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外幼兒教育比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55084
- 條形碼:9787519255084 ; 978-7-5192-550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外幼兒教育比較 內容簡介
《中外幼兒教育比較》分四章。**章為中外幼兒教育理念的比較。通過案例比較中外幼兒教育理念的差異,去粗取精,求同存異,以期使家長對中外幼兒教育的理念有較為全面的理解。第二章為中外幼兒教育環境的比較。環境教育對幼兒一生的影響意義重大,從中外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教育的比較中,我們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到中外幼兒在情感表達、意志表現及價值觀方面的差異情況。第三章是中外幼兒教育內容的比較。主要從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健康教育方面加以比較,從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地為了促進幼兒在德、智、體、美、勞、健康教育全面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采用的各種方法。*后一章闡釋了我國幼兒教育的未來走向。全書有一定的理論,但更多的是通過案例闡釋理論,因此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中外幼兒教育比較》為學習型城市建設的市民讀本,尤其適合30~40歲的幼兒父母閱讀,也適合幼兒教育專業的師生作為選修課學習。
中外幼兒教育比較 目錄
01 中外幼兒教育理念的比較
一、中國幼兒教育理念
(一)中國古代幼兒教育理念
(二)中國現階段幼兒教育理念
二、國外幼兒教育理念
(一)國外幼兒教育理念
(二)國外學前教育的發展
(三)國外現代幼兒教育理念
三、中外幼兒教育理念的差異
四、中外幼兒教育理念的案例分析
(一)發生在中國、美國幼兒園的兩則故事
(二)“搗蛋大王”的表揚
(三)一位幼兒教師的支教感受
02 中外幼兒教育環境的比較
一、中國幼兒教育的環境概況
(一)中國幼兒教育的家庭環境
(二)中國幼兒教育的社會環境
二、國外幼兒教育的環境概況
(一)國外幼兒教育的家庭環境
(二)國外幼兒教育的社會環境
三、中外幼兒教育環境的差異
四、中外幼兒教育環境的案例分析
03 中外幼兒教育內容的比較
一、中外幼兒德育的比較
(一)中國幼兒德育
(二)國外幼兒德育
(三)中外幼兒德育的差異
(四)中外幼兒德育的案例分析
二、中外幼兒智育培養的比較
(一)中國的幼兒智育的培養
(二)國外幼兒智育的培養
(三)中外幼兒智育的差異
(四)中外幼兒智育的案例分析
……
04 我國幼兒教育未來的走向
中外幼兒教育比較 節選
《中外幼兒教育比較》: (一)國外幼兒教育理念 古希臘時期,許多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幼兒教育思想。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從培養哲學家的教育目標出發,十分強調兒童的教育。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從教育是國家頭等大事出發,主張通過體育、德育和智育來促進兒童的和諧發展。文藝復興時期的幼兒教育。強調兒童的早期發展和教育。其中,法國人文主義者和散文家蒙田強調兒童的心智和身體發展,提倡自然的和自由的教育。本章通過國外著名教育家對幼兒教育的理念闡述國外幼兒教育理念的發展。 1.夸美紐斯 夸美紐斯是捷克杰出的教育家,他是世界上較早的提出早期教育觀點的人。他主張所有兒童應受教育,提出普及教育。他把孩子生長發育分為四個階段——嬰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每期為六年,各階段都有各自的教育任務。他十分重視早期教育階段,認為0~6歲的兒童,必須在家庭中——母育學校中接受教育,為以后體力、道德、智慧的發展奠定基礎。這一時期兒童所接受的課程是簡易的實物課程。應教兒童認識石頭、植物和動物,兒童自身肢體的名稱和用途,辨識光亮和黑暗以及各種顏色;認識周圍環境,如房間、農場等。他的《母育學校》一書,是世界上*早的學前教育專著。他認為教育時要注意適合兒童的方式。孩子是好動的,他的活動不應加以限制,*好是以游戲方式進行。他注重以玩具、圖片教育孩子,還親自為孩子編了《世界圖解》這本書,這是歷史上**部看圖識字的課本。他在教育理論發展史上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撰寫出版了《大教學論》,這是國外**部比較系統的教育學著作,其闡述的基本教學原理,即一切教學必須依循自然的秩序,對后世的學前教育影響頗深。 2.盧梭 盧梭是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他在《愛彌兒》中反對傳統的封建教育,強烈批評封建舊教育不顧兒童天性的發展,抹殺了兒童與成人的區別,強調應當根據兒童的特點進行教育。他提出兒童期是“理性睡眠時期”。他主張兒童期要以感覺教育為主,在對兒童進行智力教育之前要先發展他們的感覺能力和充實他們的感覺經驗。在活動中學習,讓兒童完全自由地進行活動,通過各種活動,促進兒童感官的發展,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并作為理性活動的基礎。“多讓兒童自己動手,少要別人替他們做事。”強調幼兒教育必須遵循自然。盧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順應自然。盧梭以自然教育理論為依據,尊重、適應并促進兒童身心的自然發展,反對體罰,提出了“自然后果法”。盧梭確立的“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觀,影響了后世的許多著名教育家和兒童心理學家,如裴斯泰洛齊、杜威、蒙臺梭利等,促進了兒童觀和教育觀的巨大變革,實為開創新教育的一個重大的里程碑,極大地推動了近現代幼兒教育理論的發展。 3.裴斯泰洛齊 裴斯泰洛齊是瑞士教育家,他認為教育者對兒童所發生的影響必須跟兒童的本性一致,要遵循自然,了解兒童的天性,不能壓抑他們的自然發展。特別強調教育要適應自然的原則,即教育必須激發和發展兒童的天賦能力和力量(即心、腦、手的天賦能力)。裴斯泰洛齊是國外教育史上提出與實施“愛”的教育的*早代表。創辦“貧兒之家”,用愛的力量去激勵苦難中的兒童,培養兒童情感和合作精神,教勞結合,尊重兒童的個性和人格,發展兒童的自主精神,讓他們在生活中自我服務。提倡“生活教育”,反對經院式教育,認為那樣只會把兒童變為單純的識字人。他主張大自然就是兒童的學校,生活就是兒童的導師。 ……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