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文化體制的改革與創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10356
- 條形碼:9787521810356 ; 978-7-5218-103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化體制的改革與創新 內容簡介
本文對我國文化體制改革與創新進行講述和概括,文化建設是國家“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體制改革作為文化繁榮發展的根本動力,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在整個中國文化體制生發、定型、演進以及改革變遷的過程中,文化體制改革戰略地位得到明顯提升,改革力量不斷凝聚,多種改革策略和技術性方案得到有益嘗試,支撐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遺產保護、文化交流等文化行業領域的繁榮發展。改革是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根本動力,但同時改革不到位也制約著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步伐。總結過去四十年來的文化體制改革進程可以發現,我們在文化體制改革中取得了不俗成績,積累了諸多寶貴經驗教訓,同時我們的改革仍然在路上,改革仍需攻堅克難、砥礪前行。
中國文化體制的改革與創新 目錄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文化體制的歷史來源與定型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文化體制的基本結構與特征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文化體制的歷史價值
第二章 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起步階段(1978~1991年)
一、撥亂反正與文化事業的恢復
二、文化機構的“試錯性”改革探索
三、文化事業體制的宏觀結構調整與分類改革
四、文化市場的興起與文化產業屬性的初顯
第三章 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探索階段(1992~2002年)
一、市場化改革方向的確立與探索
二、文化行業管理體制的改革調整
三、文化行業的集團化與資本化
四、體制外增量的改革發展
第四章 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加速階段(2003~2012年)
一、事業與產業的分途發展
二、文化體制改革全面實施
三、文化創新戰略的實施與文化強國戰略的確立
第五章 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全面深化階段(2013年至今)
一、從“文化管理”到“文化治理”
二、建立和完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
三、大部制改革與文化機構改革創新
四、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第六章 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經驗總結與趨勢展望
一、四十年來文化體制改革的基本判斷
二、四十年來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基本經驗
三、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文化體制的改革與創新 節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缺乏管理全國的經驗,對于這些私營新聞機構也沒有形成明確的政策思路。*初只是根據公私兼顧的原則,在經濟上予以扶持,這實際上還只是一種從外部施加影響力的權宜之策。1949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發出電報:“私營報紙及公私合營報紙,在現階段有其一定的必要,故應有條件予以扶助。”該電報還明確指示華東局宣傳部要扶助《大公報》,“撥給適當數目紙張,作為公股投入該報”。②根據這一精神,各大城市均采取了一些措施,改善私營報紙的處境。1950年,中共決定采取公私合營等措施,對私營報紙實行社會主義改造。1950年7月,《大公報》率先實行公私合營,并在報社內建立中共黨組。《大公報》公私合營后,根據當時新聞總署的指示,既不正式對外宣布,也不故意否認。接著,《文匯報》《新民晚報》也先后實行了公私合營,在經濟上除保留私股外,由政府予以適當的投資或貸款作為公股,以扶持報紙發展。至1953年,私營報紙除停辦外,全部實行了公私合營。此后,人民政府又逐漸退還私股,進一步將公私合營報紙改造成公營報紙。③ 改造私營廣播電臺的情況也與私營報紙基本相同。至1953年,全國各大城市的私營廣播電臺全部實行公私合營,后又并人當地國營廣播電臺。④經過對私營報社及廣播電臺的社會主義改造,在新聞領域建立了以《人民日報》為首的各地省委、市委機關報系統,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為首的各省市人民廣播電臺系統。 (3)對電影業的公有制改造。民國時期,中國電影業主要集中在上海。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電影機構,除“東北影片經理公司”“華北影片經理公司”“華東影片經理公司”三家國營電影公司外,還有7家民辦私營電影廠,即文華影業公司、昆侖影業公司、國泰影業公司、大同影業公司、大中華影業公司、大光明影業公司、華光影業公司,這些民營電影機構幾乎全部集中在上海。①此外還有1950年3月成立的公私合營的長江電影制片廠。 民國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電影是大眾化消費產品,受眾廣泛。隨著人民解放軍先后解放東北、華北、中原和中南、西南地區,地方政府也按照公共制的原則組建了一批公有制的電影放映發行公司,開始了電影行業的公有制科層管理體制的探索和實踐。 1949年3月1日,東北影片經理公司在沈陽成立,其后又分別在沈陽、哈爾濱、長春、齊齊哈爾、牡丹江設立辦事處,在錦州、佳木斯、安東、吉林設立發行站,并設立駐朝鮮代表處,這本質上是一種科層官僚體制。1949年5月15日,華北影片經理公司在北平成立,相繼在山西、內蒙古、張家口、石家莊、唐山等地設發行代表。1949年9月15日,中共在接管國民黨黨辦的中央電影企業有限公司業務部的基礎上成立了華東影片經理公司,下設上海、南京、杭州、濟南、福州、南昌、合肥辦事處。1950年1月15日,西北影片經理公司在西安成立。1950年2月1日,西南影片經理公司在重慶成立,下設四川、云南兩省辦事處和貴州省發行站。1950年3月1日,中南影片經理公司在漢口成立,下設湖南、江西、河南辦事處。 ……
中國文化體制的改革與創新 作者簡介
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政府特殊津貼享規范化共和國哈哈哈共和國和韓國國會受者。 1962年畢業回國分配在中科院電子所七室從事水聲專業研究工作。 1964年中科院聲學所成立,轉入聲學所繼續從事水聲研究工作。 1984年至1986年曾返回列寧格勒電工學院學習進修兩年。 1986年提升為副研究員。 1993年提升為研究員。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