商機的定義、模型與類型等內容論述的基礎上, 重點對創業商機的設計原理、驗證流程、利用方法進行了系統分析, 結合時代特征和發展規律, 明確我國企業公司創業商機開發利用之道。該書共分7個部分, 內容包括: 概論 ; 相關文獻綜述 ; 公司創業機會的概念內涵 ; 公司創業機會的設計等。
數字經濟時代公司創業的機會把握之道 目錄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目的與內容
1.4 技術路線與研究方法
1.5 結構與創新
2 相關文獻綜述
2.1 數字經濟發展現狀與趨勢
2.2 創業機會相關文獻綜述
2.3 公司創業的研究現狀
2.4 戰略轉型相關研究
2.5 關于創業機會及其管理研究述評
本章小結
3 公司創業機會的概念內涵
3.1 創業機會的定義
3.2 創業機會的屬性
3.3 公司創業機會與戰略轉型的關系
3.4 公司創業機會的分類
3.5 創業機會的作用
3.6 創業機會的測度
本章小結
4 公司創業機會的設計
4.1 利用技術基礎
4.2 瞄準顧客難題
4.3 設計解決方案
4.4 預測供求均衡
本章小結
5 公司創業機會的驗證
5.1 技術功能性測試
5.2 顧客價值測試
5.3 應用范式測試
5.4 供求匹配測試
本章小結
6 公司創業機會的利用
6.1 商業生態戰略
6.2 系統集成方法
6.3 同步工程運作
本章小結
7 研究結論與未來展望
7.1 研究結論
7.2 管理啟示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數字經濟時代公司創業的機會把握之道 節選
《數字經濟時代公司創業的機會把握之道》: 1.1.2 我國大型企業的戰略轉型迫在眉睫 以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大型企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關乎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國計民生,更關乎社會的整體穩定。所以要實現我國整體經濟社會的轉型,離不開大型企業的戰略轉型。在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生態環境成本與日俱增,能源資源短缺約束加劇,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不振、增長乏力,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大背景下,傳統的依靠低成本、大規模進行的產業鏈低端加工制造和量大利薄的對外貿易已經無法支撐我國大型企業持續發展! ≡谖覈,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不僅擔負著帶動經濟發展的重任,而且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社會穩定、制度建設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從國家到地方、從理論界到實踐界已普遍將戰略轉型作為破解傳統產業發展瓶頸、實現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由于我國國有大型企業普遍具有人員多、社會責任大、歷史包袱重等現實特點,如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優勢,有步驟、有計劃地實現戰略轉型成為關鍵問題。因此,以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大型企業往哪兒轉、如何轉、怎么轉就成為亟待各方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課題。 1.1.3 我國企業戰略轉型研究和實踐亟待提升 我國企業的戰略轉型問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改革開放以來,按照“引進一消化一吸收一再創新”的方針,我國用巨大的市場吸引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實現了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隨著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和開放程度的日益深入,傳統的“引進一消化一吸收一再創新”模式已經越來越不能支撐我國企業的持續發展,也不能滿足日益提升的市場需求和水平。由于勞動力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生態環境成本與日俱增、能源資源短缺約束加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等影響,我國企業競爭的傳統優勢正在逐漸喪失,要想實現持續發展,必須改變傳統的增長方式,依靠自主創新,實現戰略轉型。在國外,企業發展本身就是一個面對市場變化不斷升級改造、不斷創新的過程,基本不存在我國企業普遍面臨的由于改革開放早期“用市場換技術”所導致的技術和產業升級換代的問題。另外,國外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升級、改造、創新完全是一種市場行為,大規模裁員、破產清算、退市等市場運作手段和結果屢見不鮮,而這些對我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而言基本是難以接受的。可見,我國大型企業的戰略轉型問題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難題,需要我國的研究者和企業家結合我國實際和國情進行研究、探索和破解! ∥覈鴮鹇赞D型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還需進一步提升和完善。在理論研究方面,有些學者沒有充分考慮戰略轉型的特殊性,僅僅將其作為戰略管理問題,運用傳統的戰略管理理論和方法來進行研究,沒有形成系統而科學的戰略轉型方法,無法支撐和指導我國企業戰略轉型實踐。在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的戰略轉型實踐中,還存在著主要領導、企業家“一言堂”“拍腦袋”的現象,依據“領導意志”進行戰略轉型的規劃與決策,導致企業不僅無法通過戰略轉型實現持續發展,反而會由于決策失誤而導致戰略轉型失敗,加重企業發展的負擔。在當前全球科技快速發展、不斷創新的背景下,這種論證不充分、風險不可控的戰略轉型規劃與決策的“毫厘之差”,將會導致戰略轉型實施與結果的“千里之失”,不僅無法使企業順利登上“錯過的船”(Missing the Boat),實現戰略轉型,反而可能會使企業登上“沉沒的船”(Sinking the Boat),加速企業的衰敗,給企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損失。由此可見,在我國戰略轉型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需要充分考慮我國的具體國情和實際,重點破解我國大型企業的戰略轉型規劃和實現方式問題!
數字經濟時代公司創業的機會把握之道 作者簡介
逄健,男,1982年3月生,山東青島人,F為西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創業管理、創業融資與估值、公司風險創業等。長期專注于創業管理和公司創業領域的科研、教學工作,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8篇,主持、主研國家、省部級項目4項,主持英國繁榮基金項目2項,指導團隊獲得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1項,榮獲“四川省第六屆‘導航名師’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課程教學大賽(本科組)二等獎”“西南石油大學首屆課堂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為多家企業提供創業、融資、營銷等管理咨詢。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