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對話與狂歡:納博科夫創作的符號學解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186715
- 條形碼:9787564186715 ; 978-7-5641-8671-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對話與狂歡:納博科夫創作的符號學解讀 內容簡介
俄裔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是20世紀*具影響力的雙語作家之一。從符號學視角來看, 納博科夫的創作與其他任何文學經典一樣, 無論是出于哪一種角度的解讀, 都無法窮盡其全部意義。以符號學, 主要是巴赫金以對話性和狂歡化思維為核心的符號學理論助力納博科夫創作研究, 將文學文本視為可被無限闡釋和拓展的藝術空間, 不斷發掘文本意義衍生機制, 旨在從一定程度上消除定性分析模式對文本闡釋的“遮蔽”, 從而探索一條多元、開放、動態的文學批評路徑。
對話與狂歡:納博科夫創作的符號學解讀 目錄
引言 語言的對話意識的狂歡
**節 納博科夫創作與文化符號系統
第二節 納博科夫的主體間性創作與巴赫金的對話思想
第三節 納博科夫的“審美狂喜”與巴赫金的狂歡化
**章 納博科夫研究綜述
**節 俄羅斯的納博科夫研究
第二節 英美國家的納博科夫研究
第三節 中國的納博科夫研究
第二章 巴赫金文化符號學理論與納博科夫研究
**節 符號學視域下的文學批評
第二節 巴赫金文化符號學理論概述
第三節 巴赫金文化符號學理論與納博科夫研究的對話
第三章 《防守》——審美事件主體間的“非復調”對話關系
**節 “父親——作者”——父權的控制
第二節 “棋父——作者”——領衲的壓迫
第三節 “妻子——作者”——審美的同化
第四節 “弱者——主人公”——致命的防守
第四章 《勞拉的原型》——碎片文本的開放對話空間
**節 文本與文本的對話一弗洛拉的無愛之性
第二節 文本與作者的對話——王爾德的可逆死亡
第三節 文本與讀者的對話——開放的文本與構建性的讀者
第五章 《斬首之邀》——真偽狂歡之辯
**節 “透明”與“不透明”——偽狂歡群體與真狂歡個體的對峙
第二節 “此岸”與“彼岸”——真偽狂歡世界的交鋒
第三節 《斬首之邀》——自娛自樂的狂歡化旋律
第六章 “大師的批評”——對話與狂歡交織的文本批評
**節 文本——主體現實的文學表征
第二節 作者——創作身份的建構者
第三節 讀者——藝術符號的智性接受者
第四節 文學批評——兼具科學性與審美性的符號審美
結語
**節 納博科夫創作的符號學研究視點
第二節 納博科夫的多層級語言符號
第三節 納博科夫的超符號之境
附錄 身份的認同、斷裂、拋舍和回歸——納博科夫小傳
**節 身份認同——源于俄國(1899-1919)
第二節 身份斷裂——流亡西歐(1919-1940)
第三節 身份拋舍——僑居美國(1940一1960)
第四節 身份回歸——重回歐洲(1960-1977)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