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模型與認知:日常生活和科學中的預測和解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34740
- 條形碼:9787030634740 ; 978-7-03-063474-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模型與認知:日常生活和科學中的預測和解釋 本書特色
本書以模型與認知為主線,從日常生活和科學活動中的預測及解釋的角度展開討論,內容涉及大眾心理學對人們日常行為的有限預測和解釋力,認知科學對意向內容的自然化,內在認知模型假設的可行性,表征對框架問題的免疫性,人工智能的框架問題與科學哲學中的均同條件問題、剩余意義問題,以及康德的綜合先驗知識的正確性等。
模型與認知:日常生活和科學中的預測和解釋 內容簡介
本書以模型與認知為主線,從日常生活和科學活動中的預測及解釋的角度展開討論,內容涉及大眾心理學對人們日常行為的有限預測和解釋力,認知科學對意向內容的自然化,內在認知模型假設的可行性,表征對框架問題的免疫性,人工智能的框架問題與科學哲學中的均同條件問題、剩余意義問題,以及康德的綜合先驗知識的正確性等。 本書可供科學技術史、科學哲學、心靈哲學、認知科學哲學,以及相關學科和專業的讀者閱讀參考。
模型與認知:日常生活和科學中的預測和解釋 目錄
叢書序
前言
致謝
1 關于心靈的思考:過去、現在和未來
1.1 哲學、心靈和機械論世界觀
1.2 心靈科學的歷史
1.3 哲學與認知科學
2 大眾心理學與認知科學
2.1 引言
2.2 非實在論的挑戰
2.3 過時的預設
2.4 示意性的模型
2.5 對挑戰的重新審視
2.6 認知科學與競爭性研究計劃的圖景
2.7 結論
2.8 附言:一個懺悔
3 內容、隨附性和認知科學
3.1 引言
3.2 大眾心理學的分歧
3.3 對內容廣度的論證
3.4 關于隨附性的題外話
3.5 孿生地球思想實驗展示了什么
3.6 內容的非歷史決定因素
3.7 沒有孿生假設的外在主義
3.8 規劃模型
3.9 因果無能問題
3.10 結論
4 競爭性隱喻
4.1 引言
4.2 認知科學中的隱喻與機制
4.3 邏輯隱喻
4.4 比例模型隱喻
4.5 框架問題的診斷
5 整體性的思考
5.1 引言
5.2 傳統的哲學異議
5.3 推理和表征
5.4 結論
6 從隱喻到機制
6.1 引言
6.2 從邏輯隱喻到邏輯機制
6.3 一個困境
6.4 內在的計算表征
6.5 內在認知模型假設
6.6 結論
7 解釋模型
7.1 引言
7.2 認知科學與科學哲學
7.3 演繹-律則模型
7.4 D-N模型的建議替代方案
8 模范模型
8.1 引言
8.2 模范模型的基本原則
8.3 解決困難問題
8.4 D-N模型:臨別贈言
9 心靈和世界
9.1 引言
9.2 康德和綜合的先驗幾何知識
9.3 返回到模型?
注釋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