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654881
- 條形碼:9787560654881 ; 978-7-5606-5488-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學 本書特色
本書根據“通俗、易懂、實用”為原則編寫,強調將理論知識、實際案例相結合。必須掌握的知識需要講通講透,而且需要易懂。并且本書新增了與現代金融相關的“行為金融”和“互聯網金融”相關的章節。對于那些不適用于應用型本科的部分,晦澀難懂且在金融學界存在爭議的內容會適當地刪減或者做簡要介紹。在具體的金融案例方面盡量:抓原理、貼時事、符現狀、重互動,要求學生了解到實際知識并且能夠融會貫通地進行分析。
金融學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應用型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及定位,是在對目前通行的多本金融學教材進行分析、比較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適用于地方高校和獨立院校的教學,對應用型高校的教學工作具有參考價值。
本書主要介紹金融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書中引用了大量的實際案例,將金融學理論同其在社會生活領域的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同時,結合金融業近年來的發展情況,對互聯網金融進行了闡述。本書有助于學生建立金融學基本概念和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金融學思維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并*終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
本書適用于應用型高校本科金融學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財政學專業、投資專業、保險學專業、經濟統計學專業、工商管理專業、會計學專業、審計學專業、工程管理專業等經濟管理類相關專業的學生學習。
金融學 目錄
**章 貨幣 1
**節 貨幣是什么 1
一、貨幣的起源 1
二、貨幣的本質 4
三、貨幣的職能 6
四、貨幣形態及其功能的演變 8
第二節 什么是貨幣 11
一、馬克思關于貨幣量范圍的論述 11
二、貨幣量的層次劃分 12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15
第二章 貨幣制度 16
**節 貨幣制度內容及其演變 16
一、貨幣制度的形成 16
二、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 17
三、貨幣制度的演變 19
第二節 中國貨幣制度 22
一、新中國的貨幣制度 22
二、“一國兩制”下的地區性貨幣制度 23
第三節 國際貨幣制度與改革 25
一、國際貨幣制度的內容 25
二、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 25
三、國際貨幣制度的改革 27
四、貨幣國際化問題的演進和改革 28
五、區域性貨幣制度 30
六、人民幣國際化及其路徑 31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33
第三章 利息和利率 34
**節 信用 34
一、信用的產生和發展 34
二、信用的作用 36
三、信用形式 37
第二節 利息 41
一、利息的本質 41
二、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關于利息的觀點 41
三、西方經濟學關于利息的觀點 42
第三節 利率 44
一、什么是利率 44
二、利率的分類 44
三、利率相關理論 45
四、影響利率的因素 51
五、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 52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57
第四章 外匯和匯率 58
**節 外匯及外匯管制 58
一、什么是外匯 58
二、外匯的分類 59
三、外匯儲備 59
四、外匯管制 60
第二節 匯率 62
一、什么是匯率 62
二、匯率的分類 62
三、匯率的標價方法 64
第三節 匯率的決定 65
一、影響匯率的因素 65
二、相關匯率決定理論 66
第四節 我國外匯管理制度改革 68
一、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發展歷程 68
二、我國外匯管理體制和資本管制政策的
現行框架 70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72
第五章 金融市場 73
**節 金融市場概述 73
一、金融市場的概念 73
二、金融市場的特點 73
三、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 74
四、金融市場的功能 75
五、金融市場的分類 76
第二節 貨幣市場 77
一、貨幣市場概述 77
二、貨幣市場的種類 78
第三節 資本市場 85
一、資本市場概述 85
二、資本市場的種類 85
第四節 其他金融市場 92
一、黃金市場 92
二、外匯市場 94
三、證券投資基金市場 97
四、風險投資和創業板市場 101
第五節 國際金融市場 103
一、國際金融市場的分類 103
二、國際金融市場的作用 104
三、國際金融市場簡介 105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109
第六章 金融機構體系 110
**節 金融機構及其功能和類型 110
一、金融機構及其體系的概念 110
二、金融機構的功能 110
三、金融機構的類型 111
第二節 西方國家的金融中介機構體系 112
一、中央銀行 112
二、商業銀行 113
三、各類專業銀行 113
四、政策性銀行 117
五、非銀行金融機構 122
第三節 我國金融機構體系 126
一、我國現行的金融機構體系 126
二、我國香港地區的金融機構體系 135
第四節 國際金融機構體系 137
一、國際金融機構的建立 137
二、主要的國際金融機構 137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144
第七章 商業銀行 145
**節 商業銀行概述 145
一、商業銀行的產生與形成途徑 145
二、商業銀行的性質與職能 147
第二節 商業銀行業務 151
一、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 151
二、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 152
三、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 153
第三節 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與發展趨勢 154
一、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 154
二、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與風險管理 156
三、現代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 162
第四節 中國商業銀行的改革與發展 165
一、中國商業銀行改革歷程 165
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 166
三、中國存款保險制度建設 167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168
第八章 中央銀行 169
**節 中央銀行的產生與發展 169
一、中央銀行產生的經濟背景 169
二、中央銀行產生的必要性 170
三、中央銀行的初創階段 171
四、國家對中央銀行的控制 172
五、中央銀行在中國的發展 173
第二節 中央銀行制度類型 174
一、中央銀行的所有制形式 174
二、中央銀行制度類型 175
第三節 中央銀行的性質與職能 176
一、中央銀行的性質 176
二、中央銀行的職能 177
第四節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問題 180
一、中央銀行獨立性的含義 180
二、中央銀行獨立性問題的提出 181
三、中央銀行保持獨立性的重要性 181
四、中央銀行獨立性的獨立程度和
衡量標準 182
五、中央銀行獨立性的模式 183
六、中國中央銀行的相對獨立性 184
第五節 中央銀行的業務 184
一、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 185
二、中央銀行的資產業務 187
三、中央銀行的其他業務 189
四、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189
五、中央銀行體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統 190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193
第九章 貨幣需求、貨幣供給與
貨幣均衡 194
**節 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 194
一、貨幣需求概述 194
二、貨幣需求理論 197
第二節 貨幣供給及其口徑 200
一、貨幣供給和貨幣供給理論 200
二、貨幣供給理論的產生和發展 202
三、貨幣供給的多重口徑 205
四、名義和實際貨幣供給 206
第三節 貨幣供給機制 207
一、貨幣供給的形成機制 207
二、貨幣供給的決定機制 208
三、貨幣供給的調控機制 210
第四節 貨幣均衡 213
一、貨幣均衡及其理論模型 213
二、貨幣失衡及其調整途徑 216
三、開放經濟條件下的貨幣均衡 219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224
第十章 開放經濟的均衡 225
**節 國際收支 225
一、國際收支的定義 225
二、國際收支平衡表 226
三、我國的國際收支現狀 229
第二節 國際收支的調節 231
一、國際收支失衡 231
二、幾種收支差額 231
三、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 232
四、國際收支的平衡 232
第三節 國際儲備 234
一、國際儲備及其作用 234
二、主要的國際儲備資產 235
三、外匯儲備規模與管理 236
第四節 國際資本流動 237
一、國際資本流動的原因 237
二、國際資本流動的發展歷程 238
三、國際資本流動的經濟影響 239
四、我國利用外資的形式 239
五、外債與外債規模 240
六、我國的境外投資和資本外逃 241
第五節 對外收支與貨幣均衡 243
一、貿易收支中本幣資金與外匯資金的
轉化 243
二、資本收支與本幣資金 244
三、開放經濟下的貨幣供給 244
四、中央銀行的外匯操作 245
第六節 對外收支與市場總供求 246
一、外匯收支與市場總供求 246
二、外匯收支的調節作用 247
三、國內經濟是基礎 247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253
第十一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254
**節 通貨膨脹理論 254
一、古老的通貨膨脹問題 254
二、通貨膨脹的概念 255
三、通貨膨脹的分類 257
四、通貨膨脹的度量 258
第二節 通貨膨脹的社會經濟效應 259
一、強制儲蓄效應 259
二、收入分配效應 259
三、資產結構調整效應 260
四、資源配置扭曲效應 261
五、經濟秩序與社會秩序紊亂效應 261
六、經濟增長效應 262
第三節 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及治理 263
一、通貨膨脹的成因 263
二、通貨膨脹的治理 270
三、反通貨膨脹是否是一個永恒的
施政目標 272
第四節 通貨緊縮及其理論 274
一、通貨緊縮的含義 274
二、通貨緊縮的分類 275
三、通貨緊縮的社會經濟效應 276
四、我國的通貨緊縮和緊縮條件下的
經濟成長 277
第五節 通貨緊縮的成因和治理 277
一、通貨緊縮的成因 277
二、通貨緊縮的治理 278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281
第十二章 貨幣政策 282
**節 貨幣政策目標 282
一、貨幣政策*終目標 282
二、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286
第二節 貨幣政策工具 288
一、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288
二、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292
三、直接信用控制 293
四、間接信用指導 294
第三節 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295
一、凱恩斯學派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295
二、現代貨幣學派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297
三、資產價格渠道傳導機制 298
四、信用渠道傳導機制 299
第四節 貨幣政策效果的影響因素 301
一、貨幣政策時滯 301
二、微觀主體預期的對消作用 302
三、其他因素 303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304
第十三章 互聯網金融 305
**節 互聯網金融概述 305
一、互聯網的誕生與普及 305
二、互聯網金融簡介 306
三、互聯網金融的意義、優勢和風險 307
第二節 第三方支付 309
一、第三方支付概況 309
二、第三方支付產生的背景 310
三、第三方支付的特點 310
四、第三方支付的分類 310
五、第三方支付的模式 311
六、第三方支付的風險及其防范 314
七、第三方支付的發展趨勢 318
第三節 P2P網絡借貸 321
一、P2P網絡借貸產生的背景 321
二、P2P網絡借貸的特點 322
三、P2P網絡借貸模式 322
四、P2P網絡借貸風險及其防范 324
第四節 眾籌 326
一、眾籌的概況 326
二、眾籌的特點 326
三、眾籌的運營模式 327
四、眾籌風險及其防范 327
第五節 互聯網貨幣 329
第六節 互聯網背景下的傳統業務 330
一、互聯網下的傳統金融概述 330
二、互聯網金融的法律、政策監管 333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334
第十四章 金融風險與監管 335
**節 金融風險概述 335
一、金融風險含義 335
二、金融風險的種類 335
三、金融風險的特征 337
四、金融風險的成因 338
五、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主要對策 339
第二節 金融監管 340
一、金融監管概述 340
二、金融監管的要素及范圍 342
第三節 金融監管體系 346
一、金融監管體制及其類型 346
二、中國的金融監管體制 348
第四節 銀行監管的國際合作及我國
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現狀 350
一、銀行監管國際合作的背景 350
二、銀行監管的國際合作 351
三、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監管現狀 354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359
第十五章 金融全球化 360
**節 經濟全球化 360
一、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360
二、經濟全球化的成因 360
三、經濟全球化的特征和表現 361
第二節 金融全球化 363
一、金融全球化的含義 363
二、金融全球化的特點 363
三、金融全球化的表現 364
四、金融全球化的影響 366
五、中國金融業全球化面臨的挑戰 368
重要概念與思考題 371
參考文獻 372
展開全部
金融學 作者簡介
1、曾任貴州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主管教學;曾任貴州財經大學成教學院副院長主管教學;曾任貴州省民主建國會,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2、曾擔任貴州金融學會理事,云合行獨立董事。主要從事金融學的教學與研究,曾成為金融學學科學術骨干。 3、曾經在《金融與經濟》、《貴州財經大學學報》等雜志發表“我國利率走勢的探討”、“東南亞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啟示”、“商業銀行大力拓展中間業務的必要性”等多篇文章。作為課題負責人完成了貴州省科技廳課題“貴州證券交易以及其自動報價系統的建立”,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課題“貴州銀行競爭力研究”以及“貴州省凱里市東區十一五規劃”、“云合行風險管理研究”橫向課題。作為課題主要人員參與完成教改課題“《證券投資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獲貴州省教育廳二等獎。參與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貨幣銀行學》任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