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67497
- 條形碼:9787518067497 ; 978-7-5180-6749-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道德情操論 本書特色
《道德情操論》是亞當·斯密的倫理學著作,首次出版于1759年,斯密去世前共出版過六次。主要闡明了道德情感的本質、道德評價的性質以及他的以“公民的幸福生活”為目標的倫理思想。亞當·斯密把人本性中的同情的情感作為闡釋道德的基礎,他用同情的原理來解釋人類正義感和其它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來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并以此為基礎表明各種基本美德的特征。
道德情操論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人類天性中的同情原理為出發點, 闡述了正義、慈善、仁德、自制、熱情等高尚道德品性的產生, 及其影響他人的根源, 進而以從容而具有說服力的語言揭示了人與社會、人與人應遵循的基本的道德準則。
道德情操論 目錄
**卷 論行為的合宜性
**篇 論合宜感 / 002
**章 論同情 / 002
第二章 論相互同情的快樂 / 007
第三章 從看他人的情感和我們的情感是否一致,來判斷這些
情感是否得當 / 011
第四章 續前章 / 014
第五章 論可親又可敬的美德 / 019
第二篇 論不同情感的合宜程度 / 023
**章 論源于肉體需求的各種情感 / 024
第二章 論源于某種特殊傾向或思維習慣的情感 / 028
第三章 論不友好的情感 / 032
第四章 論友好的情感 / 037
第五章 論自私的情感 / 040
第三篇 論幸運和不幸對判斷人們行為合宜性的影響;以及何以
有時容易被認同,有時則不易 / 044
**章 我們對悲傷的同情比對快樂的同情更為強烈,但仍然
無法與當事人自己的感受相提并論 / 044
第二章 論野心的起源,兼論貧富差距 / 050
第三章 論由欽佩富人和大人物,蔑視或怠慢窮人和小人物之
傾向而導致的道德情操之敗壞 / 061
第二卷 論功與過,或論報答和懲罰的對象
**篇 論功過意識 / 068
**章 凡是值得感激的,就值得報答;凡是招人怨恨的,就
該受責罰 / 068
第二章 論適宜的感激對象和適宜的怨恨對象 / 070
第三章 對施恩者的行為不予認可,則不會理解受惠者的感激
之情;相反,對作惡者的動機不予譴責,則體會不到
受害者的怨恨之情 / 073
第四章 對前幾章節的簡要重述 / 075
第五章 對功過意識的分析 / 076
第二篇 論正義和仁慈 / 081
**章 正義和仁慈的比較 / 081
第二章 論正義感、悔恨感,以及功德意識 / 086
第三章 論品性如此構成的效用 / 089
第三篇 就行為的功過,論命運對人類情感的影響 / 097
**章 論命運對人類情感產生這種影響的原因 / 099
第二章 論命運產生影響的程度 / 103
第三章 論人類情感變化無常的*終原因 / 112
第三卷 論評判我們自己的情感和行為的基礎,兼論責任感
**章 論自我認同與不認同的原則 / 118
第二章 論對贊美的喜愛以及何為值得贊美;論對責備的畏懼
以及何為應受責備 / 121
第三章 論良心的影響力和權威性 / 138
第四章 論自欺欺人的天性,以及一般的道德規范的起源和
運用 / 159
第五章 道德的行為準則等同于上帝的法則 / 164
第六章 何種情況下責任感應是我們唯一的行為原則,何種
情況下它應與其他動機共同發揮作用 / 173
第四卷 論效用對認同情感的影響
**章 論效用對美的影響 / 182
第二章 論效用對人的品質和行為的影響 / 190
第五卷 論習慣和風氣對道德規范認可與否的影響
**章 論習慣和風氣對審美觀的影響 / 199
第二章 論習慣和風氣對道德情操的影響 / 205
第六卷 論有關美德的品質
**篇 論個人品質對自身幸福的影響;或論謹慎 / 217
第二篇 論可能對他人的幸福產生影響的個人品質 / 223
**章 論天性使個人成為我們關注對象所依據的次序 / 224
第二章 論天性使社會團體成為我們關注對象的順序 / 232
第三章 論普濟萬物的仁愛之心 / 238
第三篇 論自我克制 / 241
結 論 / 264
第七卷 論道德哲學體系
**篇 論道德情操理論中應當研究的問題 / 269
第二篇 論對美德本質的不同闡述 / 271
**章 論將美德置于合宜性中的哲學體系 / 272
第二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謹慎中的哲學體系 / 296
第三章 論認為美德存于仁愛中 / 302
第四章 論放蕩不羈 / 307
第三篇 論已經形成的有關贊同原則的各種體系 / 316
**章 論從自愛中推斷出贊同原則的學說體系 / 317
第二章 論認為理性是贊同原則的根源之學說體系 / 319
第三章 論認為道德情操是贊同原則的根源之學說體系 / 322
第四篇 論不同作者詮釋實用道德準則的方式 / 328
展開全部
道德情操論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1723—1790) 英國18世紀著名的經濟學家和倫理學家,被譽為“經濟學之父”。著有《國富論》《道德情操論》。許麗芹 南昌航空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以來從事高校外語教學,研究方向為跨文化交際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外國文學。饒凱賓 任職于國務院新聞辦國際傳播局,有較豐富的中英互譯經驗。杜雪麗 外國語言文學碩士,現為南昌航空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有較豐富的中英互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