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新世紀兒童文學新論:兒童幻想小說敘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907203
- 條形碼:9787558907203 ; 978-7-5589-072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世紀兒童文學新論:兒童幻想小說敘事研究 內容簡介
兒童幻想小說是隸屬于兒童文學的一個分支,承襲流傳在民間傳說故事里的原始思維與狂野想象,十九世紀,德國的格林兄弟收集出版**版德國民間故事集,民間的想象開始匯入童話創作的血液。地處歐洲的英國出現了約翰·羅斯金、查爾斯·金斯利、路易斯·卡洛爾、J. R. R. 托爾金等一批具有前瞻視野和實驗精神的作家,兒童文學開始進入一個想象的時代。在中國,孫毓修、葉圣陶、鄭振鐸等兒童文學作家開啟了用童話進行寓教于樂的傳統,經過張天翼、陳伯吹、嚴文井等的傳承與創新,孫幼軍、班馬、薛濤等的銳意進取與探索,殷健靈、彭懿、曹文軒等的仗義擔當與掘進,中國兒童文學一直在幻想創作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實現了從童話故事到幻想小說的裂變。本書嘗試將現當代中國兒童幻想小說與英美兒童幻想小說放置到同一語境中加以共同觀照,從敘事的角度切入,分析探討兒童幻想小說所表現出的**國別、歷史、文化等外部差異的內在共性特征,試圖充分全面地展示兒童幻想小說風靡全球的跨文化魅力背后的藝術奧秘。
新世紀兒童文學新論:兒童幻想小說敘事研究 目錄
一、問題的緣起
二、中西方視域下兒童幻想小說的理論探討
**章 兒童幻想小說的文體界定
**節 作為一種文體的幻想小說
第二節 幻想小說的兒童體征
第二章 歷史演進的“源”與“流”
**節 神話傳說中的幻想根系
第二節 兒童幻想小說發展的中西方圖景
第三章 剛柔并濟的成長敘事
**節 “善——惡”之辨
第二節 自我的拷問
第三節 愛的救贖
第四章 千姿百態的人物世界
**節 人類形象:兒童
第二節 人類形象:成人
第三節 動物形象
第四節 鬼魅形象
第五章 敘事結構的奇幻變奏
**節 線性敘事的基本結構
第二節 “遠征式”結構
第三節 “歷險式”結構
第四節 “童話式”結構
第五節 “滲透式”結構
第六章 敘事視角的多元聚焦
**節 敘事視角:敘事分析的基石
第二節 無聚焦敘事:融“幻”于“真”
第三節 固定式內聚焦敘事:求“真”于“幻”
第七章 敘事時間的虛實之維
**節 熱氏時間“三概念”
第二節 幻想敘事的時序
第三節 幻想與現實的“時間對話”
第八章 亦真亦幻的空間建構
**節 空間:敘事的“魔界”
第二節 空間的色彩話語
第三節 現實與幻想的空間氛圍
第四節 空間變易的敘事動力
結語
參考文獻
新世紀兒童文學新論:兒童幻想小說敘事研究 節選
一、兒童幻想小說是寫兒童的 兒童幻想小說的“兒童”有著具體明確的內容指向。它講述的是兒童主人公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所思所想,以兒童主人公為中心,由此蔓延輻射主人公的物質生活、社會生活或精神生活。兒童成長過程中的身體發育、“胡思亂想”以及喜怒哀樂的情感糾結都成為故事關注的焦點。兒童主人公與外部世界或內在自我的矛盾沖突推動著故事的發展,影響著情節的走向。換句話說,兒童主人公以及有關主人公的一切構成整個敘事活動的核心,兒童在幻想敘事中的主體地位不可撼動。因此,有關兒童的問題的捕捉與呈現是其兒童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作品的讀者反響。 “寫兒童”的幻想小說對問題的捕捉應當有一種到位的“切身感”。作家能夠真正深入實地,走進生活去了解兒童,傾聽兒童的心聲,①對困擾兒童的問題有切身的體察和領會,并通過幻想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傳達給兒童讀者,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產生共鳴,對作家所講述的問題有切身的感受和體會。這樣一來,問題的發掘和提煉對“切身感”的實現至關重要。文學是人學,關心和探討的都是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的發現則需要回到人類自身,回到與人類有著密切聯系的事物身上,回到以人為中心建立起的復雜關系網中去。一言以蔽之,問題的發現必須回到現實生活中去,仔細地看,耐心地聽,慢慢地領悟其中的真義,洞悉其中存在的問題。所以,兒童幻想小說作家要實現對兒童問題的“切身”探討,就必須踏踏實實扎根現實社會,憑借自己對兒童日積月累的觀察,以及對兒童身心的真切關懷,敏銳地感知捕捉問題。單純地憑空想象捏造,抑或是鸚鵡學舌、人云亦云,是對幻想小說文學性的抹殺,亦是對兒童的漠視與誤讀,會使幻想淪落為粗制濫造的“空想”和“胡話”。 雖然大部分兒童幻想小說或多或少、或好或壞地都在討論某個問題,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凡是有著一定程度“問題意識”的兒童幻想小說都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兒童性”,這取決于對問題捕捉與呈現的第二個層面,即小說講述的問題是否真實存在,是否確確實實是當下兒童面臨的重要問題。我們大致可以從三個維度來考察作家對問題的捕捉是否真實:歷史時代、年齡階段和兒童個性。 像其他的社會現實問題一樣,關于兒童的問題或者兒童面臨的問題也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不同時代的兒童有著不同的困境和煩惱,生活在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兒童與生活在90年代的中國兒童,因歷史變化所產生的巨大環境差異,擁有完全不同的成長經歷。他們的喜好、困惑、理想甚至游戲都被深深烙刻上時代的印記。因此,脫離歷史時代背景的“問題”純粹是作家臆造假想的偽問題。 ……
新世紀兒童文學新論:兒童幻想小說敘事研究 作者簡介
聶愛萍,文學博士,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師范院校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研究方向為英語兒童文學,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一項、省級項目兩項,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及省部級項目。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評論數十篇,參與編寫《新編美國文學史及選讀》,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英語兒童文學》(副主編)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